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提貝里烏斯大帝 提貝里烏斯生平

提貝里烏斯大帝 提貝里烏斯生平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提貝里烏斯,原名叫做提貝里烏斯·克勞狄烏斯·尼祿,羅馬帝國的第二任皇帝,在位時間14年-37年,又譯作提庇留、臺伯留、提比略,生卒時間前42年11月16日-37年3月16日。

提貝里烏斯大帝 提貝里烏斯生平

簡介

提貝里烏斯,全名提貝里烏斯·克勞狄烏斯·德魯蘇斯·尼祿·日耳曼尼庫斯(Tiberius Claudius Drusus Nero Germanicus,前10年8月1日—54年10月13日),常譯作克勞狄烏斯、克勞狄、或模仿後來歐洲君主習慣冠以數字的克勞狄一世,他是羅馬帝國朱里亞·克勞狄王朝的第四任皇帝,公元41年—54年在位。

克勞狄烏斯是意外登基爲元首的。公元41年,皇帝卡利古拉遭到刺殺後,近衛軍擁立這位克勞狄烏斯家族的中年男子,並受到元老院的承認而繼位爲羅馬皇帝。他的統治力求各階層的和諧,凡事採取中庸之道,修補了卡利古拉時期皇帝與元老議員之間的破裂關係,提高行省公民在羅馬的政治權力,並興建國家的實業。後期史學家認爲,羅馬帝國初期政治的中央集權統治形式,是在他的手中和平地轉移完成的。

人物生平

童年

提貝里烏斯出生於共和時期流傳下來的名門克勞狄烏斯家族。提貝里烏斯的父親克勞狄烏斯·尼祿在共和末年,曾經擔任過凱撒的財務官。到了前44年凱撒遇刺之後,他在混亂中四處奔波,直到後三頭同盟成立後,他加入了馬克·安東尼的陣營,國內局勢才稍微穩定。後來,由於屋大維的要求,莉薇婭改嫁給屋大維。提貝里烏斯的生父克勞狄烏斯·尼祿在與莉薇婭離婚後,不久即病故身亡。

提貝里烏斯從小就在困苦與憂患中度過幼年。他在後三頭同盟建立之前,常跟着父母在西西里、亞該亞等地逃離敵人的追捕。在前39年母親莉薇婭改嫁之後,提貝里烏斯與弟弟德魯蘇斯,一起過繼成爲屋大維的兒子。

軍事與政跡

提貝里烏斯成年之後,在奧古斯都的看護下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他擔任軍團長官,在東方解決了亞美尼亞的王位問題,並向帕提亞人索回過去克拉蘇兵敗之後被奪去的軍旗。他還在山外高盧、潘諾尼亞等地,與高盧、日耳曼部族進行戰爭,並取得了勝利。他在公元前9年與前7年,獲得了在羅馬舉行小凱旋式的殊榮。

此外,他還擔任過財務官、大法官和執政官,並且在公元前6年還獲得了5年保民官的特權。

自我放逐

提貝理烏原先與維絲帕妮亞結婚,夫妻感情深厚,並生有一子小德魯蘇斯。前12年,奧古斯都的好友兼女婿阿格里帕死去。奧古斯都爲了穩固皇族繼承人的基礎,強迫提貝里烏斯與維絲帕妮亞離婚,改娶自己的女兒大朱裏婭。提貝里烏斯痛苦地接受這項要求,並與大朱裏婭生有一子。但在他們的兒子夭折之後,提貝里烏斯對妻子感到厭惡難耐,夫妻感情破裂。

由於奧古斯都的三個外孫逐漸長大:波斯圖姆斯、魯基烏斯、蓋烏斯(他們是大朱裏婭與阿格里帕的兒子),而提貝里烏斯是在奧古斯都繼承人中最爲年長、並且已經建立功跡的第一人。他一方面不願意成爲奧古斯都繼承上的難題,一方面不願意再與妻子生活。於是在前6年,他以個人健康不佳作爲藉口,拒絕母親莉薇婭的懇求,毅然要求退隱,並堅決地航向羅德島,在那裏過着一個普通公民的生活。

