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北宋哲學家楊時簡介:與羅從彥、李侗並稱爲“南劍三先生”

北宋哲學家楊時簡介:與羅從彥、李侗並稱爲“南劍三先生”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6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國歷史上繼五代十國之後的朝代,傳九位皇帝,享國167年。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兩宋,因皇室姓趙,也稱趙宋。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楊時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楊時(1053—1135)字中立,號龜山,祖籍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東),南劍將樂人。北宋哲學家、文學家、官吏。熙寧九年進士,歷官瀏陽、餘杭、蕭山知縣,荊州教授、工部侍郎、以龍圖閣直學士專事著述講學。先後學於程顥、程頤,同遊酢、呂大臨、謝良佐並稱程門四大弟子。又與羅從彥、李侗並稱爲“南劍三先生”。晚年隱居龜山,學者稱龜山先生。

人物生平

少年聰穎

楊時少年時,聰穎好學,善作詩文,被人稱“神童”。幼時讀佛學,少年攻讀儒學。

八歲能賦詩,九歲能作賦。得到人們稱讚。楊時少時常在明溪縣城東龍湖讀書。十五歲時,在邵武遊學有名聲。二十一歲,赴禮部考試。下第,補太學生。

歸鄉後,在含雲寺讀書講學。並作有《札記解義》《此日不再得》,年二十四,登狀元徐鐸榜進士。

北宋哲學家楊時簡介:與羅從彥、李侗並稱爲“南劍三先生”

好學明理

中進士後,授予汀州司戶參軍。以病爲由沒有赴任,專心研究理學,著《列子解》。

元豐四年,楊時被授予徐州司法。後專門投於洛陽著名學者程顥門下,研習理學,與遊酢、伊熔、謝良佐成爲程門四大弟子。

程頤說:“楊君最會得容易。”程顥也說:“自信如此,誰能御之?”楊時學成迴歸時,程頤目送他遠去,曾感慨地說:“吾道南矣!”。元符年間,學者多從佛學,但楊時只衷心理學,所以程顥嘆曰:“學者皆流於夷狄矣,惟有楊謝(顯道)二君長進!”兩年後,楊時赴徐州上任;同年八月,他完成《莊子解》的著述。

三十三歲時,聽說老師明道先生去世,設靈位並於寢門大哭,作有哀辭(並序)。後來,丁繼母憂。元祐五年,楊時又因父親楊殖去世,楊時回鄉守制。

再學伊川

四十一歲時楊時投於程顥的弟弟程頤門下,到洛陽伊川書院學習。他對理學已有相當造詣;但是,他仍然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勤奮好學。他與遊酢“程門立雪”的故事成爲尊師重道的佳話。程頤很爲他們誠心求學的精神所感動,更加盡心盡力教授。楊時不負重望,終於學得程門理學的真諦。楊時學成後回到南方繼續潛心研究和傳播程氏理學。他爲了弄清楚張載《西銘》之理,專門寫信向程頤請教。他在二程理學和朱熹之間起了承前啓後的作用。

治理水患

紹聖元年,楊時赴瀏陽上任。翌年夏末初秋,瀏陽縣出現嚴重旱災,許多農民顆粒無收,紛紛外出逃荒。楊時立即趕寫《上程漕書》、《上提舉議差役顧錢書》,向上反映災情,使朝廷及時撥給賑災糧款,將官倉三千石稻穀迅速賑濟災民,緩解了災民的苦難。紹聖四年瀏陽連降暴雨,瀏陽成了“水澤之國”,大片農田被淹。楊時《上州牧書》稟報瀏陽受災情況,請求撥糧錢賑災和減免災民賦庸調。

政和二年楊時又赴蕭山任縣令。當時蕭山縣城周圍農田易旱易澇,連年受災。鄉民曾多次要求將低田蓄水爲湖,以灌農田,但都未實現。楊時到任後,認真聽取鄉民的意見,率百姓築湖。湖取名“湘湖”,成湖3萬7千多畝,周圍80餘里,可以灌溉農田14萬6千8百餘畝;即使大旱之年仍然有過半農田可以得到灌溉;而且“湖中多產魚鮮,又有蓴菜,可炊以療飢”。據《蕭山縣誌》載:“政和二年,(楊時)爲邑令,經理庶務,裁決如流。以民歲苦旱,開築湘湖,以灌九鄉,至今民賴其利。祀宦祠。”

不畏權貴

崇寧五年,楊時奉敕差充對讀官,轉授浙江餘杭縣知縣。奸相蔡京藉口“便民”,實際上是爲其母築墳圈地。楊時不畏權貴,堅決抵制其害民之舉;並且揭露和批評蔡京專權、暴政虐民的罪行。

奸臣蔡京、童貫、朱勐、王鞴等爲了迎合宋徽宗的奢侈荒淫,大肆搜刮民間奇珍異寶,建龍德宮。僅朱勐主持的蘇杭應奉局,用來運送奇花異石的船隻就多達2400多艘。朱勐之流還乘機敲詐勒索,大發橫財。百姓怨聲載道。楊時對他們的行徑深惡痛絕。他在《餘杭見聞》中,憤然寫道:“今天下上至朝廷大臣,下至州縣官吏,莫不以欺誕爲能事,而未有以救之!”“今天下非徒不從上令,而有司亦不自守成法。……其如法何?”他批評朝廷:“免夫之役,毒被海內,西城聚斂,東南花石,其害尤甚。前此蓋嘗罷之,詔墨未乾,而花石供奉之舟已銜尾矣。今雖復早前令,而禍根不除,人誰信之?”

