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管仲到底是什麼人?爲何諸葛亮非常崇拜他呢?

管仲到底是什麼人?爲何諸葛亮非常崇拜他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8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演義》以小說寫歷史,但細節多有杜撰,有關諸葛亮的部分,那就是諸葛亮隱居南陽時,曾以管仲、樂毅自比。那麼管仲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會引得諸葛亮自比,而能讓諸葛亮自比的人,又爲何會成爲了青樓的祖師爺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管仲在功成名就之前,也有一過很長的一段沉默時光,不過他比尼克·胡哲要幸運,因爲他遇到一個能真心理解自己的人,正是這個人的幫助和理解,才讓管仲成了諸葛亮的模板,這個人的名字叫鮑叔牙。

管仲和鮑叔牙本來都生於官宦之家,但是後來可能是因爲管仲的父親去世較早,管家的家道開始中落。春秋時還沒有健全的人才選拔制度,因此普通人想要“改變命運”,是很難僅靠讀書就做到的。而沒有“一技之長”又想改變生活的管仲,只好先去試了下當時不被重視的經商。

不過當時的管仲並沒有什麼做生意的本錢,於是好友鮑叔牙就用資金入股,因爲當時商業行爲不受重視,所以管仲這種敢於“嚐鮮”的人,應該是賺了一些錢,不過在分紅時,管仲卻沒有按照“投資比例”來,而是“多吃多佔”,鮑叔牙知道以後並沒有生氣,反而是替管仲辯解。

窮不一定生奸計,富也未必長良心,但物質的滿足,確實會讓人變得更寬容,而物質的匱乏,也確實會影響思考的遠近。歷史的記載中,管仲除了“好佔小便宜”之外,還“幹啥啥不行”,鮑叔牙舉薦他做官,結果他差點牽連到鮑叔牙,管仲也去當過兵,但表現的“貪生怕死”……不過鮑叔牙都一一替管仲做了解釋。

管仲到底是什麼人?爲何諸葛亮非常崇拜他呢?

管仲所遇到的挫折,也許我們也可能遇到過,扛過來的就成長了,被擊倒的也只好忍了,而管仲有幸遇到了鮑叔牙,他幫助他走過了這段最難熬的日子。不過鮑叔牙之所以能和管仲被稱爲“管鮑之交”,可並不是僅僅因爲這點力所能及的“小事”,真正讓他們的友誼揚名的,其實是後來的“大事”。

公元前698年,齊國的一國之君齊僖公去世,太子繼位史稱齊襄公,然而不久之後齊國發生內亂,齊襄公被殺。齊內亂時齊襄公的一對兄弟外出逃亡,他們其中一個叫公子糾王子,身邊的謀士是管仲,而另一位叫公子小白的王子,身邊的助手是鮑叔牙,當時公子糾和公子小白都想回國繼位。

於是管仲和公子小白分別帶着自己的主人奔赴齊國,中途管仲擔心先行的公子小白會先到,於是親自帶兵前去截殺,不過未能成功,後來公子小白提前一步到達齊國,並順利繼位,史稱齊桓公。管仲無奈之下,只好帶着公子糾返回了魯國。管仲曾建議魯國趁齊國新君登基,可以趁機偷襲,但是魯國上下並未同意。

齊桓公立足穩定之後,開始來打魯國,目的是除掉公子糾,並帶回鮑叔牙向齊桓公推薦的管仲。當時魯國被打的節節敗退,於是魯國國君準備殺掉公子糾,遣返管仲,但是很多大臣並不同意,因爲他們已經看出管仲的不凡之處,認爲管仲回去必然會讓齊國更強。關鍵時刻,鮑叔牙用計讓魯國打消了這個念頭,管仲得以順利回了齊國,並在鮑叔牙的舉薦下當上了齊國的國相。

齊桓公在管仲的幫助下,富國強兵,最終讓齊國成爲了當世的霸主。管仲任職期間做了很多事,無論內政外交,都讓齊國受益很多。但管仲最厲害的一點,是他的“富國”。

當時齊國雖然不算小國,但是卻因爲前面的國君四處征戰,國內又接連內耗,導致齊國外強中乾。管仲當上齊國的總設計師以後,大力發展齊國的商業,他主要做了兩件事,第一,提升國內的生產水平,他把各行業進行了細分,讓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既提高了效率,又培養了人才。

他當時提出的“士農工商”並不是後來普遍認爲的四個等級,而是四個平級的各有側重的“職業羣”。第二,他不遺餘力地發展商貿,商貿的核心一在商稅,二在人氣。他當時規定,商人所交的稅只要交一次即可,而不用從生產到流通,各個環節都需要繳稅。

爲了吸引人氣,他提出:凡是來齊國買貨,或少量賣貨的,能不徵稅就不徵稅。他還安排人手在交通幹道上,設置便於歇腳的客舍,對於乘車來的,視來車多少,分別給予免費食物,免費草料,免費服務員等貼心服務。

管仲早年自己就做過生意,所以知道異地商人的需求,因此他還利用國有資源,開設了7間女室(青樓),因爲他開了國營青樓的先河,因此後人也把他稱爲那個特殊行業的祖師。果然是成功的路上,沒有一步會白走。

除了上述兩條之外,他在“鹽鐵專政”、建造公共設施(他建議經濟活力不足時,多建亭臺樓閣促進就業和消費)刺激消費、用金融戰威懾周邊等諸多方面,都有對後世影響很大的建樹。就連鄙視商業的儒家也對他的行爲表示了讚賞,孔子甚至給出了“如果沒有他,我們可能會淪落爲蠻夷”的高度評價。

而且最讓人稱奇的是,管仲並沒有因爲國富兵強之後,就擅啓戰端開疆擴土,而是通過經濟壓制就樹立了齊國的霸主地位,這在古代來說是非常難得的。所以對於當時身處亂世而渴望建功立業的諸葛亮來說,還有誰比管仲更適合自比。

管仲到底是什麼人?爲何諸葛亮非常崇拜他呢? 第2張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都因爲《三國演義》,而把諸葛亮想象成一個善於機變的謀士,從而忽略了諸葛亮在後勤上的傑出工作,其實“富國強兵”纔是諸葛亮最擅長的。因此他以管仲自比,是真的恰如其分。

管仲在去世之前,齊桓公曾問誰能接替他的位置,他並沒有選擇舉薦自己的朋友鮑叔牙,而是舉薦了別人,齊桓公問其原因,管仲說鮑叔牙過於耿直。

齊桓公任用管仲舉薦的人爲相,但不久之後這個人就因故去世,於是齊桓公又任命鮑叔牙爲相,然而因爲齊桓公和鮑叔牙在用人上有分歧,而鮑叔牙又拗不過齊桓公,最後他竟然鬱鬱而終。世人一般認爲,“管鮑之交”之交中,只有鮑叔牙懂管仲,其實管仲又何嘗不瞭解鮑叔牙呢?不過後人誰又真正理解管仲呢?

儒家以仁義自居,歷史上曾有多人“瞧不起”管仲的“重商”行爲,但他們又有多少人讀懂了“倉廩實而知禮節”的真義。成禮而去,人望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