後來,大朱裏婭被控通姦,奧古斯都行使家父權利流放大朱裏婭。長孫波斯圖姆斯行爲荒唐放蕩,也被奧古斯都放逐。在此之前,提貝理烏斯的另一位同胞兄弟德魯蘇斯也逝世了。由於皇室空虛,2年,提貝理烏斯終於回到羅馬,但他依舊不涉及政治。

登上帝位

幾年之後,奧古斯都僅存的親生外孫魯基烏斯和蓋烏斯也相繼亡故,於是提貝里烏斯便成爲唯一合適的成年皇位繼承人選了。他收養了親侄子日耳曼尼庫爲繼子,重新開始國家的政治事業。

提貝里烏斯重新進行日耳曼戰役。他以嚴格的紀律重整部隊,一湔先前瓦魯斯在條頓森林慘敗的氣氛。提貝里烏斯渡過萊茵河,擊敗了布魯克特利人。12年他回到羅馬,並舉辦了凱旋式。

14年8月19日,奧古斯都病逝。提貝里烏斯受元老院一致同意,在法律上繼承奧古斯都所有一切的權利——讓提貝理烏斯繼任羅馬皇帝。

登基時的軍隊譁變

14年,提貝理烏斯在羅馬繼位爲皇帝。但此時帝國邊境兩個軍區:日耳曼軍區(萊茵河流域)與伊裏利庫姆軍區(多瑙河流域),都發生了部隊的譁變。他們藉着奧古斯都去世時的局面,趁機提出爭取福利的要求;他們要求退役、提高待遇、減輕勞動負擔,並指控長官的欺凌,當地軍官與軍團統帥無法制止。提貝里烏斯分別派遣兩位特使趕赴處理。

提貝里烏斯的兒子小德魯蘇斯到達伊裏利庫姆,險些遭到羣情激憤的士兵殺害。後來,他藉由一次月蝕所引發的恐慌,聯合各營區的百夫長,糾出活躍與鼓譟的士兵誅殺,迅速地敉平這場騷動。另一方面,提貝里烏斯則是派遣繼子日耳曼尼庫斯到日耳曼軍區處理事變,但下日耳曼軍團不願意接受,於是日耳曼尼庫斯便率領效忠於他的上日曼軍團,偷襲攻擊下日耳曼的營區,鎮壓日耳曼軍團中的不服從分子。

執政初期

執政初期,提貝里烏斯力求寬和。他的態度謙和,拒絕“國父”、“統帥”等稱號;他尊崇元老院,仿效共和時期的習慣,事無大小均親自向元老院報告國政;他時常到法庭聆聽判決,藉以防止法官收賄與貪污。他提倡言論自由,除非言談涉及對奧古斯都的侮辱,他對於冒犯他本人或家庭者完全不予追究。他曾對元老院說過自己的立場:“元老們,一個經由你們的支持,才擁有如此廣泛權力的國家元首,是全體公民的僕人。”

提貝里烏斯的經濟政策,基本上是採取保守的方針。在經過前朝政府的擴大開銷之後,他限制了各項國家的支出。他削減娛樂與演出事業的開支,限制奢侈品的消費,並以身作則鼓勵節約。

提貝里烏斯注意社會治安,剿滅各地流竄的土匪和鎮壓非法暴動。影響後世最大的,是他建立了一支六千人編制的“近衛軍步兵大隊”,並讓他們駐紮在羅馬城內,成爲皇權鞏固的另一基礎。

提貝里烏斯的對外政策,則是以守勢爲主。他遵行奧古斯都不再擴張的原則,將日耳曼軍團撤回萊茵河左岸。除了毛利塔尼亞地區的叛變之外,提貝里烏斯未再進行各項戰事。

雖然提貝里烏斯的一系列措施,有效的健全了財政與國防,但對一般的羅馬百姓而言,沒有了公共娛樂、皇帝贈金以及軍事凱旋式的統治是乏味的,因此相較於先帝明顯吝嗇的多的提貝里烏斯在百姓中並不受歡迎。

