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山海經》簡介:中國志怪書籍的開山鼻祖

《山海經》簡介:中國志怪書籍的開山鼻祖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山海經》是中國志怪古籍,大體是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該書作者不詳,古人認爲該書是“戰國好奇之士取《穆王傳》 , 雜錄《莊》 、 《列》 、 《離騷》 、 《周書》 、 《晉乘》以成者” 。現代學者也均認爲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經》全書現存18篇,其餘篇章內容早佚。原共22篇約32650字。共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漢書·藝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經和海內經計算在內。山海經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

《山海經》簡介:中國志怪書籍的開山鼻祖

《山海經》具有非凡的文獻價值,對中國古代歷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話等的研究,均有參考,其中的礦物記錄,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文獻。

《山海經》版本複雜,現可見最早版本爲晉郭璞《山海經傳》。但《山海經》的書名《史記》便有提及,最早收錄書目的是《漢書·藝文志》。至於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認爲是禹、伯益、夷堅,經西漢劉向、劉歆編校,才形成傳世書籍,現多認爲,具體成書年代及作者已無從確證。

對於《山海經》的內容性質,古今學者有着不同的認識,如司馬遷直言其內容過於荒誕無稽,所以作史時不敢以爲參考[4] ,如魯迅認爲“巫覡、方士之書”。現大多數學者認爲,《山海經》是一部早期有價值的地理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