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解密:中國古代四季冬夏還是春秋到底由誰決定?

解密:中國古代四季冬夏還是春秋到底由誰決定?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年”並不總是代表四季,不同的地方,“年”包含的季節很不相同。據說,在古代德語中,“年”反映冬夏交替的週期,俄羅斯早期曆法也只有夏冬兩個季節。今天,一些熱帶地方以雨季和旱季劃分一年,雨季熱旱季涼,有些熱帶地方則分乾涼季、乾熱季和雨季。

中國自古就以春夏秋冬四季來劃分一年,但四季的地位並不一樣,其中“春秋”經常被用來指代一年,問歲數說“春秋幾何”,指壯年用“春秋鼎盛”,最早的編年史書就叫《春秋》,然後這部書記錄的年代又被稱爲“春秋時期”。單獨的“春”或者“秋”也可以表示年。

一年爲什麼被代以“冬夏”,“春秋”,或者“雨旱”?這當然是與自然給人直觀感受有關的。熱帶裏的雨旱,草原上的枯榮,溫帶地區四季分明,這就是季節區分的依據。但是,季節區分也是與人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不可分的,甚至,也是因爲生存方式而產生的。

自然有冬和夏、雨和旱,但如果人的生存和生活不是深深地被冬和夏所主宰,也不會用它來分別季節。夏榮冬枯對遊牧民族是極重大的事情,隨着日耳曼人進入農業時代,古德語中就出現了“割草月”、“耕耘月”、“葡萄月”等等。傳統中國之所以在四季中尤重春秋而不是冬夏,是因爲在農業時代,春種秋收是勞作的主要規律,春天播種希望,秋天收穫果實,這是勞動的主要時間段,而夏天作物自然生長,冬天人們閒了下來。

現代城市生活使人不再強烈感受季節。這不僅是因爲人們離大自然所展現的季節徵候遠了,而且是因爲飢飽、寒熱等變化不再值得人們“操心”。被飢餓所苦的人大量減少,農作物收成如何似乎不再重要,熱與冷被空調機調節,隆冬時節不再只靠燃燒脂肪和增添衣服度過,主要原因不是“氣候變暖”了,而是人作爲一種社會的生物,已經建立起與過去不同的生活體系。

解密:中國古代四季冬夏還是春秋到底由誰決定?

僅就氣溫來說,唐代比現在要暖和得多,那時四川還出產荔枝,但寒冷所帶來的社會感受肯定比今天要強烈,普通人生存水平低下,決定了“路有凍死骨”、“心憂炭賤願天寒”。舊照片中人們裹着厚厚的冬衣,不只是天寒,更重要的是身寒和心寒。天寒是自然現象,身寒是社會性的,心寒是個人性的。今天,一場雪對鄉村和城市造成的影響是大不相同的,鄉村的一場雪,能影響到十天半月,而城市裏的一場雪,往往在雪停後兩三天就消失無蹤。鄉村也好,城市也好,都是人作爲生物種類而生活的一種方式,都是社會生活的不同類型。

如果人可以真正“遺世獨立”,就可以不需要鮮明地計量和標度時間,只需要面向內心去感嘆時光匆匆就夠了。因爲沒有社會生活,那麼計量時間長短、標度時間位置,就屬於多此一舉,當然也不需要語言。又因爲這些都不需要,因此人也將無從感受豐富的內心和複雜的現象,從而不會發展出共同的知識,增進個人的心智,也不可能讓自己活在歷史中。真正的遺世獨立,離開社會生活的照耀,人就離動物不遠。

人原本沒有把握“年”的先天能力,“年”也不像日和月那樣明顯的徵象。但農業社會的到來,使時間因素變得敏感起來。播種與收穫需要時間的指導,使“年”變成最重要的時間單位。人類都是從觀察太陽升落開始計“日”,都是從觀察月亮盈虧開始計“月”,但“年”的存在則是隱祕的、待揭示的。農業使“年”有被識別出來的必要,埃及人看天狼星“偕日升”與尼羅河氾濫的同步,認作一年的開始。

如果沒有農業時代,人類是否有曆法,可能真是一個問題。古羅馬最早的歷法,一年10個月,304天,剩下的時間,農業活動停止,屬於冬季農閒,不在曆法之內。農業是生產活動,也是社會建制。時間作爲社會生活的反映,不只體現在它指示了生產,而且包括了它對精神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約定。伊斯蘭曆法是陰曆,與人們在大漠中尋望新月非常便利有關,也代表着信仰,人們認爲太陽曆複雜的置閏容易引起混亂。伊斯蘭並非沒有高超的歷法技術,其宮分曆法精確度大大超過現行公曆,每年誤差僅1秒,用於管理財政和經濟(如納稅)。現在伊斯蘭國家使用公曆,只爲保持與世界共同處理事務的方便,人們的社會生活仍然堅持伊斯蘭曆法,保持教義對時間和曆法的理解。

在工業時代,季節和晝夜本質上說都是不重要的,曆法與其說要指示生產,不如說傳統或習慣很重要、很難離棄。蘇聯曾研製“革命曆法”,每週5天,不設星期日,人們採用輪休制,每天五分之一的人休息。這曾使社會生產效率提升。但社會生活發生了混亂,沒有了公共假日,公共生活被分解了,私人時間沒有交匯點,家庭成員難以一起度週末。這個曆法使用10年左右就停止執行。

在中國,國家時間體系與民間時間體系存在着差異。國家採用公曆,用以進行國家的時間管理,以之規範大部分的國家和社會生活,它是社會歷史的時間座標,政府和社會活動的時間標準。中國農曆仍然存在,讓人們過春節、端午、重陽、中秋,近些年傳統節日“越來越淡”,人們對傳統節日的呼喚也越來越強。如果中國傳統時間體系徹底消失,中國傳統也就消失了,“中國性”也就是中國文化的主體性將不復存在,這一定不是現代化在中國成功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