日耳曼尼庫斯之死

日耳曼尼庫斯是提貝里烏斯的親侄,他與奧古斯都的孫女大阿格里皮娜結婚,生有九名子女。日耳曼尼庫斯在平定日耳曼軍區的譁變之後,在該年冬天率領部隊渡過萊茵河,進攻毫無準備的日耳曼部族,獲取豐厚的勝利品,之後提貝里烏斯以不擴大戰爭的方針,召日耳曼尼庫斯回國。然而,羅馬軍團在取海道回國的過程中,遭遇暴風雨而折損相當多的部隊。

提貝里烏斯在日耳曼尼庫斯歸國後,爲他舉辦了凱旋式。18年,日耳曼尼庫斯被派任到東方,處理帕提亞方面的外交事務。但敘利亞的行省長官披索,對日耳曼尼庫斯多方掣肘,使雙方的關係十分緊張。19年,日耳曼尼庫斯病死,他臨死之前認定受到披索的毒害,要求家人爲他報仇。後來,披索被召回,於涉嫌謀殺日爾曼尼庫斯的審判過程中自殺,但提貝里烏斯保全了他的名譽與後人。

在古典作家塔西佗的作品中,世人懷疑披索是受到提貝里烏斯的指使,爲的是除去日耳曼尼庫斯與其孩子的皇位繼承,好讓他的親生兒子德魯蘇斯能順利接班。

阿格里皮娜的流放

日耳曼尼庫斯的遺孀大阿格里皮娜,自認流有純正的奧古斯都血統,瞧不起過繼而來的提貝里烏斯,並懷疑其夫之死與提貝里烏斯有關。大阿格里皮娜曾經在家族的餐宴上,拒絕提貝里烏斯遞給他的無花果,明白表示出她的厭惡、與受到毒害的恐懼;提貝里烏斯也不滿地對這位兒媳說:“親愛的孩子,你因爲沒當上女皇而感到委屈嗎?”莉薇婭過世之後,雙方缺少了調和的中間人,逐漸變得水火不容。阿格里皮娜成了反提貝里烏斯一派的重要人物。

在近衛軍長官謝雅努斯的運作下,30年,提貝里烏斯以發動陰謀爲由,對阿格里皮娜一派發動攻擊。阿格里皮娜與其女小阿格里皮娜遭到流放,大阿格里皮娜絕食而死,其長子尼祿也受到流放身亡,次子德魯蘇斯監禁在皇宮中受飢餓而死,三子卡利古拉召到卡布裏島就近監視。支持與同情阿格里皮娜一派的人士都受到了擴大株連。

退隱卡布裏

提貝里烏斯的親生兒子小德魯蘇斯在23年辭世,提貝里烏斯極爲悲痛,他也與親族關係惡劣,這些都使他萌生離開羅馬的念頭。到了26年,提貝里烏斯終於決定離開,到了坎帕尼亞的外島“卡布裏島”去。他藉着與元老院的書信往返,以及指定近衛軍長官謝雅努斯爲他在羅馬的代理人,以這種十分奇特的方式維持國家大政的運作。從此時開始一直到過世,提貝里烏斯未曾再回到首都。

與基督教的關係

在塔西佗的《歷史》一書中提到,耶穌基督是在提貝里烏斯任內,被當地長官本丟彼拉多判處釘十字架之刑。

謝雅努斯的垮臺與皇位的繼承

謝雅努斯主導了對阿格里皮娜的鬥爭。由於皇帝的授權,他在31年達到權力的最頂點,並打算與莉維拉(小德魯蘇斯的遺孀、提貝里烏斯的兒媳)結婚,獲取皇位的繼承人的資格。32年,提貝里烏斯撤換謝雅努斯的近衛軍長官一職,改派馬克羅爲新長官。在一場元老院的會議中,提貝里烏斯以一封信的公開宣讀,指控謝雅努斯的陰謀奪權計劃。馬克羅當場逮捕謝雅努斯,謝雅努斯與其女兒被殺。