他主張“爲政以德”,“愛人節用”,“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他還一再上疏懇請朝廷減輕農民賦稅。

北宋哲學家楊時簡介:與羅從彥、李侗並稱爲“南劍三先生” 第2張

勇論朝政

宣和六年經張舜民推舉,徽宗召楊時爲祕書郎。

楊時上書《與執政論時事札子》,建言十件大事。他寫道:“如今士大夫不敢對天下大事暢所欲言,不過是爲了明哲保身而已。但他們不曾想過,天下動盪不安,豈能保全自身?”他從“慎令、茶法、鹽法、轉般、糴買、坑冶、邊事、盜賊、擇將、軍制”十個方面分析朝廷一些政策的弊端以及由此產生的負面影響,並且提出許多趨利避害的建議和措施。楊時提出不能只給流亡他鄉之人免除賦稅,還應對辛勤勞作的農民一視同仁,使他們也能得到實惠,從而信任朝廷,而不至於跟着拋棄土地,背井離鄉,淪爲盜賊,引起社會動盪。他主張放寬或廢棄茶鹽二法,以保證貿易自由,減輕百姓負擔。他認爲愛民就要民有常產,方可使天下百姓安居樂業,楊時建議朝廷恢復以前做法,撥出一筆經費作爲糴本,即定購糧儲備金,年初預支給農民購買生產資料和維持平時生計,秋收後農民按額交糧,結算時從中扣除原發的預訂金。這樣,國家既能按時收糧入庫,農民也從中得到便利,樂於耕種土地,不至於逃亡。但因當時奸臣當道,楊時的建議未被採納。

力主抗金

楊時聞金軍南侵,連上兩疏,提出“嚴爲守備”、“收人心爲先”等建言。楊時不懼強權,公然斥責童貫:“爲三路大帥,敵人侵疆,棄軍以而歸拏戮之有餘罪,朝廷置之不問。故樑方平、何灌皆相繼棄而遁。當正典刑以爲臣子不忠之戒。”他斥責蔡京“用事二十餘年蠹國害民,幾危宗社,人所切齒。”建議罷黜投降派張邦昌,誅殺童貫,表現出非凡的見識和勇氣。靖康元年,楊時先後任著作郎兼侍經筵、諫議大夫兼侍講、國子監祭酒等職。時值金兵包圍汴京,朝廷對戰與和爭論不休。

楊時抗金態度是堅決的。他提出立統帥、示紀律、一號令、攘夷狄、排和議等7項主張。他堅決反對割地求和的投降賣國政策,力主抗金,希望朝廷重用李綱等抗金重臣。可是,負責京都防務的主戰派人物李綱卻被罷官,激起開封軍民的憤慨。陳東等太學生到宣德門前上書請願。朝廷準備鎮壓民衆。楊時挺身而出,爲陳東等辯護說:“士民伏闕,詬罵大臣,發其隱慝,無所不至,出於一時忠憤,非有作亂之心,無足深罪。李邦彥首畫遁逃之策,捐金割地,質親王以主和議,罷李綱而納誓書;李鄴奉使失辭,惟虜言是聽;此二人者,國人之所同棄也。”宋欽宗一意求和,依金人條件,割讓太原、中山、河間3鎮。楊時上書,認爲“朝廷割三鎮三十州之地與之是欲助寇,而自攻也。”“河朔爲朝廷重地,而三鎮又河朔之要藩也,自周世宗迄太祖太宗百戰要而後得之,一旦棄之,北庭使敵騎疾驅。”之後,他又上疏乞誅擁重兵坐視太原危急而不救的姚古,均未被採納。

南宋建國後,楊時又上疏請除茶、鹽二法,並且力陳對金國割地求和不可爲。

致仕回鄉

建炎二年,朝廷任命楊時爲工部侍郎。楊時力辭不受,後改爲龍圖閣直學士、提舉杭州洞宵宮,賜對衣金帶、紫金魚袋。同年十一月,楊時回到鏞州。建炎四年,楊時以年事已高爲由請求告老。高宗封他爲朝請大夫、仍龍圖閣直學士,並賜他官絹200疋、白銀300兩,以養天年。楊時推辭說:“乞恩惠於八閩,山無米,地無租”。高宗准奏,“永爲優免”。楊時回到家鄉後,生活十分儉樸。呂聰在《問書冊》中說:“(楊時)自京城辭官還鄉後,視公(楊時)一飯,雖蔬食脆甘皆可於口,未嘗有所擇也;平生居處,雖敝廬優屋皆可以託宿,未嘗有所羨而求安也。”

嚴明家風

楊時爲了教育兒孫“儉以養德”,特立下這樣的家規:“三餐飯蔬,不論脆甘酸苦,只要是可以吃的,就不可有所嗜好;衣服鞋帽,不論布料精細,只要合身,就不許挑挑揀揀;所處房屋,儘管簡陋,只要還能居住,就應安居樂業,不要羨慕別人雕樑畫棟;故山田園,先祖遺留,應該守其世業,不可增營地產,侵犯他人利益。”他還賦詩勉勵兒孫:“敝裘千里北風寒,還憶簞瓢陋巷安;位重金多非所慕,直緣三釜慰親歡。”他還諄諄告誡後學者:“富貴如浮雲,苟得非所臧。貧賤豈吾羞,逐物乃自戕。胼胝奏艱食,一瓢甘糟糠。所逢義適然,未殊行與藏。”(楊時《書含雲寺學者》)他晚年在故里仍筆耕不輟,著書立說,先後寫成《三經義辨》、《日錄辨》、《字說辨》等書。

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楊時辭世,終年83歲,葬於將樂水南烏石山麓。宋朝賜“左大中大夫”,又贈“太師”“大中大夫”等封號,諡“文靖”,並在將樂龜山麓建有“龜山書院”“道南祠”,宋度宗趙構爲書院題名,清聖祖玄燁題匾:“程氏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