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關漢卿:元雜劇奠基人,通過描寫女性的遭遇和命運,爲她們發聲

關漢卿:元雜劇奠基人,通過描寫女性的遭遇和命運,爲她們發聲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漢卿,原名不詳,字漢卿,號已齋,元代戲曲作家,元雜劇奠基人,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爲“元曲四大家”,關漢卿居四大家之首,一生創作了十分豐富的戲劇。在長期的創作實踐中,形成了他的主題深刻、結構嚴謹、形象活潑鮮明、語言潑辣質樸的雜劇特色。他是我國戲劇史上作品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位作家。接下來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中國文學在經歷了漢賦、唐詩、宋詞的巔峯之後,到了元代雜劇這一藝術形式發展到了巔峯時期,元雜劇同樣也是中國戲劇發展史上的巔峯。它的形成是中國歷史上的幾乎所有表演藝術發展的結果,是元代用北曲進行演唱的形式。

元代寫作元雜劇的有許多人,其中以關漢卿、鄭光祖、馬致遠、白樸四人爲代表,後人稱他們爲“元曲四大家”,足可見他們的藝術成就。又以關漢卿的成就最高,他一生創作了六十多個劇目,有悲劇、戲劇,題材廣闊,力求揭露黑暗的社會現實,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在關漢卿的劇作當中刻畫了非常多的女性形象,並且身份不同,有棄婦、大膽追求愛情的女子,天真單純的少女,還有手藝高超的婦人。通過描寫這些女性的遭遇和命運,我們可以從中看到關漢卿的女性觀,在那個時代,能夠同情被壓迫婦女的遭遇,並且爲她們發聲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因此就有人稱他是一位女性意識的覺醒者。

關漢卿:元雜劇奠基人,通過描寫女性的遭遇和命運,爲她們發聲

一、關漢卿劇作中的女性形象

女性在社會生活中佔據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女性在男權的統治之下備受壓迫,社會地位低下,過着苦難的生活。文學作品中的女性也是如此,通常都是作爲男性的陪襯出現的,但是在關漢卿的劇作當中,這一情況得到了改善。

01.家庭成員中的女性形象

在一個家庭當中,會有着固定身份的女性,她們分別是婆婆、媳婦、少女這三類,關漢卿的著作中,這些身份的女性被塑造得栩栩如生,與現實相貼合。

婆婆的形象有很多,如《感天動地竇娥冤》中懦弱的蔡婆婆、《包待制三勘蝴蝶夢》中賢德的王婆婆、《狀元堂陳母教子》中教育有方的陳婆婆、《鄧夫人苦痛哭存孝》中失去丈夫的鄧夫人等。她們的身份地位都有一定的差別,但是都表現出了中國傳統女性的優良品質,是與我們刻板印象中尖酸刻薄的“婆婆”截然不同的。

家族中的“女兒”一般都是大家閨秀,從小受到家裏非常好的教育,符合家族長輩對她們的期望,但是在婚姻方面,她們都不約而同地進行反抗,勇敢追求自己的愛情。《王閏香夜月四春園》中的王閏香,《王瑞蘭閨怨拜月亭》中的王瑞蘭,《溫太真玉鏡臺》中的劉瑞英,以及《山神廟裴度還帶》中的韓瓊英,她們都才貌雙全,還能運用自己的才智解救自己的父親。

關漢卿刻畫得更爲深刻的女性形象是年輕的寡婦,有備受磨難最終冤枉至死的竇娥,還有終於收穫美好生活的譚記兒。竇娥的一生都在鬥爭之中,幼時做了童養媳,十七歲便成了寡婦與婆婆相依爲命,但卻被張驢兒父子惦記,進而被陷害殺了人,在她的生命中沒有人爲其出頭,所以她只能自強。在臨死前說出的誓願,是她對這個社會的不公發出的怒火,而這些誓願的實現,是關漢卿對竇娥苦難生活的慰藉。

關漢卿:元雜劇奠基人,通過描寫女性的遭遇和命運,爲她們發聲 第2張

02.家庭之外的女性形象

除了上述幾種女性形象,我們還可以在關漢卿的劇作中看到其他身份的女性,如青樓女子、婢女等,她們的社會地位不高,但關漢卿仍然關注到了她們的生存狀況。

青樓女子在封建社會中大多數人的思想中,都是一類不入流的羣體,封建家長視她們如洪水猛獸,可以毀掉一個人甚至一個家族的利器,唯恐避之而不及。但是還有相當一部分品行高尚的青樓女子,她們迫於生存的壓力,無奈落入風塵,但始終保持着自己的初心,令人唏噓。關漢卿筆下的青樓女子有《救風塵》中俠骨柔情的趙盼兒、《錢大尹智寵謝天香》中富有才氣的謝天香、《杜蕊娘智賞金錢池》中一身傲氣的杜蕊娘,她們雖是青樓女子,但品行絲毫不輸一些大家閨秀,她們與其他女性一樣,是平等的人。

另外還有個性鮮明的婢女形象,其中《詐妮子調風月》中塑造了燕燕這個非常聰明的婢女,雖然她的身份較低,但仍然堅持自己的原則,在見識到很多婚姻的悲劇之後決定跳出婚姻,她勇於和不公平的社會待遇向鬥爭,表明了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但是儘管關漢卿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卻找不到女性未來的出路,這也是他女性思想的侷限所在。