37年,提貝里烏斯以79歲的高齡,病死在卡布裏島。他的遺囑中聲明,讓卡利古拉與他未成年的孫子小提貝里烏斯繼承他的遺產。

提貝里烏斯大帝 提貝里烏斯生平 第2張

  提貝里烏斯塑像

評價

提貝里烏斯個性嚴苛、不易親近,再加上他執政後期放棄首都隱居外島,並選擇了殘暴的謝雅努斯作爲他的代理人。因此,羅馬高層人士對提貝里烏斯的評價十分差勁。塔西佗在書中以各式惡劣的動機解釋提貝里烏斯的一切政策,無論是善政或惡政;而蘇埃託尼烏斯更是蒐羅了各式未經證實的閒聊,將他在卡布裏島的生活描繪得淫穢不堪。影響所及,使得提貝里烏斯在一千多年之間受到後人的批評。

19世紀學者特奧多爾·蒙森在其著作《羅馬史》一書中,公開爲提貝里烏斯翻案。他考證當時的銘刻、法律,重新塑造其“治國有方”的形象;而後來在克勞狄烏斯後期到尼祿當政時期的帝國才幹之士,也都是經過提貝里烏斯所提拔出來的。當代的羅馬史研究證明,與其說提貝里烏斯的惡名源自於他的惡政,更大程度上是源於史學家塔西佗的偏見。

人物評價

總評

克勞狄烏斯在卡利古拉遇刺後,迅速地平息羅馬在政治與經濟上的情勢,並對帝國穩定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從日後佛拉維王朝的維斯帕先、提圖斯、圖密善等帝的繼位誓詞(“吾將尊循神君奧古斯都、提庇留、克勞狄烏斯之施政……”)來看,他的表現最終還是得到了羅馬人的正面評價。

歷代評價

法國啓蒙思想家孟德斯鳩:格老狄烏斯最後消滅了舊秩序——原來他把審判權給予自己的官吏。馬利烏斯和蘇拉所進行的戰爭,其主要目的不外是想解決這樣一個問題:這一權力要屬於誰,是屬於元老還是屬於騎士?可低能的傢伙一高興就把二者的這種權力全給取消了……在共和國之後進行統治的君主,沒有人比他的權力更加專制了,因爲他擁有人民的全部權力,而人民則是不能限制自己的。

英國曆史學家愛德華·吉本:公元1世紀時,羅馬帝國唯一增加的行省是不列顛。這場長達四十年的戰爭,是由最愚蠢無知的皇帝開啓戰端,最荒淫無道的皇帝繼續支持,到最怯懦膽小的皇帝手中宣告終止。(分別指克勞狄、尼祿和圖密善這三位皇帝)

拉美著名“解放者”西蒙·玻利瓦爾:每有一個辛辛納圖斯就有一百個卡拉卡拉;每有一個圖拉真就有一百個卡里古拉;每有一個維斯帕西安就有一百個克勞狄烏斯。

國史學家斯塔夫裏阿諾斯:確實,奧古斯都之後的四個皇帝——提比留(公元14-37年在位)、卡里古拉(公元37-41年在位)、克勞狄(公元41-54年在位)和尼祿(公元54-68年在位)——都是不稱職的。但是,帝國經受住了他們的暴政……

親屬成員

 父母

德魯蘇斯:克勞狄一世的生父,是皇帝提貝里烏斯的同胞弟弟。

小安東尼婭:克勞狄一世的母親,生下日耳曼尼庫斯與克勞狄一世。

妻子

艾米利婭·雷必達:未婚妻,因其父母均爲奧古斯都的政敵,故克勞狄烏斯在婚前就放棄了這門親事。

利維婭·米杜裏娜:未婚妻,在選定舉行婚禮的當天去世。

普勞提婭·烏姑蘭妮亞:第一位妻子。

埃利娜·帕伊提娜:第二位妻子。

瓦列利亞·美撒利娜:第三位妻子,第一位皇后。

小阿格里皮娜:第四位妻子,第二位皇后。

兒女

德魯蘇斯:與烏姑蘭妮亞的兒子,在行將成年時意外死亡。

克勞狄婭:與烏姑蘭妮亞的女兒,一說是烏姑蘭妮亞與克勞狄烏斯的釋放奴私通所生。

安東尼婭:與帕伊提娜的女兒。

屋大維婭:與美撒利娜的女兒。

不列塔尼庫斯:與美撒利娜的兒子。

尼祿:養子,小阿格里皮娜與前夫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