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唐朝時期,朝廷對党項族有哪些扶持呢?

唐朝時期,朝廷對党項族有哪些扶持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党項族是古代西北族羣,屬西羌族的一支,也稱“党項羌”。唐朝時,經過隋文帝和武則天時期兩次內遷,党項逐漸集中到甘肅東部、陝西北部一帶,仍以分散的部落爲主。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陝西省出土的党項首領,拓跋守寂的墓誌上,記載到這位民族首領“世雄西平”,“俗尚酋豪,力持剛悍,載炳前史,詳於有隨,名王彌府君,洎附授大將軍寧府君矣”。西平郡,爲隋大業初改鄯州所置。據《隋書·吐谷渾傳》載,“開皇八年,其名王拓拔木彌請以千餘家歸化”。

拓拔木彌,爲吐谷渾名王,應即指此處的彌府君。據《隋書·吐谷渾傳》,隋開皇初,隋朝出兵擊敗吐谷渾,吐谷渾主呂誇率親兵遠遁,“其名王十三人,各率部落而降”。這十三名王或當包括開皇八年歸降的拓拔木彌。

一、降隋後受封

據墓誌,可知拓拔木彌降隋後被授予大將軍號,則唐朝對邊地蕃族首領冊授王號之舉,也沿襲了隋朝舊制。據《新唐書·地理志七下》,“靖邊州都督府”條注:“貞觀中置,初在隴右,後僑治慶州之境。”則拓跋木彌以千餘家歸化隋朝後,當仍被安置在西平郡,並未遷出,唐初仍沿襲了這種做法,直到儀鳳年間,才由拓拔守寂高祖拓拔立伽率部落內附。到拓拔守寂曾祖拓拔羅胄時,其被唐廷授“右監門衛將軍押十八州部落使”。

從所授部落使號及其領十八羈縻州來看,其承襲了拓拔立伽部落首領之職。不過,卻並未承襲立伽之大將軍號,最後只獲右監門衛將軍號。此後拓拔守寂祖後郍被授予“靜邊州都督,押淳、恤等一十八州部落使兼河防軍大使,贈銀州刺史”,此時唐朝設立了靜邊州,拓拔後郍任都督,仍下轄十八個羈縻州。到拓跋守寂父拓拔思泰時,官至“左金吾衛大將軍,兼靜邊州都督防禦使、西平郡開國公”。不過據《冊府元龜》,拓拔思泰因戰死沙場,卒後贈特進兼左金吾衛大將軍,其戰歿前官職爲右監門衛將軍員外置同正員。可以看到,在拓拔立伽被唐朝授大將軍號之後,其家族成員繼任者官爵皆未能繼襲大將軍號,直到拓拔思泰時,戰死沙場,因戰功而在卒後獲得唐朝贈予的大將軍號。

唐朝時期,朝廷對党項族有哪些扶持呢?

《冊府元龜》未言授西平郡開國公事,則郡公之授,可能爲其生前即有。則自拓拔立伽之後,至拓拔思泰時其地位有所提升。據《拓拔守寂墓誌》,其叔父拓拔興宗爲“朔方軍節度副使兼河防使、右領軍衛大將軍兼將作大匠”。則拓拔思泰在承襲部落首領之位,並被封授西平郡開國公的同時,其弟拓拔興宗應該也受到唐朝冊封,最後以戰功位至右領軍衛大將軍。

當然拓拔興宗所獲大將軍號,也應是員外置同正員。這與唐廷授予吐谷渾王族慕容忠、慕容宣超左豹韜衛大將軍號的同時,授予慕容智、慕容宣徹左領軍衛(左鈐玉衛)大將軍一樣(關於此將在第六章第二節中討論)。拓跋守寂卒於開元二十四年,據墓誌記載,其父繼位後,“會朔方不開,皇赫斯怒,周處則以身侚節,畢萬乃其後克昌”。周處爲西晉將領,在鎮壓氐人齊萬年起義中力戰而死;畢萬爲春秋時晉國大夫,隨晉獻公伐魏,因功封於魏,子孫便以魏爲氏,三家分晉後,到戰國時,魏國爲七雄之一。

二、平定叛亂

朔方之亂,當指開元九年爆發的六胡州之亂,時間持續到開元十年左右。則拓拔思泰被授予大將軍號及郡公號在開元八年之前,是自拓拔立伽之後,歷數代而重新授予大將軍號,並加封郡公。此時對拓拔部落首領官爵的提升,當與此時朔方之地的形勢有關。據《慕容曦光墓誌》,慕容曦光在開元二年三月,被封五原郡開國公。拓拔思泰受封或許也在同時。

而且可以看到,在開元二十四年,拓拔守寂卒時,其叔父拓拔興宗爲“朔方軍節度副使兼河防使,右領軍衛大將軍兼將作大匠”。據《慕容曦光墓誌》,開元十八年,慕容曦光“敕差充朔方軍節度副使”,一直到開元二十六年卒,其一直在任。

唐朝時期,朝廷對党項族有哪些扶持呢? 第2張

則拓拔興宗和慕容曦光此一時期曾同任副使。可見,在節度使衙,吐谷渾和党項部落使皆充任了節度副使。拓拔興宗非拓拔氏嗣子,開元二十四年時卻充節度副使,且爲右領軍衛大將軍,其官職序列高於其侄拓拔守寂右監門衛大將軍,可能是拓拔興宗與拓拔思泰兄弟皆因戰功獲得地位的提升。可見到開元后期,部落承襲之制在繼續推行的同時,已發生一些變化,軍功晉升的地位在慢慢加重。拓拔興宗雖非嗣子,卻可以因軍功而升至超越嗣子地位。另外,拓拔思泰官爵得到拓拔守寂承襲,“起家”即“襲西平郡開國公”,並“拜右監門衛大將軍、使持節淳、恤等一十八州諸軍事兼靜邊州都督,仍充防禦部落使,尋加特進”。

