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在周朝的禮樂制度中,大雁爲何會被用來當作嫁娶之物?

在周朝的禮樂制度中,大雁爲何會被用來當作嫁娶之物?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婚禮有六個必備階段,分別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禮記》有云:“壻執雁入,揖讓升堂,再拜奠雁,蓋親受之於父母也。降,出。御婦車,而壻授綏,預輪三週。先俟於門外。婦至,壻揖婦以入。共牢而食,合巹而酳,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在周朝的禮樂制度中,大雁爲何會被用來當作嫁娶必備之物?

首先,在周朝的禮樂制度中,大雁之所以會被用來當作嫁娶必備之物,從《說文解字》對“雁”的釋義就可以知道了:“雁,知時鳥,大夫以爲摯,婚禮用之,故從人從佳。”要知道每逢秋天,大雁就會飛到南方過冬,而後等到春天,又會飛回北方。這在古人看來,是一種守時的表現,意味着人要遵守秩序。再加上大雁一旦有了配偶之後,就會從一而終,自此生死相隨、不離不棄。

在周朝的禮樂制度中,大雁爲何會被用來當作嫁娶之物?

因此,東漢大臣、史學家、文學家班固纔會在其著作《白虎通義·嫁娶》中寫有:“用雁者,取其隨時南北,不失其節,明不奪女子之時也;又取飛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禮、長幼有序,不逾越也。”

不過隨着時代的發展,大雁也出現了替代物,那就是鵝。據史書記載,早在先秦時期,鵝便是一種常見的家禽了。《莊子·山木》有云:“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

此外,民間在迎親時,欲要遵循男女嫁娶,必有“奠雁”之禮的禮樂制度,但因真正的大雁難尋,所以就會選用與大雁比較相似的鵝來代替。不僅如此,南宋文學家洪邁還曾將一隻雁與一隻鵝放在一起飼養,以至於“久之,雁不自知其爲雁,鵝不自知其爲鵝。”

在周朝的禮樂制度中,大雁爲何會被用來當作嫁娶之物? 第2張

最後,照例再給大家帶來一首關於大雁的詩詞,金朝·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爲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