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古人做菜怎麼放油?古人吃的油是什麼油?

古人做菜怎麼放油?古人吃的油是什麼油?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人做菜怎麼放油?古人吃的油是什麼油?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由於動物油獲取提煉更加便捷,在宋朝以前,是主要的食用油。古代常用“民脂民膏”代表財富,這就與動物油有關。《釋名》有曰:“戴角曰脂,無角曰膏。”舉例來說,牛羊油叫脂,豬油稱膏。宋元理學家陳澔有另外的解釋,他認爲“肥凝者爲脂,釋者爲膏。”也就是說固體油是脂,液態油是膏。在烹飪方法上,脂膏也有不同。《禮記·內則》明確記載:去腥“脂用蔥,膏用韭。”

動物油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周禮》記載:“凡王之饋,食用六穀,飲用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八珍”中有一道名爲“炮豚”的菜,需要“煎諸膏,膏必滅之,”就是用膏浸沒乳豬油炸。用動物油炸制的豬肉,吃貨們是否有興趣來一塊呢。

古人做菜怎麼放油?古人吃的油是什麼油?

在“八珍”中,有一道名爲肝膋(liáo)的菜,肝用的是狗肝,製作時用狼胸腔裏的網油包裹煎制。由此推斷,當時的動物油來源,不只是牛、羊、豬、雞、狗等家畜,還包括捕獲的野獸、魚、鳥等獵物。

周王作爲當時最高統治者,享受的待遇自然不同。《周禮·天官冢宰》記載:“凡用禽獻: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犢麛,膳膏腥;冬行鮮羽,膳膏羶。”簡單來說,諸侯要按照四季變幻,進貢不同的鳥獸和動物油。

動物油除了食用,還能照明。《史記》記載:“(秦陵地宮)以人魚膏爲燭,度不滅者久之。”暫且不論人魚膏是何種物質,以當時的條件,必定是某種動物油。1968年,河北滿城漢墓出土了長信宮燈,燈罩裏面殘留着蠟狀物質,據專家考證,確定爲動物油脂。這一發現從側面印證了《史記》的記載。

漢朝時,植物油嶄露頭角。最初大量食用的植物油,並不是大豆油、菜籽油或花生油,而是芝麻油。由於芝麻來自西域,民間習慣稱其爲胡麻。東漢農書《四民月令》有云:“二月可種胡麻,謂之上時也。”說明胡麻的種植已經相當普及了。

儘管百姓已經意識到植物果實中含有油脂,主要靠壓榨取油,簡單原始,效率低下。當時的芝麻油主要用來照明和縱火。三國時期,魏國和東吳激戰合肥城下,魏將滿寵“募壯士數十人,折鬆爲炬,灌以麻油,從上風放火,燒賊攻具”。可見,芝麻油不僅是理想的縱火原料,而且數量龐大。

植物油的榨取提煉,有了新的進步。《齊民要術》記載:“按今世有白鬍麻、八棱胡麻,白者油多。”南北朝文學家陶弘景在《本草》中提出:“生榨者良,若蒸炒者,止可供食及燃燈耳。”表明民間對榨取植物油,處於不斷摸索的階段,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南北朝時,植物油以芝麻油、亞麻油、大麻籽油爲主。植物油的出現,催生了一種新的烹飪技巧。《齊民要術》中有這樣一道菜:“炒雞子法:打破,著銅鐺中,攪令黃白相雜。細軍蔥白,下鹽米,渾鼓。麻油炒之。甚香美。”這是首次出現的“炒菜”。儘管只是簡單的麻油炒蛋,蔥白豆豉一樣不能少,着實講究。

隨着芝麻油的普及,逐漸成爲唐宋時期的主流植物油。唐朝食療專著《食療本草》:“白麻油,常食所用也。”宋朝時期,植物油的品種越來越多。北宋莊綽在《雞肋編》裏記載:“油通四方,可食與然者,惟胡麻爲上,俗呼脂麻。河東食大麻油,陝西又食杏仁、紅藍花子、蔓菁子油,山東亦以蒼耳子作油,穎州亦食魚油。”值得一提的是,蔓菁子油就是現在常用的菜籽油。

宋人的生活中,高熱量的油炸食品頗受歡迎。《夢溪筆談》:“如今之北方人喜用麻油煎物,不問何物,皆用油煎。”傳說,南宋民間痛恨奸相秦檜,將麪餅做成他和夫人王氏的樣子,背靠背粘著,放在滾油裏煎炸,將其取名爲“油炸檜”,這就是“油條”的雛形。

對於植物油的榨取,歷史文獻語焉不詳。元朝農學家王禎在《王禎農書》記載:“凡欲造油,先用大鑊炒芝麻,既熟,即用碓舂,或輾碾令爛,上甑蒸過,理草爲衣,貯之圈內,累積在槽;橫用枋桯相桚,復豎插長楔,高處舉碓或椎擊,擗之極緊,則油從槽出。此橫榨,謂之臥槽。立木爲之者,謂之立槽,旁用擊楔,或上用壓樑,得油甚速。”王禎對榨油的器械和過程進行了詳盡的記載,民間將其稱爲“木榨榨油法”,至今少數地方仍然沿用着這種榨油方法。

古人做菜怎麼放油?古人吃的油是什麼油? 第2張

明朝時期,植物油在品種和榨油技術上有了新的進展。科學家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提出:“凡油供饌食用者,胡麻、萊菔子、黃豆、菘菜子爲上。”簡單來說,芝麻油、蘿蔔籽油、豆油、白菜籽油是最好的植物油。宋應星不但對各種油料進行等級分類,還測算了各種油料的出油率。除了木榨法,他還記錄了水代法、磨法、舂法等榨油方法。用明朝的榨油方法,油料殘油率控制在15%以下,這在當時屬於最高水平了。

花生油是最晚出現的植物油。清朝官員檀萃在《滇海虞衡志》有云:“落花生爲南果中第一,……若乃海濱滋生,以榨油爲上,故自閩及粵,無不食花生油。”可見東南沿岸早已習慣食用花生油了。19世紀中期,西方國家發明了“浸出榨油法”,油料殘油率降低到1%以下,這一方法大大提高了榨油效率。西方商人在中國陸續建立了很多新式榨油廠,榨油業迎來了新生。

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無論動物油還是植物油,在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油炸食品,外脆裏酥,香氣撲鼻,圈粉無數。不過,在油的使用上,應該遵循少吃油、吃好油、吃多種油的原則,畢竟均衡營養、保持健康纔是美食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