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主父偃協助漢武帝開創盛世,爲何最後被族殺?

主父偃協助漢武帝開創盛世,爲何最後被族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主父偃,漢武帝時期大臣,向漢武帝提出了推恩令。他一年中升遷四次,得到武帝的破格任用,並向漢武帝提出了“大一統”的政治主張。接下來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長安城內,一位披頭散髮的老者被押赴刑場問斬。他名叫主父偃,曾經是漢武帝最重要的寵臣,官至中大夫。主父偃被推下囚車,雙眼茫然的望着天空,旁邊的樹上傳來幾聲烏鴉的哀鳴,讓人倍感淒涼。

七年前,主父偃懷着報效大漢的夢想來到長安,從一個窮困潦倒的書生到位極人臣的權臣,他實現了人生的逆襲,登上了人生的高峯,忽然間又從高峯跌落入地獄。人活一世,“生不五鼎食,死亦五鼎烹”,他用自己的行爲踐行了人生信條,可謂死得其所。

主父偃協助漢武帝開創盛世,爲何最後被族殺?

當主父偃貴幸之時,巴結依附他的人有數以千計,落難之時,無人爲他惋惜,無人流淚,甚至無人爲他收屍。後來,一個小人物“孔車”將他草草安葬,這是他在人世間能感受到的最後溫暖。

爲何一位權傾朝野的大人物,死後卻落得這樣一個下場呢?

其實,主父偃的經歷相當勵志,從二十歲開始遊學,到六十多歲得到漢武帝重用,在四十多年的時間裏,生活困頓,四處漂泊,只爲了填飽轆轆飢腸,只爲一展才華。他靠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贏得了帝王的賞識,實現了人生的全部理想。

他曾努力將自己活得足夠真實,率性而爲,但行爲太過偏激讓他變得瘋狂。他打亂了社會的固有規則,突破了人際交往的底線,讓人性之惡徹底釋放,最終被慾望吞噬掉。

早年,他傾慕張儀、蘇傾,學習縱橫術,後來又學習易經、春秋、諸子百家的學問。他才華橫溢,可惜一直鬱郁不得志,平生所學沒有機會得以施展。

他遊學於齊國,卻沒有一個讀書人願意和他結交,諸侯士大夫也很厭惡他。他爲人太過現實,幾乎沒有一個值得信賴的朋友,也沒有謀生的手段,生活陷入困頓。

這樣渾渾噩噩地過了幾年,又流落到了燕、趙、中山等地,在那裏,他仍然一事無成,因爲性格古怪,經常被人嘲笑。

公元134年,已近天命之年的主父偃又來到長安,他的人生已過大半,這是他留給自己最後的一次機會。

他先拜見了衛青,以謀個一官半職。衛青向漢武帝多次推薦主父偃,皇帝對他毫無興趣,更沒有召見他,這條上升的通道也破滅了。

主父偃協助漢武帝開創盛世,爲何最後被族殺? 第2張

主父偃又拜見了京城的其他高官,他得到的只有冷漠和拒絕,口袋的盤纏也快用光了。

絕望之際,直接給漢武帝上書,這是他最後的一次努力,如果失敗,就離開長安,另謀出路

沒想到,這一次他成功了,早晨將自己的書奏遞上去,傍晚的時候就得到了漢武帝的召見。這是一場相見恨晚的碰面,漢武帝興奮地對他說:“你怎麼現在纔來見我呀?”

於是,漢武帝立即給主父偃封了官,他的人生開始走上了康莊大道。

主父偃靠上書升了官,嚐到了甜頭,沒事就給漢武帝上書,居然每次都能得到皇帝的認可,從此官運亨通。從郎中到中大夫,一年之內得到四次升遷。

這一年,主父偃已經年近花甲了,可謂是大器晚成。此時的他春風得意,他一直認爲自己是一個治國天才,事實上也的確如此。他奉獻了自己的全部才華,輔佐漢武帝開創了大漢的盛世,讓自己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的一筆。

主父偃協助漢武帝開創盛世,爲何最後被族殺? 第3張

他向漢武帝提出了“推恩令”的建議,把諸侯王的領地平均分封給他們的子孫,以達到削弱諸侯國的目的。他解決了自漢文帝、漢景帝以來最大難題,完成了賈誼、晁錯二人削藩的心願,是一個了不起的政績。

