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唐朝安史之亂爲何會發生?真是李林甫放任安祿山坐大嗎?

唐朝安史之亂爲何會發生?真是李林甫放任安祿山坐大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每個王朝的盛和衰其實都有個漸變的過程。比如漢朝盛極而衰是因爲持續百年多的匈奴戰爭還有皇帝的控制力下降,地方豪族的崛起。

宋朝盛極而衰來自外敵入侵,明朝的盛極而衰則是制度性腐敗還有地方官僚階級勢力的膨脹。

縱觀歷史,還未有那個朝代,如唐朝一樣,在最盛的時候一下子被一場內亂打落王座。

唐朝安史之亂爲何會發生?真是李林甫放任安祿山坐大嗎?

那麼安史之亂爲何發生?真的是唐玄宗不理朝政,每日和楊貴妃花天酒地緣故嗎?真的是李林甫放任安祿山坐大,楊國忠禍國殃民造成背叛嗎?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可是都不能算真相,原因很簡單,安史之亂爆發的根源,皇權有責任,相權有責任,民族政策有影響,但是他們都不是最主要原因。

真實的原因不過是制度化的因,造成了胡華民族政策的果,最後在皇權和相權輪番胡亂施爲之下的必然爆發而已。

唐朝安史之亂爲何會發生?真是李林甫放任安祿山坐大嗎? 第2張

要理清安史之亂的根源,就必定不能脫離唐朝河北地區來討論。

河北地區即是安史之亂的爆發地,也是唐朝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

他的特殊性在於它和中央直屬領地的天然割裂。

今日的河北道河朔地區,知道地理的中國人都知道,和中原大地是連成一片的,沒有水系和水網阻隔。

推薦閱讀:彭城之戰項羽三萬人擊退劉邦,垓下之戰項羽佔據優勢爲何敗了?

可是在唐朝宋朝時候並不是這樣,就在今日國家致力於大開發的雄安新區這一線,在唐宋時期是一大片的湖泊和沼澤,有多大?

唐朝安史之亂爲何會發生?真是李林甫放任安祿山坐大嗎? 第3張

他們西起太行山,東入大海,幾乎將河北道一分爲二!

這些水系的存在,即是唐宋時期北方的天然屏障,也是唐宋時期北方的飛地。

唐朝時候,這飛地屬於節度使的地盤,而宋朝時候這飛地屬於宋遼邊界線。

因爲水系的阻隔,造成了唐代時候河北道南北兩邊的政治經濟環境截然不同。

水系以北的幽州還有易州因爲遠離中原傳統經濟中心,生產力和經濟並不發達,生產結構還處於半耕半牧的狀態,這也是後世遼國爲何能在燕雲地區施行一國兩制漢人耕種契丹人放牧政策的根源所在。

水系以南的魏州、洺州、相州等地,則是發達的農耕地區,經濟發達不說,人口也非常多!

當時在唐朝,整個河北道南北想加戶口數達到了唐朝的三分之一強,可說是全國最富庶的地區。

南北經濟差異,還有他在唐朝重要地位,讓唐朝,對於河北道的治理可謂費盡心力。

對於北方經濟不發達的幽州、易州唐朝的政策是,在幽易之外的北方設置羈縻州。

羈縻是中國古代一個常見的詞語,意思是,不施行正式的統治,而施行委派統治,被委派的就是歸附的遊牧民族,讓他們以夷制夷,施行自治,只要保持冊封進貢關係就好。

算是一種間接統治的方式,與管理成本而言,當然是更好選擇,唐後的元明清邊遠地區都有羈縻州的存在。

因爲羈縻州的存在,河北道北方除了幽州、易州之外的地區,都是胡化很深的地區,在哪裏佔據主流位置的都是少數民族。

那麼安史之亂誘因真是因爲河北道西部,經濟不發達,還有羈縻州的存在,造成胡人人口大增,最後尾大不掉成了動亂之源嗎?

唐朝安史之亂爲何會發生?真是李林甫放任安祿山坐大嗎? 第4張

其實這不是主因,因爲縱觀河北道所屬的節度使,其實他們的勢力中心從來都不是胡華更嚴重的河北道北部,而是河北道南部經濟發達地區。

後來頂頂有名的河朔三鎮,南部有兩個即魏博與成德節度使,北部只有一個范陽節度使!

安史之亂時候,河朔三鎮還沒成名,而安祿山的正式官職則是平盧河東范陽三鎮節度使。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就是,身兼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其實實際控制力河北道幾乎全部的勢力,再加上其胡人的出生,還有幽州起家的經歷,那麼他和河北道北方的羈縻州也有着千絲萬縷扯不清的關係。

那麼安史之亂爲何會發生?

如果按照因果論來看,直接誘因是唐玄宗和楊國忠,一個皇權瞎玩,一個相權瞎掰!

原本李林甫在世的時候,其實安祿山安份的和小貓一樣,被壓制的死死的。從沒想過要犯上作亂,由此纔有了李林甫對安祿山的提攜,而且當時的唐玄宗也有意扶持各個地方勢力,將各個節度使實力平衡。

這個微妙的平衡關係,需要的是權術和經營。在唐玄宗勵精圖治的那數十年,這樣的朝局關係維持的都很好,幾乎沒有叛亂的隱憂。可是在唐玄宗沉迷享受,在楊國忠執政上位之後,一切都發生了變化!楊國忠並沒有維持勢力均衡的政治手腕,反而用不斷的告狀促成了安祿山的反心。原本的安祿山計劃等唐玄宗死後再叛亂,最後被逼的沒辦法只能迅速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