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南宋在中國歷史上是什麼地位?詳解南宋在歷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南宋在中國歷史上是什麼地位?詳解南宋在歷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7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南宋(1127—1279年)立國一百五十三年,很多人都看不起南宋,認爲南宋積貧積弱,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小編就爲大家詳解南宋在歷史上的地位和影響,一起來看看吧。

幾十年來,隨着對南宋史研究的深入,史學界已逐漸開始改變這種看法,認識到南宋儘管存在着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仍然是中國歷史上十分重要的朝代,也是一個貢獻甚大的朝代,對後世的影響最爲深遠,值得我們去重視它,研究它。但是,不可否認,迄今爲止,尚有不少人或僅僅根據南宋社會的一些表面現象,或囿於傳統記載甚至小說家之言,仍然輕視南宋,貶抑南宋至深,即使一些承認南宋歷史地位十分重要的學者,也總以爲它畢竟是一個偏安政權,比之漢唐,不可同日而語。

南宋在中國歷史上是什麼地位?詳解南宋在歷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實際上,這種評價缺乏對南宋國內外環境的總體認識,只是就南宋而論南宋,缺乏對南宋國家的全面瞭解,尤其是忽視了南宋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科學技術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忽視了南宋在傳承中華文明中所作出的巨大貢獻,故帶有一定的片面性。

一、繁榮的社會經濟

宋室南渡和女真貴族對華北、中原地區人民的野蠻統治,造成了北方人口的大量南移,給南宋國家帶來了充足的勞動力、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豐富的生產經驗,他們與當地百姓一起,辛勤勞動,極大地推動了南方社會經濟的發展。

首先,農業生產技術在南宋時獲得了顯著進步。一是農器種類繁多,元代初年,王禎在《農書》中所記載的農具已達一百○五種之多,明清時期所使用的農具在南宋時都已出現。主要農具在結構上也有所改進,尤其是唐代發明的曲轅犁,到南宋時更加靈活輕便,適宜於在水田耕作。犁鐫、犁壁作了分工,使犁起的熟土在上,生土在下,有利於作物生長。至此,中國傳統時代的犁耕達到了完善的地步,一直沿用至今。二是重視深耕細作,施用追肥和“靠田”技術,以增加土壤肥力,推廣複種制和稻麥雜糧套種制,首創了早晚稻的種植,從而大大提高了單位面積產量。唐代上田畝產不過二石左右;南宋江東、兩浙地區的“上田一畝收五六石”,提高了兩倍多。此外,隨着大批北方人口的南移,對麥子的需求量激增,加上政府的鼓勵,南方農民開始普遍種植麥子。與北宋相比,南宋發生饑饉的次數較少,稻麥兩熟制的推廣可謂功不可沒。“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由此產生。

其次,南宋時手工業生產有了長足發展。北宋時,南方手工業生產的總體水平雖然已經趕上北方,但還有不少生產部門在南方之上。到了南宋,隨着農業生產的發展,北方手工業者的大批南下以及比較先進的生產技術的傳人,使南方的手工業生產上了一個新的臺階,除了礦冶業因受資源條件限制,仍較落後以外,其他生產部門如紡織、瓷器、造船、造紙、印刷業等全都超過了北方。

再者,在農業和手工業發展的基礎上,南宋的商品經濟更加發展,具體表現爲城市的繁華、商業和手工業的興盛,海外貿易的空前活躍。南宋最大的城市是都城臨安府,到南宋鹹淳年間(1265—1274年),僅城區(錢塘、仁和兩縣)就有186330戶,若以每戶5口計算,即達991650口,加上衆多的流動人口,全市約有140萬人左右。而14~16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著名的大都會倫敦人口也不過3.4萬左右。難怪馬可·波羅到了杭州以後,對它“頗具豪華氣派的一事一物,驚訝得瞠目結舌,歎爲觀止”[1](P246)了。

