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秦國爲什麼先攻打巴蜀後,才滅掉六國呢?

秦國爲什麼先攻打巴蜀後,才滅掉六國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統一天下,我們就知道是秦始皇滅掉六國實現一統,但是早在秦惠王時代秦國就出兵率先吞併了巴蜀兩地。那我們就有疑問了,爲什麼秦惠王放着富庶繁華的東方六國不打,而是首先選擇滅掉巴蜀兩地呢?

據史書記載,司馬錯在一次和秦惠王討論作戰當中提出:要想使得國家富足強大就必須要開拓疆土,擴大區域,要想軍隊強大作戰能力突出就必須使百姓富裕,想要建立帝王之業就必須要廣博施德。只有這三個條件都具備了王道王業纔會實現。

秦國爲什麼先攻打巴蜀後,才滅掉六國呢?

而率先攻打蜀國就可以使秦國的疆土擴大,得到蜀國的錢財,就會使秦國的百姓富足,只要軍隊得到調息休整,不傷及民衆,這樣秦國就可以一舉兩得。再加上巴蜀有一個特別好的條件就是有通往楚國的水路,這樣就大可以縮短路程,所消耗的物力人力較少,所以在秦楚對戰過程中有了巴蜀這樣一個突破口自然滅掉楚國就容易多了。

南定巴蜀不僅僅可以穩定南方,使秦國集中全部精力對付東方六國,最重要的巴蜀可以成爲秦國攻打其他六國的軍糧供應地,有着這樣的富庶交通便利之地,這樣就不會發生像諸葛亮那樣因爲缺糧而北伐失敗的事情了。那我們接下來就說說諸葛亮缺糧退兵之事。

俗話說:兵馬不動,糧草先行。意思就是在出兵之前先要準備好糧草和草料。戰爭當中如果一旦出現缺少糧草的事情,往往這場戰爭就很難獲勝取得成功。看三國作品的時候,大家可能都會發現這樣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諸葛亮在北伐的時候經常會出現缺少糧草,最後導致退軍失敗的事情。那爲什麼偏偏諸葛亮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秦國爲什麼先攻打巴蜀後,才滅掉六國呢? 第2張

孫子兵法記載說:善於把握用兵作戰的人,就不用多次徵集兵員,不用多次徵集去運送糧草。武器裝備全由國內供應,糧食設法從敵人那裏獲取,這樣行軍作戰中,糧草就會非常充足,也不會發生失敗退軍的事情。

諸葛亮北伐戰爭中的路線是出蜀作戰的路線,唐代李白有篇詩作《蜀道難》中曾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諸葛亮北伐中使用的是穩穩妥妥的作戰方法,這樣的做法就是實現和魏國的長久之戰,但是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如果諸葛亮沒有成功的攻打下魏國城池補充糧草,那麼就需要四川千里迢迢的運送糧草到前線補充,萬一路途中稍有點差池,就會導致缺糧退軍的事情發生。

並且魏國的司馬懿也知道自己和諸葛亮對戰,也不是諸葛亮的對手,採用的都是堅守城池,拒絕作戰,以逸待勞的作戰方法。無論諸葛亮如何挑戰,諸葛亮就是按兵不動,最長的一次就是與諸葛亮相持百餘日。

那時諸葛亮有着十萬大軍,據統計在西漢時期,邊疆士兵每人每月需要11升小米,那這樣就是2250噸軍糧,這還不算其他物資。再加上當時四川地理位置險要,幾乎沒有什麼人口,自然就沒有糧食。所以就算蜀國是益州天府之地,也不能北伐成功。

其實三國歷史之中除諸葛亮之外,其他人也出現過缺少軍糧的情況,比如在濮陽之戰中曹操與呂布兩軍雙方僵持了百天左右,再加上蝗蟲災害的發生,二者都停下了戰火。曹操軍還鄄城。此時,曹操已經失去了兗州,軍中糧草也不足以支撐軍隊作戰,當時程昱就立刻想辦法爲曹操解決問題,於是在自己的縣城裏強奪糧食,爲曹操的軍隊供應了三日的糧食,據說這些糧食當中還有不少是人肉。

總而言之,戰爭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一件既費物力又廢人力的事情。在一次大規模的戰爭中,那麼多的需糧人士,全部聚集在一個地方,每天消耗花費的糧食物資也是十分驚人的。就光是運送糧草就要花很大的代價,這樣的供給方式一旦中斷,整個戰爭都會戛然而止。因此,雙放在作戰的時候要多重考慮,不能因爲戀戰或者是其他什麼作戰方式把戰線拉得太長,這樣最後的代價是非常大的。所以要找到合適方法,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