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主父偃爲漢武帝盛世立下大功一件 最後爲什麼會被滿門抄斬

主父偃爲漢武帝盛世立下大功一件 最後爲什麼會被滿門抄斬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漢朝主父偃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君子是國君之子,後引申爲具有高尚品格的人;小人呢,則指的是身體長大了,但心理仍然沒有成長,還是小孩子心態的人。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講的是,兩者面對不同境遇轉換時,呈現出不同的外在表現,君子是舒暢安寧;而小人容易驕傲自滿,自我膨脹。曾經爲漢武帝開創盛世,立下汗馬功勞的主父偃,便是屬於“驕而不泰”的行列。

主父偃,西漢齊國臨淄人,自幼研習縱橫之術。所謂縱橫術,一般是指以辯才陳述利害、遊說君主的方法。但生不逢時,因爲漢武帝更爲欣賞,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此舉壓縮了其他學派的生存空間,造成了主父偃,“專業”不對口,無法獲得當政者的垂青。

主父偃爲漢武帝盛世立下大功一件 最後爲什麼會被滿門抄斬

西漢疆域

主父偃轉而學習,“《易》《春秋》百家之言”,造成思想與學術比較駁雜,繼而在遊說諸侯王時,受到當地儒生的輕視、排斥。加之主父偃性格孤傲,人際關係不佳,在其窘況之下,沒有人願意接濟。

實在混不下去的主父偃,西入函谷關,來到長安。大將軍衛青對其頗爲賞識,將主父偃引薦給漢武帝。而情況跟在諸侯國是一樣的,漢武帝一聽到,主父偃的平生所學以及口碑,不禁皺起眉頭,別說青睞,連召見都未曾。一來二去,主父偃盤纏將盡,決定孤注一擲,徑直向武帝上書。

史書記載:其“所言九事,其八事爲律令,一事諫伐匈奴”。說明主父偃很會捕捉,社會熱點問題。出乎意料的是,一語中的,奏疏早上遞上去,晚上便得到漢武帝的召見。面談之中,主父偃詳細闡述了奏疏內容。事畢,漢武帝有種相見恨晚之感。此後,主父偃的人生彷彿“開了掛”,一年四遷,由郎中、謁者、中郎直到中大夫,躋身內閣中樞,爲漢武帝治下的西漢,出謀劃策:

主父偃爲漢武帝盛世立下大功一件 最後爲什麼會被滿門抄斬 第2張

主父偃

推恩令西漢開國之初,高祖劉邦爲政權的鞏固,分封了大批宗室子弟的諸侯王。到了景帝、武帝執政時期,地方諸侯王實力越發強大,對於中央集權是巨大隱患。而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表面是藉助皇帝推恩的名義,將諸侯的封國,化整爲零,分封給諸侯王的庶子,實則是進一步將諸侯國,分割成若干個小的侯國,削弱諸侯王。至此,長期困擾西漢中央的諸侯王問題,以和平的方式,基本得到解決。

邊境屯田原本對匈奴用兵,主父偃是持反對意見的。但對匈戰爭確立爲漢朝的基本國策後,主父偃爲迎合漢武帝,轉爲支持。爲此,其向武帝建議,在河套地區設立朔方、五原兩郡;並營建朔方城,並將10萬貧民遷居爲此。

一則充實了邊境的軍事力量;其次,朔方北依黃河,土地肥沃,在此開墾種植,可以直接補充軍需,減輕內地經濟上的負擔。這一舉措,將朔方城變成了都城長安的屏障,同時,也使得匈奴的進攻,失去了跳板。

主父偃爲漢武帝盛世立下大功一件 最後爲什麼會被滿門抄斬 第3張

朔方城遺址

遷移豪族漢武帝即位不久,開始了修建茂陵,所在區域是地廣人稀。而一些豪族,在各郡具有廣泛的號召力,經常目無法紀,對抗朝廷,成爲了地方的很大隱患。主父偃建議,將這部分豪族遷移到茂陵,一則可以使得茂陵附近繁榮起來;其次,將豪族遷走,等於是抽離了主心骨,剩下的便是烏合之衆,威脅將大大降低。爲此,漢武帝下詔,各郡守調查戶口,將財產在300萬以上的豪族,限期遷移至茂陵。

加之主父偃很有“眼力見”,上表武帝,請立衛子夫爲皇后有功。很快, 主父偃成爲了漢武帝身邊的一等紅人,人生到達了巔峯,開始大肆收受賄賂。心腹好言相勸,認爲這樣很容易招致殺身之禍。主父偃回以: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意思是不能流芳百世,那就選擇遺臭萬年。很顯然,是“窮”怕了的心理畸形。以至於掌權後的主父偃,盡力彌補物質上的缺憾。

與此同時,主父偃還盡情釋放多年來的委屈,首當其衝的是燕王、齊王。這是爲何?當年,主父偃曾遊歷燕、齊兩地,推銷自己的施政方針,備受冷落。一朝掌權,主父偃先是指使他人,控告燕王荒淫之事。而燕王劉定國也確實存在,與父親妾室亂倫及霸佔弟媳的事實。鑑於影響極壞,漢武帝下詔,令燕王自盡,同時取消燕國的封號。

接着是齊王劉次昌。主父偃未發跡之時,曾想高攀,將女兒嫁給劉次昌,遭到拒絕。這回主父偃向漢武帝提出,齊國很富庶,應該由皇帝的至親爲王;而現在的齊王與武帝關係,很疏遠,是不適合;且齊王與姐姐亂倫,玷污宗室的名聲。於是,漢武帝任命主父偃擔任齊相,監視齊國。

主父偃爲漢武帝盛世立下大功一件 最後爲什麼會被滿門抄斬 第4張

漢武帝

沒想到一到齊國,主父偃便挾私報復,逮捕齊王的侍女與宦官,嚴刑拷打之下,供出了齊王的醜事。聽聞後,劉次昌心中恐懼,選擇了自殺。消息傳到長安,漢武帝頗爲吃驚,其並無意殺齊王,派主父偃擔任齊相,只是要其約束齊王。

漢武帝認定是主父偃脅迫所致,加之,主父偃連續主導了兩位諸侯王之死,其他諸侯王頗爲忌憚,趙王選擇反制,控告主父偃收受賄賂。於是,漢武帝將主父偃召回,投入監獄。當然了,漢武帝並不想殺害這名功臣,只是想給主父偃一個教訓。

人際關係不佳,一直是主父偃的短板。相信得勢之後,眼裏只有自己的主父偃,也得罪了不少人。此時,丞相公孫弘成爲了,壓垮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公孫弘跟漢武帝說,齊王沒有子嗣,選擇自盡,中央收回了封國。會使天下人認爲,是聖上貪圖土地,才逼着齊王自殺的。唯有殺了主父偃,才能挽回聖上的聲譽。

主父偃爲漢武帝盛世立下大功一件 最後爲什麼會被滿門抄斬 第5張

公孫弘

實際上,諸侯國是劉氏集團統治的基石。漢武帝既不想諸侯王過於強大,威脅統治;也不想像主父偃這樣,採取極端手段,激化矛盾,導致再次上演“七國之亂”。如此,公孫弘的一番話,說到漢武帝心坎裏了,頃刻間,主父偃一家成了“刀下鬼”。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