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古代考生的待遇有多好?朝廷有哪些舉措

古代考生的待遇有多好?朝廷有哪些舉措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考生的待遇有多好?朝廷有哪些舉措?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各位讀者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吧!

漢武帝很重視人才。早在即位之初,他就在心裏勾畫了事業藍圖,除了沿用休養生息政策外,漢武帝還實行了察舉制度,用選拔與考試相結合的辦法,面向天下招聘人才,將地方上那些真正有才幹、有賢德的人引進國家管理層,公平競爭,使人才有脫穎而出的機會。

古代考生的待遇有多好?朝廷有哪些舉措

爲鼓勵地方官薦舉人才或人才自薦,漢武帝還特地頒佈了一項溫暖人心的舉措:只要察舉的士人入京師接受考覈,一律由公家車馬來回接送,以示禮遇。這不算稀奇,最奇的是崇尚“家天下”的封建帝王居然能夠將那些初出茅廬的學生也納入到人才庫中,給予其優厚待遇。《後漢書》記載,學子在等待皇帝召見的時候,食宿皆由國家公車署提供。

風水輪流轉,皇帝輪流做。儘管朝代更替頻繁,重視人才的優良作風卻一直完整地保留下來。尤其是參加科舉的考生,國家給他們提供了很多便利。

清軍入主中原時,爲了籠絡知識分子,順治就針對應考者出臺了一個相當好的政策,即“舉人公車,由布政使給予盤費”。這個制度很人性化。因爲古時科舉有一項硬性規定:每一級考試都要統一時間,統一內容,集中考試。

古代考生的待遇有多好?朝廷有哪些舉措 第2張

當時交通落後,居住偏遠的學子在趕往考場的途中,走上十天半個月是常有的事,往往歷盡千辛萬苦才能趕到考場。辛苦勞累自不必說,一路的食宿也是一筆巨大的花銷。那些有才華的窮人家孩子,有時爲了參加考試,只能東借西湊,賣房賣地,才能到京城試試運氣。雖然那時沒有像如今推出的各種高考營養餐、出租免費送、全民皆安靜的系列舉措,但對高考者的關懷,已經是相當超前了。

除了提供車以外,對於採用其他交通工具者,還有路費補助。朝廷根據每名學子居住地不同、進京路途遠近不一樣的特點,有針對性地發放路費。

相關部門把工作做得很細,採取路遠多發、路近少發的原則,保證每個參加考試的考生都能順利來到考場。比如海南這個地方,在古代那是真正的天涯海角之地,距離京城山高水遠。這個地方的考生,路費就發得多些,標準是每人30兩白銀;而山東考生,每人只能領到一兩銀子。

偏遠地帶,政府另有規定,除了可以領到路費外,政府還給每人發一個“火牌”,憑“火牌”可以領到一駕馬車,車上插着一面“禮部會試”的黃色布旗。如果路上有這樣的車出現,那一定是前去考試的學生在趕路,公車因此成爲應試舉人的代稱。

清末康有爲、梁啓超等人因反對《馬關條約》,聯合內地18省與臺、遼等地1200多名舉人,上書光緒皇帝,這個事件不叫學子上書,而稱“公車上書”。 可見作爲學子高考的特殊配備—公車,影響力是何等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