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大和國統一日本 大和國的最高統治者稱爲什麼

大和國統一日本 大和國的最高統治者稱爲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和國是4~7世紀日本古代的奴隸制國家,又稱倭國、大倭國。大化改新後君主改稱天皇,國號由大和改成日本。

簡介

在考古學上稱爲古墳時代。大和國家形成初期,以近畿大和地方爲中心。君主被稱爲大王。以大王爲首,畿內豪族葛城臣、平羣臣、蘇我臣、大伴連、物部連等聯合組成統治機構,臣、連等豪族分掌國家的祭祀、軍事、外交、財政等,在朝廷內有較大的權力。地方設國(以國造爲長)、縣(以縣主爲長)、村(以稻置和村主爲長),國和縣中有公、直、首等姓的地方豪族。

大和國統一日本 大和國的最高統治者稱爲什麼

  大和興起的地方

簡介

早在舊石器時代,日本列島就有人類生存。

一萬多年,日本列島開始進入以繩紋時代爲代表的新石器時代。

公元前三世紀,日本列島進入了以農耕爲主的彌生時代。

二三世紀之交,君主卑彌乎統治的邪馬臺國逐漸強盛,統屬着二三十個部落和7萬居民。

三世紀中葉,大和國興起於本州島中部。

五世紀初,實力強大的大和國征服各部,建立起日本列島第一個統一國家政權。

大和國家又名倭國,大化改新後,大和時期結束。在考古學上稱爲古墳時代。

 歷史

“大王”是日本歷史的大和國的君主,豪族的同族集團叫做氏,有臣、連、君、直、造、首等姓。這種以姓氏表示的政治關係稱氏姓制度。他依賴中央、地方的氏姓貴族統治全國。大和統治階級將被征服的部落居民,按照“部”的形式組織起來進行生產。國家的經濟基礎是大王的直轄領地(屯倉和田莊)和部民制。部民在氏姓豪族和大王領地的田莊和屯倉中從事生產。在朝廷和豪族控制的手工業部門中的生產者也叫部民,以專業不同編成不同的部,各部的領導(伴造)多半由地位較低的豪族充任。由大陸進入日本列島的移民,按其所掌握的專門技術被分配在各種部中,移民的首領往往是該部的領導者。

從六世紀開始,大王與豪族爲擴大屯倉、田莊以及佔有部民,奴隸與奴隸主兩大階級之間的矛盾激化;朝廷與地方豪強、中央大貴族各個集團間的紛爭也愈演愈烈,先發生了史稱“盤井之亂”的大規模地方叛亂,葛城臣、平羣臣、大伴連、物部連在鬥爭中逐一失勢,至6世紀末只剩下蘇我氏與物部氏兩大日本古代高級貴族爲控制朝政展開火拼。

推古元年(592年)聖德太子攝政,他派出遣隋使,出使大陸。後來又以法制完備的大唐爲典範,革新政治,對古代日本社會進行根本改革。大力提倡佛教,制定冠位12階,公佈17條憲法,鞏固了大和政權。645年,經過精心策劃,中大兄皇子等發動政變,一舉翦除了保守貴族的核心集團蘇我氏,另立天皇,遷都難波宮。大化二年(646年)元旦,頒佈改新詔書,各項改革措施也陸續出臺,制定了飛鳥淨御原令等法律,部民制解體,律令國家出現,史稱“大化改新”。此後數十年間,改革大業不斷向前發展,從而使日本社會邁入了封建文明的發展時代。

四世紀中葉以後,大和國對朝鮮半島南部進行政治和軍事擴張,以增強對外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