二、光輝燦爛的文化

宋代是中國古代文化最光輝燦爛的時期。北宋滅亡以後,宋文化在南方地區繼續蓬勃發展。

一是理學的形成和儒學各派的互爭雄長。南宋時理學最終形成,有以朱熹爲代表的主流派道學,以胡安國、胡宏、張械爲代表的湖湘學,以譙定、李燾、李石爲代表的蜀學,以陸九淵爲代表的心學。此外,浙東事功學派也在尖銳複雜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的形勢下崛起,他們中有以葉逋爲代表的永嘉學派,以陳亮爲代表的永康學派,以呂祖謙爲代表的金華學派。各學派之間互爭雄長,在理宗朝以前,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二是學校教育的大發展,推動了文化的普及和學術的繁榮。南宋學校教育分中央官學、地方官學、書院和私塾村校,它們在南宋都獲得了較大發展。如南宋嘉泰二年(1202年),僅參加中央太學補試的士人就達3.7萬餘人,約爲北宋熙寧初的250倍[2](《崇儒一》)。州縣學在北宋雖多次獲得倡導,但只有到南宋才真正得以普及。兩宋共有書院397所,其中,南宋佔310所[3],約爲北宋的4倍,著名的白鹿洞、象山、麗澤等書院,都是各派學者講學的重要場所。爲了適應科舉的需要,私塾村校更是遍及城鄉。學校教育的大發展,有力地推動了南宋文化的普及和學術繁榮。

三是史學的空前繁榮。南宋文禁不密,士大夫熟識政治和本朝故事,對國家和民族有很強的責任感,不少人希望通過史學研究總結歷史經驗和教訓,以供統治集團參考。另一方面,南宋重視文治,讀書應舉的人比以前任何時候都多,對史書的需要量極大,許多人將著書立說、刻書賣書作爲謀生手段。這樣就推動了南宋史學的空前繁榮,流傳下來的史學著作,尤其是本朝史,大大超過了北宋一代,南宋史學家治史態度之嚴謹,考辨之詳贍,也一直爲後人所稱道。他們的史學著作爲後世留下了寶貴的史料,其愛國思想也對後世史家產生了重大影響。

四是文學、藝術的繁榮。南宋是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繁榮昌盛的時代。詞是兩宋最具代表性的文學形式,據唐圭章所輯《全宋詞》統計,在所收作家籍貫和時代可考的873人中,北宋227人,佔26%;南宋646人,佔74%,李清照、辛棄疾、陸游、姜夔、劉克莊等都是南宋傑出的詞家。宋詩的地位雖不及唐詩,但南宋詩就其數量和作者來說,卻大大超過了北宋。由北方南移的詩人曾幾、陳與義;有“中興四大詩人”之稱的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尤袤;有同爲永嘉(今浙江溫州)人的徐照、徐璣、翁卷、趙師秀;有作爲江湖派代表的戴復古、劉克莊;有南宋滅亡後作“遺民詩”的代表文天祥、謝翱、方鳳、林景熙、汪元量、謝枋得等人。此外,南宋的繪畫、書法、雕塑、音樂、舞蹈以及戲曲等,都有長足的發展。同時,南宋官方十分重視書籍的搜訪整理,私家藏書更是遠勝前代。

三、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首先,中國四大發明中的三大發明,即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在南宋獲得了比北宋更大的進步。當時,指南針已從簡單的水浮單針發展爲比較複雜的羅盤針;南宋紹興年間,作爲地方守臣的陳規,在抗金戰爭中發明了用長竹竿制槍筒以噴射火焰的“火槍”,這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原始管形火器,此後,南宋人又發明了使用彈丸的“突火槍”;南宋文臣周必大用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刻印了自己的著作,成爲歷史記載中實際應用活字印刷的第一人。

南宋在中國歷史上是什麼地位?詳解南宋在歷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第2張

其次,在農業科技上,南宋陳旉所著《農書》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有關南方農業生產技術與經營的農學著作。該書首次對土地利用規劃的技術進行了研究,並在養蠶栽桑和農業經營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卓越見解。

再者,在數學領域裏,秦九韶和楊輝是南宋數學家的傑出代表。秦九韶撰著《數書九章》,發展了任意高次方程的數值解法(正負開方術)和聯立一次同餘式解法(大衍求一術),其研究領先歐洲五百餘年。杭州人楊輝撰有十餘種數學著作,不僅記錄了古代大量的數學算題和算法,還對許多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如他在著作中所列“縱橫圖”是世界上對幻方的最早系統研究和記載,他改革了乘除算法,對中國明代珠算的發明有重要推動作用。

最後,在醫藥學方面,南宋醫藥分科更加完備,幾乎每科都有名醫、名著。如陳自明精通外科和婦科,所著《婦人大全良方》直到清代仍被婦科醫生奉爲圭臬。外科醫生李迅編成的《集驗背疽方》,深受百姓歡迎。王執中的《鍼灸資生經》和聞人耆年的《備急灸法》兩書,反映了當時針灸學的最高水平。宋慈的《洗冤集錄》是世界上第一部司法檢驗專著,不僅奠定了中國古代法醫學的基礎,而且對後來的世界法醫學產生了廣泛影響。

綜上所述,南宋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朝代,也是一個貢獻巨大的朝代,對後世影響深遠,值得我們去重視它,研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