隨着主父偃的權利越來越大,他心中的人性之惡也徹底釋放出來。他毫不掩飾對權力和財富的渴望,這使他變得瘋狂和可怕。

他開始明目張膽的接受諸侯和大臣們對他的賄賂和饋贈,做起了買官賣官的生意,一下子變得腰財萬貫。

就像一個經受過饑荒歲月的人,窮困的記憶已植入基因,哪怕他發達了,家財萬貫了,但他的內心仍然是一個窮人,只有無盡的慾望才能填補這種內心的空虛。這是一種病,很難從內心抹去。

主父偃協助漢武帝開創盛世,爲何最後被族殺? 第4張

很顯然,主父偃此時正患着這種病。他的貪婪讓人覺得可怕,有人提醒他收斂一些,給自己留條後路,哪知他這麼回答別人:

“臣結髮遊學四十餘年,身不得遂,親不以爲子,昆弟不收,賓客棄我,我厄日久矣。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遠,故倒行暴施之。”

長久的貧困也會讓人心冷,他流浪的四十多年裏,嚐遍了人間的酸甜苦辣,孤獨,彷徨,困頓,遭人排擠,受盡凌辱,如今忽然發達了,他要將曾經的委屈彌補回來。

當他衣錦還鄉之時,齊地的親朋好友們千里相迎,主父偃看穿了他們虛僞作派,拿出五百金贈送給他們,然後對他們說,你們滾吧,我們絕交了,說完就將他們趕出了家門。

此刻他是何等的快意復仇啊,想當初自己貧困之時,兄弟們不給我衣穿,不給我糧吃,親朋們不讓我進門,生怕我來借錢,如今我發達了,要以同樣的方式還給他們。

“始吾貧時,昆弟不我衣食,賓客不我內門;今吾相齊,諸君迎我或千里。吾與諸君絕矣,毋復入偃之門!”

對了,還有燕王,當初不願接納主父偃,還對他進行百般羞辱。是時候開始報仇了。

於是,主父偃揭發燕王與女兒的醜聞,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對燕王進行查處,打擊報復,逼得燕王畏罪自殺。

齊王也不乾淨,他居然跟他的姐姐私通,主父偃也把他的醜事公之於衆,齊王也被逼自殺。

主父偃協助漢武帝開創盛世,爲何最後被族殺? 第5張

主父偃的這些下三濫的手段讓諸侯王人人恐懼,誰家沒有一些見不得人的醜事呢,要是任由他這樣一個個查下去,恐怕諸侯王都逃脫不了家破人亡的下場。

最爲恐懼的是趙王,因爲他也不乾淨,他趁主父偃出使齊國之際,向漢武帝上書,狀告主父偃貪污受賄,買官賣官的犯罪事實。牆倒衆人推,其他皇親國戚和朝中大臣也紛紛跟進,直陳主父偃的種種罪惡。

恰逢齊王剛剛自殺,漢武帝認爲此事主父偃脫不了關係,又耳聞他的種種劣跡,於是將他打入大牢。

本來漢武帝只是想懲罰一下主父偃,並沒有想要殺他,哪知御史大夫公孫弘趁機說了一句:

“齊王自殺無後,國除爲郡,入漢,主父偃首惡,陛下不誅主父偃,無以謝天下。”

公孫弘的意思是皇帝若不殺主父偃,那就是想貪圖齊國的封地,包庇主父偃,殘害皇族宗室。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主父偃能不死嗎?

主父偃最後落了一個被滅族的下場,朝中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幫他說句公道話,做人做到這個份上,也真夠悲哀!

主父偃協助漢武帝開創盛世,爲何最後被族殺? 第6張

如今,在許多落馬貪官身上都能找到主父偃的身影,他們中有很多人原本出身貧寒,一旦他們掌握實權後,大肆貪污受賄,貪圖人生享樂,最後落得鋃鐺入獄的悲慘結局。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從主父偃身上似乎看到了一絲可愛,他真實,坦誠,不虛僞,從不掩飾自己的真實想法,把人性中的惡赤裸裸地展現在世人面前,讓人有一種強烈的認同感。

坦誠是一個好的品質,但主父偃卻沒有把握好界線,把心中的魔鬼釋放了出來,沒有守住做人的底線,突破了人際交往的禁區,這是他悲劇人生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