關漢卿:元雜劇奠基人,通過描寫女性的遭遇和命運,爲她們發聲 第3張

二、關漢卿創作背景

關漢卿生活在元朝,當時黑暗腐朽的社會狀況激發了他的創作慾望,在他的周圍同樣圍繞着一羣富有才華的劇作家,因此就共同促使關漢卿創作出了比較優秀的戲劇作品。

01.社會上對青樓女子認識的轉變

在之前的文學作品當中,文人士子與青樓女子的愛情故事佔據了很大一部分,在唐傳奇中這被認爲是一件文人的風流韻事,似乎文人們總要和青樓女子發生一些關係,成爲人們津津樂道的談資,這才能夠配得上文人的身份。

但是在元代仕途經濟不被重視,文人漸漸不被社會尊重,因此一些文人就選擇去到聲樂場所,就接觸到了很多的青樓女子,在他們之間不免就產生了一些惺惺相惜的感情。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關漢卿能夠將自己和青樓女子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去交流,願意去了解她們真實的生活,就使得青樓女子不再像從前一向被人輕視,反而成爲了他作品中的主人公。

並且關漢卿所刻畫的青樓女子並不是同類型的,而是各有特色,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有着她們自身的閃光點。這就爲我們展示了不同性格的女子,她們在面對愛情時不同的表達方式,遇事時也有着不同的處理方式,關漢卿將青樓女子真正從類型化的刻板印象中解放出來,使得人物形象更加豐富。

02.關漢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關漢卿出身於醫戶家庭,這讓他從小的生活條件都要比一般人更加優越,才能夠在金末元初社會動亂的背景之下接受良好的教育。因此他就比其他人有着更高的文學素養,能夠感知到社會生活中的一些創作素材,將其融入到自己的文學作品當中。又由於他出身醫家,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面對更多的人間疾苦,尤其是對那些在社會底層的人,關漢卿有着醫者悲天憫人的情懷,更能夠感知到人民生存的困難和生活的艱辛。

同時關漢卿對於前代的雜劇非常熟悉,並且能夠在借鑑前人的基礎之上,再經過自己的改編和加工,讓元雜劇這種形式有所發展。擴充了雜劇的表現內容,描寫廣泛的社會題材,更加具有現實主義色彩,使得主題深入人心。

關漢卿:元雜劇奠基人,通過描寫女性的遭遇和命運,爲她們發聲 第4張

三、關漢卿的女性意識

關漢卿的作品代表了在那個社會上女性被歧視嚴重的時代,女性意識的覺醒,這是中國婦女解放問題的一個巨大的突破,從此以後女性在文人的筆下更加的豐滿,更加的有自己的個人魅力。

01.一定的男女平等的觀念

關漢卿思想巨大的進步表現在他能夠摒棄過去“男尊女卑”、“三從四德”的封建觀念,從而站在一個相對平等的位置上來看待女性。歌頌一部分有擔當、勇於和惡勢力鬥爭的女性,並且對於那些失去了自我依附於男性的女性,能夠肯定她們作爲人的價值,也鼓勵她們與不公的社會現實進行抗爭。

在關漢卿的作品當中,寡婦是可以再嫁的,不必桎梏於“守節”的傳統思想。比如譚記兒在她守寡三年之後,遇到了一位溫文爾雅的士人,兩個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談戀愛的時候她可以是一個溫柔端莊的女人,但是在丈夫遇到危險的時候,她會變成另外一個性格,好像一個不顧一切的潑婦,最後兩人終成眷屬,過上了幸福生活。

他筆下的青樓女子並不是只會賣弄風月的女性,而是有着豐富的社會經驗和智慧的大腦,能夠運用自己的智慧辦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如趙盼兒憑藉她的洞察力,運用自身的優勢,成功地解救了和自己有着相同命運的宋引章,贏得了周圍人的尊重。

關漢卿:元雜劇奠基人,通過描寫女性的遭遇和命運,爲她們發聲 第5張

02.對愛情的重視

關漢卿的作品有很大一部分是對於愛情的描寫,他筆下的女性都不甘於接受封建家長安排的婚姻,而是勇敢挑戰封建家長的權威,執着於追求自己的愛情。她們的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在那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盛行的時代,即使有一些人不滿這樣的安排也是無可奈何,但他筆下的人物能夠勇敢的進行反抗,最終收穫自己的幸福。

《拜月亭》中的女主角王瑞蘭,因爲一些因緣際會和蔣世隆墜入愛河,但是因爲蔣世隆的家庭條件不好,是一個書生,被父親生生拆散。之後便日日思念,在父親把她許配給狀元的時候,不惜和父親斷絕關係,甚至仇恨父親。而婢女燕燕爲了自己的幸福,不惜在主子的婚宴上大鬧一場。這是她們爲了爭取自己的愛情和婚姻,願意付出一切的愛情覺醒,同樣也是女性個人意識的覺醒,不再將自己當作男性的附庸。

元雜劇這種文學形式因爲有了關漢卿的出現而更加的豐富多彩,其中對女性角色的描寫刻畫更是改變了從前女性在文學中“失語”的現象。關漢卿對那些“叛逆”的女性給予了無限的讚美,傾注了自己的人生哲學,從此社會對女性的認識開始進入到理性階段,在文學作品中讓女性發聲,也預示着女性解放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