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安史之亂的爆發與平定,對唐朝有着怎樣的教訓?

安史之亂的爆發與平定,對唐朝有着怎樣的教訓?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0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安史之亂是我國歷史上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太宗、唐高宗等在位期間屢次開疆拓土、先後討平了東、西突厥、吐谷渾等,使盛唐擁有了極爲遼闊的版圖。歷唐太宗“貞觀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則天及唐玄宗的“開元之治”後,國勢大增,文治武功在唐玄宗開元年間達至鼎盛狀態,屬史無前例的盛世。

安史之亂的爆發與平定,對唐朝有着怎樣的教訓?

安史之亂歷時八年,其後果是極其嚴重的。戰亂使社會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舊唐書·郭子儀傳》記載:“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楱荊,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于徐方,北自覃、懷經於相土,爲人煙斷絕,千里蕭條”,幾乎包括整個黃河中下游,一片荒涼。自此,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中央王朝已經無力再控制地方,安史餘黨在北方形成藩鎮割據,各自爲政,後來這種狀況遍及全國。這些方鎮或“自補官吏,不輸王賦”,或“貢獻不入於朝廷”,甚至驕橫稱王稱帝,與唐王朝分庭抗禮直到唐亡。唐王朝也失去了對周邊地區少數民族的控制,內憂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公元9世紀後期,爆發了唐末農民大起義。907年,唐朝滅亡。

唐開元盛世號稱世界強國,歷史鼎盛,但一次安史之亂便使其土崩瓦解,由此可見,沒有清明的政治、優良的制度、謀國的大臣,僅有強大的經濟,不過是腐敗氾濫的虛胖而已,一旦矛盾爆發,便不可收拾,歷史性的洗牌便不可避免。作爲統治者,必須透過浮華的表象,洞察內在的憂患,採取得力措施,才能使國祚長久。

安史之亂的爆發與平定,對唐朝有着怎樣的教訓? 第2張

中央與地方,歷來有不同利益訴求,中央對地方的監管一旦失控,局部利益必然傷害全局利益。中央的政策便會被拆解得七零八落不成樣子,落到實處時已被改造得面目全非了。年深日久,就會形成政令不暢、腐敗盛行的局面。地方的權利,必須限制;官員的行爲,必須控制。地方勢力一旦做大,中央必然被架空。

史載:春秋時,朝歌曾是衛國都城,衛國的衛懿公特別喜歡鶴,整天與鶴爲伴,如癡如迷,喪失了進取之志,常常不理朝政、不問民情。他還讓鶴乘高級豪華的車子,比國家大臣所乘的還要高級,爲了養鶴,每年耗費大量資財,引起大臣不滿,百姓怨聲載道。公元前659年,北狄部落侵入國境,衛懿公命軍隊前去抵抗。將士們氣憤地說:“既然鶴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待遇,現在就讓它去打仗吧!”懿公沒辦法,只好親自帶兵出征,與狄人戰於滎澤,由於軍心不齊,結果戰敗而死。人們把衛懿公的行爲稱作“玩物喪志”。古人有詩云:“曾聞古訓戒禽荒,一鶴誰知便喪邦。滎澤當時遍磷火,可能騎鶴返仙鄉?”《尚書·旅獒》雲:“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唐玄宗玩美女,喪失了江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此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