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宦官制度在唐朝時期是怎樣的?有何危害?

宦官制度在唐朝時期是怎樣的?有何危害?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封建社會,皇宮中關於宦官有專門的制度,這是封建專制制度的特有產物。那麼唐朝時期的宦官制度是怎樣的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唐朝初的宦官制度爲:內侍省有內侍四人,內常侍六人,內謁者監、內給事各十人,謁者十二人,典引十八人,寺伯、寺人各六人,即內侍省一共有宦官七十二人。

除此之外,還設有五局:其一爲掖廷,主管妃子名冊;其二爲宮闈,主管宮內大門;其三爲奚官,主管宮中疾病、喪葬;其四爲內僕,主管宮中燈燭、帷帳等供應;其五爲內府,主管宮中的收藏、收納。

五局最高長官稱爲宦者令,下面還有宦者丞。

以上這些就是唐代初期宦官所能擔任的職務。

唐太宗李世民下詔內侍省不設立三品官員,最高級別的內侍長爲四品官。內侍長不主外政,只管理門閣守禦、廷內掃除、稟食這些宮內雜事。

隨着唐朝的發展,宦官集團也逐漸強大起來。

到武則天時期,宦官人數有了增多,到了唐中宗時期,宦官中有品級的已有2000多人,其中七品以上的上千人,不過那時候能達到三品的還極少。

宦官制度在唐朝時期是怎樣的?有何危害?

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後,勵精圖治,唐朝達到了鼎盛時期,政府財用富足,玄宗又比較奢侈,不吝惜賞賜,不愛惜爵位,宦官的發展史迎來了轉折點。

玄宗開元、天寶年間,後宮嬪妃、婢女等女性最多時有四萬多,宦官自然不甘落後,人數隨之增長起來。當時有品級的宦官三千多,三品者超過千人,得到唐玄宗賞識的,動輒就封賞三品以上職位。

這些宦官爲皇帝、妃子們到郡縣中奔走,索要貢賦,成了皇族勒索地方百姓的爪牙。

唐玄宗對宦官的信任還不止於此,除了做欽差,宦官還做上了監軍,玄宗賦予宦官大權,監視地方節度使的一舉一動,宦官拿着皇帝的令牌,頤指氣使,連節度使都成了他們的手下,正如《新唐書》中所寫:

……委任華重,持節傳命,光焰殷殷動四方。

那時候,京城有一半的豪宅、良田都是宦官名下的。經過唐玄宗這樣一折騰,宦官地位直線上升,這也導致了其後宦官集團的尾大不掉。

宦官制度在唐朝時期是怎樣的?有何危害? 第2張

唐肅宗和唐代宗兩人都是得到宦官支持才登上帝位的,而他們本身又比較懦弱,所以出現了大宦官李輔國號稱“尚父”、程元振胡作非爲、魚朝恩凌駕節度使(郭子儀、李光弼等)之上的一幕幕醜劇。

不過李輔國等雖然霸道,但還沒有控制兵權,唐德宗時期,朱泚叛亂,德宗棄都城而逃,隨身護衛者多爲宦官,這讓德宗感覺,只有宦官纔是最可靠的。

德宗返回長安後,不反省自己的錯誤,反而把左右神策、天威等軍全都委託給宦官主政,另外又設置護軍中尉、中護軍,以宦官爲首分提禁兵,自此以後,皇權威柄下遷,唐朝政在宦者,宦官成了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的人物。

位高權重的宦官開始養門客、收養子,藩鎮節度使都擠破了頭與宦官結交。

宦官制度在唐朝時期是怎樣的?有何危害? 第3張

宦官們本來都沒有什麼文化根基,無忠孝禮義的概念,再加上他們早晚都侍奉在皇帝左右,日久則不懼怕皇帝威儀,迷惑、讒佞、甚至廢黜、毒害皇帝的事情遂頻頻發生。

唐玄宗做了太上皇因爲李輔國而被遷居,最後憂鬱而終;唐憲宗、唐敬宗都被宦官殺害;唐文宗因宦官憂憤而亡,大唐的君主們,都成了宦官的提線木偶。

唐代宦官與皇權的關係,就如同烈火焚燒木柴,木柴燒完了,火自然也就滅了,所以唐朝滅亡,強權的宦官集體也隨之消逝。

用歐陽修的話來說就是

宦者殘氣不剛,柔情易遷,褻則無上,怖則生怨,借之權則專,爲禍則迫而近,緩相攻,急相一,此小人常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