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對於宗室婚姻,宋朝是如何管理的?

對於宗室婚姻,宋朝是如何管理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古代封建社會,宗室是一個令人矚目並且帶有強烈政治相關性的羣體,他們與皇權關係甚密,具有不穩定的政治屬性一一擁護並時刻窺伺着皇帝的統治。這一屬性使得宗室婚姻也被賦予了特殊的含義,尤其是宗室婚姻“建立宗族同盟”的功能,幾乎成了皇族成員爭奪皇權的祛碼。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對於宗室婚姻,宋朝是如何管理的?

一、宋代宗室婚姻管理

1、宗室嫁女

宋初由於公主地位的特殊性,其婚禮難以嚴格完成六禮的程序。選尚駒馬的旨意出於朝廷,並非行採納之禮得之,公主封爵之時己行誕告“不待問名而卜之。”得配公主的男子可獲得皇帝封賞賜給,夫家難以行聘定之禮,請期也是朝廷有司擇日,並非夫家選定。原本應是在嫁娶雙方互動的情況下完成的納采、問名、納吉、納成、請期這五個程序,卻因公主的皇室身份而無法按俗制完成。仁宗時期制定了禮儀新制將前五禮與原公主婚禮相結合,徽宗時的《五禮新議》詳定公主下降儀制,後世皆從。宋代禮法,上承古禮,後集漢唐。

唐代婚禮上至皇族,下抵庶姓均依例完成六禮。唐末五代戰亂,政權更迭,局勢動盪,統治者更無暇於禮樂建設,民間六禮漸廢。宋朝建立以來,統治者在宗室婚姻制度上力求復古,六禮便在皇族婚禮中恢復,並細化衍生出了更多的程序。嘉佑以前,選尚公主者多爲皇帝親選,無需納采;公主冊封,名號公諸於朝,使得婿家無法問名,婚前五禮難以實行。仁宗認爲此法不妥,於是詔令,在公主出嫁前,婿家須行五禮,六禮得以重建。甚至在皇族婚禮上,無論附馬還是皇子均要遵從周制行用雁行納采之禮。徽宗時期,制《五禮新儀》使士庶婚禮“並問

名於納采,並請期於納成。”簡化六禮爲納采、納吉、納成、親迎四禮,希望將六禮由皇族向庶族普及,然而效果卻並不理想。可見典雅復古,烙從六禮的皇家婚禮並未起到應有的示範作用。

對於宗室婚姻,宋朝是如何管理的? 第2張

2、宋代宗室嫁娶政策的變化

北宋建立後,爲了避免五代王朝短命的命運,在拉攏武將的同時又保證其遠離核心權力,宋統治者選擇了宗室成員與武將結親的方式,來達到穩定政權的目的。最高統者在皇室與“將門”通婚的情況綿延於北宋各個時期,形成了一種突出的現象。這種現象尤以北宋初期最爲顯著,而這種現象的產生源於宋初統治者的鼓勵。北宋初期,由於宗室人數較少且全爲皇室近屬,所以對宗室婚姻的政策限制幾乎沒有。而且這一時期的宗室婚姻的主要是與武將政治聯姻,維護統治穩定的工具。從北宋中期以後一直到南宋滅亡,宗室配偶的出身開始像文官傾斜,這一時期出身文官家庭的宗婦、宗婿是佔絕大多數的。北宋中後期正是宋神宗制定一系列法令進行宗室改革的時期,宗室配偶由武官家庭出身轉變到文官家庭出身,一方面國家法令對宗室婚姻的引導起了顯著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和逐漸形成的“重文抑武”的朝廷共識還有民間重視科舉考試的風氣有一定的關係。

二、宗室成員的再婚

1、宋朝各個時期對宗室再婚的政策

宋朝開國之初,統治者對宗室再婚持比較寬容態度,但這種寬容的態度主要源於宋初宗室成員數量本就不多且多爲皇帝近屬,宗室再婚現象也並不明顯。由於此時的宗室成員均爲近屬皇親,其再婚行爲就難免帶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如宋太祖親妹秦國大長公主的再嫁和驗馬王承衍的再娶。到了仁宗時期,己經開始出現五服以外的親屬,皇帝再不能像前人那樣親自負責宗室成員的婚事。而由於宗室成員的增多,宗室再嫁問題也漸漸顯現出來,爲了限制宗室的再嫁,嚴明禮法,統治者制定了相應的政策。從整體上來看,宋統治者並沒有對宗室再婚抱有激烈的態度,神宗甚至通過“爲後夫轉一官”的方式支持宗女再嫁。對於宗室子女來說“永結歡好”未嘗不是成婚的初願,再婚只是無奈之下的一種選擇。

