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作爲北宋的都城,汴京城如何做到容納那麼多人的?

作爲北宋的都城,汴京城如何做到容納那麼多人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太祖趙匡胤稱帝后,建立宋朝,以開封作爲都城,簡稱汴,古稱“汴州”、“東京”、“汴京城”。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常說唐代的長安、北宋的開封都是“國際化大都市”。“國際化大都市”對今天的我們而言確已不是什麼稀罕事。但你可曾想過,唐宋時的基礎建設是全然無法和今日相比的。作爲一座古城,汴京又是如何做到容納百萬人的呢?

作爲北宋的都城,汴京城如何做到容納那麼多人的?

一、 從《清明上河圖》窺汴京佈局

舉世聞名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以北宋都城汴京爲素材,將真實的汴京生活永遠而生動地保存了下來。而在這幅畫中,我們所能窺見的不僅是汴京人的生活,還有汴京的城市規劃。

在《清明上河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構成汴京城的“部件”:雖然因爲商業的發展坊裏制崩潰,坊裏間的圍牆被拆除,但汴京城的城牆、城樓和護城河依然存在。以此爲基準,城內主幹道垂直於城門,次要街道平行於城門。又以街道爲基礎,街市的景觀成爲北宋政治、經濟和市民文化的承載,於熹微處展露着北宋的風華。

在《清明上河圖》中,我們還能見到汴京城的河市與鄉野。以汴河爲主幹,以虹橋爲標誌,汴京人建起濱河街道和碼頭,將水與磚石巧妙融合。而在磚石之外,阡陌分割農田,涓流環抱民居。城內的繁華雖在此處不可見,但自然與舒適卻蘊含在每一棟屋舍間。

在《清明上河圖》中,我們還能見到汴京城的河市與鄉野。以汴河爲主幹,以虹橋爲標誌,汴京人建起濱河街道和碼頭,將水與磚石巧妙融合。而在磚石之外,阡陌分割農田,涓流環抱民居。城內的繁華雖在此處不可見,但自然與舒適卻蘊含在每一棟屋舍間。

二、 汴京的日常公共空間

汴京城能有《清明上河圖》所展現的那般美,當然不是自然的鬼斧神工。應該說,它在全盛時期能容納約150萬人,靠的正是其出色的城市規劃。

作爲北宋的都城,汴京城如何做到容納那麼多人的? 第2張

汴京城是“三套方城”,最內層爲皇城,第二層爲裏城,第三層爲外城(又稱“羅城”)。除皇城外,另兩層都可視作城市的公共空間。在建設之初,這座城市即被規劃得“方方正正”,城內由道路分隔,形成井字形方格網。區域內的汴河、蔡河、五丈河和金水河被早早地與護城河相連,形成溝通各處的水道。

基礎佈局決定了汴京城的基本建築格局,以及供水和交通的總體情況。人們在政府部下的大局裏建起各式各樣的建築,自發地打破商業區和住宅區的界限,爲汴京創造出一條條繁華的街巷。而政府又組織建設了較爲完善的綠化體系、排水系統和防洪體系。

因而北宋汴京的公共空間,算得上是政府主導加民衆建設的結合體。政府的系統規劃爲汴京成爲大都市打下了基礎。後期的建設,尤其是綠化和水利,又爲城市生活的維繫提供了重要支撐。而汴京城的繁華離不開每一位居民。他們的創造力給了這座城市以色彩,他們的活力給了這座城市以生機。

三、 汴京的禮儀空間

而除了公共空間,汴京作爲一國之都,其中的禮儀空間也不容忽視。所謂“禮儀空間”,即“是與國家權力的正當性直接相關的神聖場所,定期或不定期舉行國家儀式的場所”。

乾德三年(965),宋太祖趙匡胤參照傳統與風水,在汴京中軸線的南端,也就是城南薰門外七裏處建起專門舉行祭天儀式的圜丘壇。在汴京中軸線的左右,坐落的則分別是太廟和社稷。但不同於常見的左右對稱,汴京的這兩處禮儀場所存在交錯。且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太廟和社稷雖然神聖,卻並未與公共空間隔絕。太廟旁不僅有道觀、佛寺,甚至還有花柳街巷。

作爲北宋的都城,汴京城如何做到容納那麼多人的? 第3張

以中軸線爲基準,汴京還有文廟、武廟,以及大量佛寺、道觀。景靈宮、玉清昭應宮、乾隆觀、會靈觀、襖廟、泰山廟、城隍廟、浚溝廟……這些你也許聞所未聞的宗教場所,有的其實曾是民間建造,但後來都被北宋政府納入國家體系,成爲城內禮儀空間的構成部分。

四、 汴京城與汴京居民

說到這,你可能已經覺察到汴京百姓在汴京城規劃建設中的重要性。誠然古代的都城都是由政府設計並完成大部分建設的,但在市民文化興盛的汴京普通百姓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汴京城的建築卻多由居民們自己確定並建造。正是這份自由,讓汴京不復條條框框,有了《清明上河圖》中可見的繁華。

此外,汴京城內爲人所稱道的排水系統、綠化體系等,固然是政府的傑作,但建設的目的也兼顧了城內百萬居民的需要。這點與前朝在建設都城時更側重宮城的需要有着顯著區別。因而汴京城的存在,或許就是在提醒我們,一座城市的建設必須要充分考慮市民的需要,要蘊含足夠的人文關懷。不然,汴京城的繁華就只能存在於北宋汴京城,不能在後世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