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古代太子原本可以合法繼承皇位 古人爲什麼還要造反上位

古代太子原本可以合法繼承皇位 古人爲什麼還要造反上位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代太子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古代爲什麼那麼多太子選擇謀反,合法繼承皇位不是更好嗎?

在中國古代從有明確的史料文集開始,太子這一位置就是備受關注的。從夏商時期的推舉賢能之人來擔任天下的君主。在這樣的政策之下,人們都努力地學習來提高自己的個人素養,以此使得自己擁有足夠的品德修養來當上新的帝王。

但在夏朝出現了家天下,以此最高統治者的位置在同一個家族中選產生,他們佔據着最高的地位。將整個天下當做是自己的私有財產。在西周時期,正式確定了嫡長子繼承製。以後歷朝歷代都效仿此類繼承製度。但這樣的制度很快就被推翻,很多太子都選擇謀反。

一開始太子既長子

在《周易》之中明確的表現出太子,長者。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太子就是一個家族之中最早出生的兒子。

所以一開始,太子不過是統治者內部對於繼承者的名字而已,並沒有任何政治上的意義。男尊女卑的社會之下,嫡長子繼承也被全社會認同。

我們常說長兄如父。長子在長大的過程中,會接受更多的知識。他們身上承擔着的是一個家族的興旺。對於父母來說,他們是家族新的希望,對於其他的孩子來說,長子就是他們前行路上的幫扶者。細心照顧並且教導他們。

古代太子原本可以合法繼承皇位 古人爲什麼還要造反上位

但這樣在繼承皇位之上已成慣例,可這樣的慣例帶來了許多不利。嫡長子是之妻子所生育的孩子,他們孩子的命運從出生就被註定。這導致有些嫡長子德不配位,他們的個人素養並不能與其他子嗣相比。而其他有才能的子嗣卻因爲身份不能繼承大業。

心裏產生落差感,以及權利的誘惑,讓其他皇子開始反抗嫡長子繼承製。甚至就在太子被確定之後,爲了立馬坐上屬於自己的皇位,許多太子會選擇謀反。那麼他們謀反的原因是什麼呢?

原因一:皇帝壽命長,威脅自己的地位

皇帝壽命長,這直接導致有些太子當了一輩子太子。好不容易熬到老皇帝駕崩的那天,自己登上皇位沒多久也去世了。這樣的事情在皇家中有許多前車之鑑,畢竟古代的人均壽命只有四十歲,許多太子就擔心自己做不了太久的皇帝。

皇帝在確定太子之後,就每天期待自己早日當上皇帝。可皇帝都吃各種靈丹妙藥來延年益壽。可他們延年益壽的事卻讓太子頭疼。比如朱元璋在建立明代之後,就將自己的兒子朱標立爲太子。惋惜建國皇帝朱元璋實在身體太好,朱標直到去世,都是太子。

這樣長壽的皇帝在清代尤爲普遍。首先就是康熙帝,他在位時間長達61年。胤礽在剛滿週歲歲被冊封爲皇太子,他幫助康熙帝處理朝政,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康熙帝的壓力。但他卻因爲過度渴望權力做出逾越規矩之事,不得已康熙帝將他廢黜。

在胤礽被廢黜圈禁直到死亡,他共當了30多年太子。也沒有熬過自己的父親,登上自己最渴望的帝王之位。同樣的還有最長壽的乾隆皇帝,他在人均壽命不到40歲的古代活到了89歲,在位時間長達60年。甚至乾隆帝的很多孩子都早於他去世。

這樣的例子太多,於是渴望帝王之位的太子,不得不選擇謀反來逼迫自己的父親退位,自己做皇帝。

古代太子原本可以合法繼承皇位 古人爲什麼還要造反上位 第2張

原因二:皇帝心思縝密,太子擔心自己被廢除

更加重要的是帝王的心思縝密,對於繼承人在挑選是他們更加謹慎。太子之位變數極大,畢竟皇帝的子嗣如此衆多,皇帝不過是在他們之中挑選綜合實力最出衆的人來擔任太子。正因如此,許多朝代的太子一再更改。

有些皇帝爲了避免太子與朝中重臣暗中聯絡,就會選擇一直不冊封太子。在看清代劇時,我們發現清代後期的皇帝都是暗中確定好繼承者將他們的名字寫在紙上藏在某一地方。在駕崩之時纔會告訴身邊的親信,密盒所藏的位置。

而太子擔心自己被廢黜,同樣也是他們造反的一個重要原因。這最鮮明的例子就是李承乾。他是李世民最寵愛的兒子,被冊封爲太子,居住在東宮之中。可以說只要他按部就班地按照李世民給他規劃的路線前行,那麼下一任帝王非他莫屬。

但李承乾卻因爲武則天和唐太宗更加寵愛自己的弟弟李泰,讓他心理產生畏懼。李承乾擔心李泰會奪走他所有的榮耀,於是他決定一不做二不休,起兵造反。結局可想而知,李承乾造反失敗非但沒有坐上皇帝之位,還使自己被殺。

古代太子原本可以合法繼承皇位 古人爲什麼還要造反上位 第3張

漢武帝的兒子劉據也是如此。他的一代賢后衛子夫的兒子在六歲時就被封爲太子。他在長大的途中,幫助漢武帝治理國家獲得了一致好評。可轉折發生在衛青去世後,這意味着太子在朝中失去了依靠。於是反對劉據當太子的大臣,就策劃了巫蠱之亂陷害劉據。

倘若漢武帝有足夠的判斷力,那這樣的事情絕不可能瞞過漢武帝的眼睛。但那時他年齡太大,巫蠱之亂是漢武帝不能觸碰的底線。於是被逼無可奈何的劉據在退無可退的情況下選擇了矯詔起兵,只不過最後謀反失敗,在被抓後自盡而亡。

原因三:史上有太子造反成功的先例,可能會起到激勵的作用

太子造反不是沒有成功的。唐肅宗李亨就是造反成功並逼迫自己的父親唐玄宗李隆基退位。安史之亂之後,李隆基逃出長安,在出逃隊伍行至馬嵬驛時,太子李亨與左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發動兵變,殺死宰相楊國忠及其子楊暄,韓國夫人也死於亂軍。

李亨做完一切之後逼迫父親賜死楊貴妃。此事之後,他們父子關係已將出現了裂縫,後來太子李亨趁着唐玄宗入蜀避難之際,果斷北上靈武,並在756年七月在靈武稱帝,尊奉唐玄宗爲太上皇。

可能也正是李亨造反成功的激勵作用下,許多皇家子嗣爲了爭奪最高權力,不幸血肉相殘甚至發動兵變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生在皇家之中,權力是他們最看重的,如果沒有權力那麼他們就會像魚肉一樣任人宰割。

古代太子原本可以合法繼承皇位 古人爲什麼還要造反上位 第4張

總結:

太子們起兵造反,不過就是內心的私慾而已。康熙九子奪嫡來爭奪皇位,經過數年爭鬥,雍正帝才脫穎而出。這從另一方面反映了皇家的殘忍。擇優而選是歷史選擇的產物,假如合理繼承但繼承之人沒有才學,那麼就會使整個國家走向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