拓跋守寂官爵的提升,當與其時邊地形勢有關。守寂卒後,其子亦承襲西平郡開國公的爵位。宗紀》載貞觀八年十一月,段志玄曾擊吐谷渾。史料記載段志玄擊吐谷渾具體年月不一致,可能是因爲在貞觀六年至八年間唐與吐谷渾屢次發生衝突,所記事件不同而已。不過在舊書記載中,言段志玄率領党項之衆,值得注意。已知在隋初,即有拓拔木彌降隋等事,隋煬帝時平吐谷渾後,則党項部落亦當有相當一部歸附隋朝。

隋末大亂,伏允復青海故地,党項之衆的歸屬當又有變化。唐初制度,多沿襲隋朝。據《拓拔馱布墓誌》,其祖吳伽在貞觀七年歸附唐朝,而正是段志玄擊吐谷渾這一時期。可見唐朝在對吐谷渾的對策中,分化吐谷渾勢力,是始終堅持的原則。拓拔吳伽歸附後,被唐朝冊封爲“西平郡王、西平州刺史”。隋煬帝大業三年,改鄯州爲西平郡,唐武德二年又改爲鄯州。

唐朝時期,朝廷對党項族有哪些扶持呢? 第3張

唐廷冊封拓拔吳伽爲西平郡王,充分體現了對党項部落的重視,可見在派大軍討伐吐谷渾之前,籠絡党項部落,以分化吐谷渾勢力,成了唐廷的重要策略之一。這當然與黨項部落的強大有關。如上所論,隋代歸附的有“世雄西平”的吐谷渾“名王彌府君”。唐初內附的拓拔吳伽祖先是曾與“渾部雜居”的“蒿頭川王”,“種落蕃殖,控弦十萬”,且“代修職貢,納款王庭”,《拓拔馱布墓誌》並言“蒿頭川王是稱党項”。

三、和吐谷渾部族雜居

則党項部落與吐谷渾部落雜居青海之地,從其向中原王朝朝貢來看,有一定的獨立性。隋朝讓吐谷渾、党項分別納貢,在策略上仍是分化吐谷渾在青海的勢力之舉。不過到了隋末之時,據《拓拔馱布墓誌》,“屬隋室分崩,吐蕃承臖,伺我無援,大見侵伐”,則由於隋末大亂,吐蕃在隋末時也伺機東進,進取青海之地。拓拔馱布曾祖兀思“恢簡多智,沉靖有謀,爲渾人所懷,所居成聚,因共立爲渾項王焉。鳩逋散,均嗜慾,物其土宜,同其國俗,法是與舉,人用大振”。

此時,由於隋朝勢力在青海的衰弱,吐谷渾主伏允復其故地,重新取得了青海之地的統治,而党項在與吐蕃的爭戰中可能實力受損嚴重,所以拓拔兀思依附吐谷渾,被吐谷渾任命爲渾項王。其種落也“所居成居”,並召集逃亡,進而又發展強大。到拓拔馱布祖吳伽時,在與吐蕃的爭戰中,“與渾部潛謀,墮城十數,斬首萬計”,可見其軍力之強大。

吐谷渾主伏允在隋朝被擊敗後,“無以自資,率其徒數千騎客於党項”,隋朝對党項沒有采取進一步軍事行動,則党項勢力在其時也當比較強大。吳伽歸唐後被封爲西平郡王,也說明唐廷繼續沿襲了隋朝對党項扶持的策略,在吐谷渾在隋末再次強大之後,爭取党項部落的臣屬,進而對抗吐谷渾勢力。

唐朝時期,朝廷對党項族有哪些扶持呢? 第4張

從唐廷對吳伽的冊封來看,在貞觀九年唐廷最終用武力討伐吐谷渾之前,党項拓跋氏勢力是唐朝極力爭取的。在對抗吐谷渾勢力的過程中,是居於首要地位的勢力,因此才得以獲封西平郡王的稱號。不過拓拔吳伽之後,“西平郡王”的封號並未得到承襲。這應該與唐廷在貞觀九年平吐谷渾有關。在唐朝取得對青海之地最強大的勢力吐谷渾控制權之後,党項部落制衡吐谷渾的重要性隨之降低,吳伽之後並未承襲西平郡王的稱號。唐在平吐谷渾之後,西平郡王的封號被授予吐谷渾王慕容順,據《舊唐書·吐谷渾傳》記載唐朝平吐谷渾後詔書,言“可封順爲西平郡王,仍授趉胡呂烏甘豆可汗”。

結語

西平郡王更多的體現的是吐谷渾與唐朝中央王朝的臣屬關係。同時,唐廷又授予慕容順趉胡呂烏甘豆可汗稱號,可汗號更多體現的是吐谷渾在青海之地,作爲各族部落共主的地位。詔書言“仍授”值得注意,這說明在唐朝冊封慕容順爲可汗之前,吐谷渾主應該即有此號。

《舊唐書·吐谷渾傳》亦載伏允自縊後,“國人乃立順爲可汗,稱臣內附”,則此可汗號當即後來唐廷“仍授”的“趉胡呂烏甘豆可汗”。舊書記載吐谷渾國人立可汗與“稱臣”並稱,則此可汗號也曾爲隋朝所認可,應是隋廷冊封。唐廷仍沿襲舊制,授以此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