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皇位繼承製一般依循兩個基本原則 元朝皇位繼承爲何如此混亂

古代皇位繼承製一般依循兩個基本原則 元朝皇位繼承爲何如此混亂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元朝皇位繼承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皇位繼承製是以血緣關係爲紐帶維繫專制君主萬世一統的政治制度,也是中國古代社會世襲君主制的核心。皇位繼承製一般依循兩個基本原則,即“父死子繼”和“立嫡以長”。但在實際政治生活中,由於種種原因,這兩個原則未必能完全得到貫徹,尤其是在元代,皇位的繼承可以說毫無章法,非常混亂。

古代皇位繼承製一般依循兩個基本原則 元朝皇位繼承爲何如此混亂

元朝是以蒙古貴族爲主體執政的少數民族政權。1206年,鐵木真建立蒙古汗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爲元。1368年,元朝滅亡。從鐵木真到末代的元順帝,傳15帝162年;如從忽必烈定國號爲元算起到元亡,則歷97年11帝。從成吉思汗被公推爲蒙古大汗(“汗”是蒙古族君主的稱號)之後,其最高權力的傳承就一直不順利。太祖成吉思汗鐵木真(1206—1227年在位)建立蒙古汗國,臨終前確定了第三子窩闊臺爲汗位繼承人;但由於蒙古族“少子守竈”的傳統,鐵木真統治的中心區域和主要軍隊是由四子拖雷繼承的。太宗窩闊臺(1229—1241年在位)死後,其子貴由繼爲大汗,即元定宗。定宗貴由(1246—1247年在位)猝死,經過一系列爭奪較量,拖雷的長子蒙哥最終勝出稱汗。憲宗蒙哥(1251—1259年在位)在攻打四川時爲炮石所傷,死於軍中,其弟忽必烈(1260—1294年在位)奪得汗位,伐宋滅金統一中原,建立了元朝。忽必烈的兒子真金太子早逝,他留有三子,最終是第三子鐵穆耳稱帝。元成宗鐵穆耳(1295—1307年在位)只有一個兒子,早死,故鐵穆耳身後又引發了皇位之爭,最後由鐵穆耳之侄答剌麻八剌的長子海山即位。元武宗海山(1308—1311年在位)將皇位傳給其弟愛育黎拔力八達,並相約定“兄傳弟位,叔傳侄位”。但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1312—1320年在位)並沒有遵照約定,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碩德八剌。元英宗碩德八剌(1321—1323年在位)後來被叛臣殺害,年僅21歲。他的伯父甘麻剌的兒子也孫鐵木兒在上都即位。泰定帝也孫鐵木兒(1324—1328年在位)死後,其子天順帝阿速吉八繼位(1328),因在與元武宗海山之子圖貼睦耳的汗位爭奪中失敗,天順帝在位僅一個月便外出逃亡,不知其蹤。圖貼睦耳獲勝,是爲元文宗(1328)。元文宗將皇位讓與其兄和世,是爲元明宗(1329)。但元文宗又設法將元明宗和世毒死,自己復位(1329—1331年在位),他臨死前立元明宗長子妥懽帖睦爾爲帝,但在權臣燕鐵木耳的操縱下,改立明宗年僅7歲的次子懿璘質班爲帝。元寧宗懿璘質班即位(1332)後40多天便離世,與此同時燕鐵木耳也死了,妥懽帖睦爾終於繼承皇位,這就是元朝末代皇帝元順帝(1333—1368年在位)。

古代皇位繼承製一般依循兩個基本原則 元朝皇位繼承爲何如此混亂 第2張

由上可見,元朝皇位的傳承更替紛繁複雜,包括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叔死侄繼、侄死叔繼、祖父死孫子繼等多種類型。終元之世,可以說爭奪汗位和皇位的皇室內訌從未停止過,其中幾位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也很快離位或被害;最動盪時期,甚至20多年間換了8個皇帝。那麼,元朝的皇位傳承爲什麼會如此混亂呢?

古代皇位繼承製一般依循兩個基本原則 元朝皇位繼承爲何如此混亂 第3張

長期以來,受草原部落文化傳統的影響,蒙古族一直沒有建立起自己穩定和完善的繼承人制度。元朝的皇位繼承,既沒有承襲漢族的嫡長子繼承製,也沒有一項明確且可以依循的制度(如清朝時的密匣立儲制)。按照蒙古族的慣例,大汗死後,繼位者必須經過宗親、貴戚和勳臣參加的“庫裏臺大會”推舉和確定;但他們同時遵行的還有“少子守竈”的傳統,即父輩的故土家業須由小兒子繼承;入主中原後的蒙古統治者,又另外受到漢族的嫡長子繼承製的影響。這些相互矛盾的繼承製度並存,是導致元政權在汗位、皇位繼承問題上亂象屢生的重要原因。此外,作爲遊牧民族,蒙古族的崛起和發展往往伴隨着征伐、掠奪和征服。嚴酷的戰爭環境和生存發展的需要,要求首領必須是有能力、有威望的強者。此外,先大汗的遺命、先大汗寡妻哈敦(皇后)的支持和權臣的屬意等因素,也對繼承人的選擇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元朝的皇位傳承比起歷史上的很多朝代,顯得曲折、複雜和混亂得多。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