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古代也有考試存在嗎 古人的考試究竟是什麼樣的

古代也有考試存在嗎 古人的考試究竟是什麼樣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代考試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中國古代的考試是什麼樣你瞭解嗎?

轉眼之間,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時間,不論哪行哪業,到了高考那天,多少都會感到和往日的不同,會懷念青春。

那麼爲什麼人們對高考有這種情愫,或者說情節呢?

或許是源於我們千年的習俗,這一習俗的源頭,若定義爲科舉,那大體可以追溯到隋朝,如果是以考試取士,則可以追溯到更遠的周朝,甚至於更早的堯舜時期。

《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了舜對自己任用的禹等官員,進行“三歲一考功,三考絀陟”的方法。在《周禮》“鄉大夫”條中有記載:“三年則大比,考其德行、道藝”,說的是每三年要進行一次考覈。

對於這些記錄是否屬實,是不是著書人的臆想,恐怕很難判斷,但是能夠推論的是,不管期限如何,使用人才必然是有一定的考覈的。而在《後漢書》中,雖有“貢舉”的說法,實際上,卻很少有策試,加之漢朝的察舉制,似乎考試在選拔人才的過程中無足輕重。

在這個脈絡上來說,對於選拔人才,可以看到是從部落選舉考覈,向宗法制進行轉變的過程,當父傳子家天下確立時,公侯伯子爵的世卿世祿制度,就決定了選拔人才由考試向任人唯親、名門望族互相推舉發展。

而南北朝時,各族融合,原有的選拔制度土崩瓦解,同時爲了中央集權,打擊門閥世襲,這纔有了隋朝的科舉制,隋文帝將全國的學校分爲了三大類:國子學、太學、庶學,其中庶學即是是平民百姓的子弟有了學習的門徑。隋朝科舉除有秀才、明經科外,煬帝時又加了進士科;進士只試策,明經除試策外還要試經,爲平民入仕提供了一條道路。

而後到了唐代,可以說是科舉制的大發展時期,這一時期有點突出,弊病也十分明顯。

古代也有考試存在嗎 古人的考試究竟是什麼樣的

唐代的明經科、進士科,最初都只是試策,明經考試的內容主要是考察經義,實質就是經書的根據上下文填空,進士則需要一定的詩賦水平,以及對政治、經濟、法律、軍事等多方面問題的理解,比明經科難得多,所以也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除此兩科之外,常科還有秀才科、明法科、明算科等五十多種。由此可見唐代考試範圍是何等之廣。

這也導致唐代考試並不容易,即使是被譽爲“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三次科舉失利,三次考博學宏詞科考試也沒能考過。

同時,唐代科舉由於並沒有什麼先例,就有了另外的一些弊端,比如對於文章好壞的判定,沒有標準,主要看主考官的評價,加上對於考生選拔並不嚴謹,考卷不糊名,徇私舞弊之事就難免出現。

到了宋代,爲了防止武人擅權、提拔寒門之士(歐陽修、范仲淹等人就是寒門出身)、爲國家培養人才儲備,故而大力發展科舉制,由州之秋試,禮部之省試,以及最終之殿試組成,並由一年制轉爲三年制。

那麼爲何要改爲三年制?

因爲一來諸如宋太宗徵北漢之類的軍事活動,導致考試不能舉行,再則取士數量問題,不必每年都舉行,也就形成了三年一考的制度,但同時還有武舉、恩科等非常科來調整人才任用。

隨之朝廷佞臣當道,宋代科舉也難免走向下坡,宋代狀元姚勉就指出“由私徑以鬻舉,挾厚貲以倩人,公道益亡,科舉遂陋”。

古代也有考試存在嗎 古人的考試究竟是什麼樣的 第2張

到了明清,科舉的選拔作用可以大爲降低,唐宋之策問,可以說包含了政治、經濟、法律等一系列國家問題,而明清產生的八股文,則完全不同,要求以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的寫法來寫。

顧炎武《日知錄》中說道:“經義之文,流俗謂之八股,蓋始於明憲宗成化年間,如《樂天下者保天下》文,起講先提三句,即講'樂天'四股,中間過接四句,復講'保天下'四股,復收四句,再作大結。如《責難於君謂之恭》文,起講先提三句,即講'責難於君'四股,中間過接二句,復講'謂之恭'四股,復收二句,再作大結。每四股之中,一反一正,一虛一實,一淺一深。若題本兩對,文亦兩大對,是爲兩扇立格,則每扇之中,各有四般,其次第之法,亦復如之。故人相傳謂之八股。長題則不拘此,亦有聯屬二句四句爲對,排比十數對成篇,而不止於八股者。”

可以說八股文的格式要求已經大於了內容要求,使得應試者將大量精力放在了規制範本上,在《三言》中還曾提到專門靠分析考卷爲營生的文人,同時由於文章規範越來越嚴格,對於學校的教育也有了嚴重的消極影響,從明清詩詞歌賦的衰落,也可以看出科舉的負面影響。

同時沒有考上科舉的人有能有什麼出路呢?首先一類是當吏,所謂“學而劣則吏”,這樣的人並不能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反而會降低水準。

再則可以做教書先生、抄書匠,在識字率不高的古代還可以餬口。

後來雖然隨着清代國運衰弱,但依然有不少有識之士,想要通過科舉來爲國效力,如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在殿試上,寫下了“學堂之設大致有三,曰陶鑄國民,曰造就人才,曰振興實業,三者不可偏廢。”、“國民之資格不成則國不可立。雖有人才,可以爲我用,亦可爲人用。雖有實業,可以爲我有,亦可以爲人有。所謂國民者,有善良之德,有忠愛之心,有自養之技能,有必需之知識。知此身與國家之關係,對國家之義務。”、“稍有解外國語言而習其事者,則相與服屬外人而爲之倀。於此而欲造就人才、振興實業,不亦難乎。方今欲建學校以圖富強,非鼓其特立之精神不足以挽回積習。日本與我同處亞東、其弊亦在改相類,今一變而躋於列強之次者,亦以重尚武之精神也。夫今日人才稍乏可謂極矣:政治廢馳、法律繁亂、財政竭蹶、外交失誤、則設專門以儲才,固當務之急矣。”等鍼砭時弊的回答。

惋惜,雖然參加這次殿試的貢士還有譚延闓、湯化龍、蒲殿俊、沈鈞儒等,但實以無力迴天,轉年科舉制取消,古代的取士制度告一段落,進而產生了新式教育,高等考試,逐步發展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