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呂不韋對秦國到底有哪些貢獻?

呂不韋對秦國到底有哪些貢獻?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呂不韋對秦國到底有哪些貢獻?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故孟子、孫卿儒術之士,棄圈於世,而遊說權謀之徒,見貴於俗,是以蘇秦、張儀、公孫衍、陳軫、代、厲之屬,生從橫短長之說,左右傾側。——(西漢)劉向《戰國策·原序》

戰國時局,硝煙四起。

複雜而又繽紛的諸侯國之間的關係,讓這個年代的歷史更爲鮮活,一個個賢能之士也在這個舞臺上發揮了自己無法被取代的歷史作用。

戰國有一羣不得不被提起的羣體,他們靠着自己的智謀,改變了歷史的走向。

這羣人就是縱橫家。

呂不韋對秦國到底有哪些貢獻?

秦國的不斷崛起,讓山東諸侯爲之恐懼,於是在縱橫家的奔波下,他們選擇了合縱抗秦,而秦國爲了打破這一局面,又運用連橫的外交手段化解合縱抗秦的威脅。

戰國曆史上一共出現了五次合縱攻秦事件(後續我們會詳細分析這五次攻秦戰爭,這裏只說一個大概和結果)。

前三次的發起人分別是是公孫衍、孟嘗君以及蘇秦,合縱攻秦的結果除了第一次外,其餘兩次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而第四次、第五次的發起人是信陵君和龐煖,第四次是合縱攻秦的大勝,第五次是對秦國威脅最大的一次,但都沒傷到秦國根基,此外,這兩次還有一個鮮明的特點,那就是組織抵抗六國的實際操刀者是秦國的丞相呂不韋。

這裏是文章圖片2.gif

說起呂不韋我們會情不自禁的想到奇貨可居,那麼呂不韋只是投機取巧的大商人?不,他還是很傑出的政治家和戰略家。

千金謀國的呂不韋對秦國有何貢獻?歷史上5次合縱攻秦他扛住了2次,我們本篇就來討論一下身爲政治家和戰略家的呂不韋。

呂不韋滅東周。

呂不韋通過奇貨可居幫秦莊襄王坐上可秦王的寶座,但是這個主存在感實在太低了,他在位的三年中,呂不韋是丞相,但秦國的這三年裏,發生的很多事情,我們看到的都是呂不韋的影子,換句話說,秦莊襄王託付了整個秦國給呂不韋。

但是秦國是一個按功受爵的諸侯國,呂不韋扶持秦莊襄王坐上了丞相的位置,很多秦人那是很不服氣的,想要讓秦人信服,那就只能用戰爭說話。

說來也巧,正在呂不韋很惆悵的時候,機會卻來了,這個機會是東周公給他的,因爲僅有彈丸之地的東周竟然響應了楚國想要伐秦的號召。

結果,諸侯國都沒出兵,東周公卻鬧了一個笑話,呂不韋正愁着沒有建功立業的機會,於是乎,在這場鬧劇下,呂不韋順便就把東周給滅了,這次戰爭,呂不韋可以說贏得絲毫沒壓力,但是接下來的兩次沒那麼容易了。

呂不韋抵抗信陵君的合縱攻秦。

公元前247年,秦國加緊進攻魏國,信陵君魏無忌爲了救援魏國,振臂一呼拉,扯起了山東諸侯合縱抗秦的大旗,憑藉高超的軍事才能,信陵君把秦將蒙驁打的節節敗退

秦軍一直敗退到了函谷關,這讓呂不韋很是惱火,但畢竟聯軍鋒芒畢露,呂不韋便讓秦軍依據天險屏障堅守函谷關不出,信陵君率領的聯軍最終止步於此地。

呂不韋對秦國到底有哪些貢獻? 第2張

說來也巧,這一年正是秦莊襄王繼位的第三年,也就是他生命的最後一年,看着勇猛的信陵君,呂不韋和秦王一合計,還是採用離間計吧,於是一條離間信陵君和魏王的消息,就從咸陽出發了。

呂不韋此次的離間,代價雖小,但效果卻很明顯,因爲成功地結束了信陵君的政治生涯,被魏王奪了上將軍印的信陵君,整日與酒色爲伴,四年後抑鬱而終。

呂不韋化解龐煖的合圍咸陽。

魏無忌政治生命結束的時候,秦莊襄王身體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此後秦國的十餘年,開啓了”仲父“呂不韋執掌秦國的十餘年。

離間了魏王和信陵君的關係之後,呂不韋覺得東出已經沒有阻礙了,於是命令蒙驁,加緊對山東六國城池的佔領,據不完全統計,蒙驁前前後後佔領的城池比白起還要多,大概有90多座。

公元前241年,韓、趙、魏看着強秦囂張地攻城略地,深感惶恐,於是在趙國龐煖的組織下,五國合縱伐秦的隊伍又被拉了起來,龐煖此人非常不簡單,因爲他想到了一條前人都沒想到的攻秦計劃。

那就是繞過函谷關,直接進攻秦國的咸陽,說起來也是,既然函谷關不容易打,換條路不就行了,這次繞路的結果就是龐煖率領的聯軍直接到了咸陽的大門口與呂不韋率領的秦軍相遇了。

呂不韋分析聯軍弱點,決定從楚國開始各個擊破,但是楚國的春申君一聽說秦國要來先打楚國,立即帶着楚國士兵跑了,並且還沒有給龐煖說一下,也就是因爲楚國的臨陣逃跑,讓聯軍陷入了被動,隨即以失敗告終,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戰爭呂不韋帶出了以後幫助秦始皇一統天下的兩位大將王翦、李信。

呂不韋只是投機取巧的大商人?不,他還是很傑出的政治家和戰略家,千金謀國的呂不韋對秦國有何貢獻?歷史上5次合縱攻秦他扛住了2次,可以說秦國在權臣呂不韋的管理下,不僅沒有呈現出倒退,還在一如既往的強大。

相比較白起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的作戰方針,呂不韋則提出了興”義兵“的思想,什麼是義兵呢,說白了就是不以殺敵人爲目的,而以攻城略地爲目的,這也就是爲什麼蒙驁攻的城雖多,但殺的人卻不多的原因所在。

呂不韋當政的十餘年,秦國也沒有在戰爭中進行大規模的屠殺,一定程度上,呂不韋對戰爭中該怎麼實行”人道主義“很有貢獻(

《呂氏春秋》記載:兵入於敵之境,則民知所庇矣,黔首知不死矣。至於都國之郊,不虐五穀,不掘墳墓,不伐樹木,不燒積聚,不焚室屋,不取六畜,得民虜而歸之)

呂不韋還有組織門客編纂了一部宏偉鉅著《呂氏春秋》,這本書不僅汲取了各個學派的有點,而且也是呂不韋的治國綱領,但是秦始皇嬴政對此書十分排斥,這也就導致了無法看透這本書中所記載的精華部分。

秦始皇建立的秦朝,極爲短命,其實也是因爲商鞅那一套爲戰爭服務的變法,無法全盤應用於統一後的秦朝,需要變通才能長治久安,而《呂氏春秋》則提出在君主集權下實行無爲而治,順其自然,無爲而無不爲,這種思想能極大的緩和治理國家中出現的矛盾,讓百姓獲得休養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