對於宗室婚姻,宋朝是如何管理的? 第3張

2、再婚的因由

宋太祖出於籠絡武將以穩定政權的打算,即位之初便將自己喪夫寡居的妹妹秦國大長公主再嫁給忠武軍節度使高懷德。高懷德出身武將世家,宋初爲殿前副都點檢,曾參與平定李摘、李重進之亂。用皇族與武將聯姻的方式來穩定統治,對於剛剛建立的宋政權而言是十分行之有效的策略。而這種出於政治因素的種種考慮而被促使再婚的幾乎全爲是皇帝近屬,且這種情況不只是在宋初產生。南宋時,遠屬宗室開始變得貧窮不能自給。雖然國家仍舊給予宗室月傣支賜,但是相關機構經常不能按時發放。而一些寡居或者離異的遠服或出服宗女由於不能及時得到國家應發放的月傣補貼,難以過活,於是選擇再婚。

三、唐宋公主婚姻觀念的變遷

1、唐宋公主的守節觀念

唐宋公主的貞節觀念一直在改變,由開始對貞節觀念的不夠重視、

比較淡薄,到在朝廷的教化以及皇帝詔書的約束之下,開始重視。宋代公主的貞節觀念相較於唐代公主的貞節觀念要強烈很多,但是宋代公主貞節觀念卻是基於唐代公主、主要是晚唐以後公主對於貞節、守貞意識的重視從而最後形成的。唐宋公主迥異的貞節觀,大約與唐初宮廷內部一直保持有少量遊牧民族習俗的婚姻觀念有關。唐初的皇室婚姻對於漢族舊有的宗法、輩分的觀念意識並不很看重,而遊牧民族舊有的收繼婚等習俗導致唐初宮廷內部的貴族婦女們並不如漢族婦女一般對於貞節觀念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視。而這種貞節觀念淡薄的意識在公主中也很盛行,所以無論是初唐的皇帝后妃之間還是後來的唐代公主與駙馬之間,其輩分錯亂者比比皆是。到了宋代以後發生了很多改變,宋代皇室出身爲漢族武將家庭,宋代並不同於唐代皇室的鮮卑血統,太祖出身於官僚世家,因此,這對於兩朝公主思想觀念的

形成具有間接影響。而更爲關鍵的一點是,宋代公主的地位較於唐代公主也有了大幅度的降低,地位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宋代公主在婚姻上可以隨心所欲的重蹈唐代公主二嫁、三嫁的局面。唐代開放寬容的風氣到了宋代也演變成較爲封閉、保守,也是導致宋代公主貞節觀念發生變化的原因之一。

對於宗室婚姻,宋朝是如何管理的? 第4張

2、由“不行婦禮”到“從士人禮”

由唐至宋,公主婚後的禮節問題一直存在爭議,而這種爭議主要集中於兩點:唐代主要是以“公主婚後是否應當向舅姑行新婦禮”爲爭議問題,而宋代則演變爲“駙馬是否應當升行”爲主要爭議問題。以上兩個爭議問題所體現的內涵其實大致相同,即公主下嫁之後,是公主應該順從於駙馬家族的“夫權” 還是駙馬家族應該屈服於公主所代表的“皇權”。晚唐以後一直到宋代,當出自士人家庭的駙馬數量漸漸增多以後,這種衝突演變成了皇室家族代表的皇權與士族家族代表的族權之間的衝突。唐宋公主婚後的禮節問題其實反應的正是這兩種權力之間的鬥爭。

結語

唐朝開放而活躍的社會風氣令唐代公主比宋代公主多了更多參與政治的機會,也涌現出了幾位如太平公主、安樂公主等曾在唐朝政局中留下過濃重色彩的“干政公主”。正是由於唐朝公主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及政治影響,因此在公主生活問題,比如封號、諡號、食祿等問題上,照比宋代,唐代公主均有其特殊之處。而正是由於唐代公主的地位太過凸顯,引起了唐後期及宋代皇帝的警惕,開始對公主羣體進行了嚴格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