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唐末高駢出局,楊行密是如何登場的?

唐末高駢出局,楊行密是如何登場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末高駢出局之後,楊行密一系是如何登場的?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讓我們將目光轉向淮南,在黃巢之亂愈演愈烈的時候,大唐中央政府進升高駢爲檢校司徒、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淮南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以鎮壓黃巢和主管江淮財賦。

後來,黃巢逐漸失勢,大唐中央政府準備加強地方集權,但此時的高駢已經有了軍閥化的傾向,他爲了侵吞大唐帝國的資產,於是重用宮廷力量(呂用之),又放任體制外力量(畢師鐸、秦彥和楊行密等)發展。

結果,高駢聰明反被聰明誤,最後宮廷力量有些失控了,而體制外的力量也漸漸失控了。

高駢這樣一折騰,畢師鐸等體制外成長起來的大佬在反對高駢時,理由是現成的:因爲高駢老年癡呆了,而被他重用的呂用之是個邪惡的江湖術士,如果再任由這兩個人胡折騰下去,那就國將不國了。

師鐸曰:“非計也。呂用之誑惑主帥,塗炭生民,七八年來,鬼怨人怒。今日之事,安知天不假予誅妖亂而康淮甸耶?”

更有一種說法,畢師鐸有一個女人非常漂亮,呂用之就想和畢師鐸共享,並且趁畢師鐸外出,和畢師鐸的這個女人發生了關係。畢師鐸氣又氣又恨,更懷疑呂用之會因此謀害自己,於是就串聯了一批人,很快就把呂用之打得逃離廣陵城,又把高駢軟禁起來。

師鐸有美妾,用之慾見之,師鐸不許;用之因師鐸出,竅往見之,師鐸慚怒,出其妾,由是有隙。....師鐸將如高郵,用之待之加厚,師鐸益疑懼,謂禍在旦夕。

在殘唐五代的歷史中,這種因爲亂搞男女關係,惹出的大事非常多。

但就我理解,男女關係的事,通常都是關起門來,天知地知當事人知。到底是怎麼回事,恐怕誰也不敢說自己完全瞭解內情。

從這層意義上講,這種事在許多時候都是叛亂者找的一些藉口罷了,或是反對者醜化當事人的一些說辭罷了,因爲這種事通常是難以查證的。

更主要的是,在看相關歷史時,我們把各種雲遮霧罩的男女桃色事件去掉,並不影響相關的歷史的理解、解讀。所以對於各種狗血的桃色事件,我通常都是抱着史書姑妄言之、我姑妄聽之的態度。

唐末高駢出局,楊行密是如何登場的?

總的來說,高駢倒得逆施,呂用之在前排充當打手,最後讓畢師鐸振臂一呼,直接打得傷重難治了。

從某種意義上,在開局幾分鐘後,畢師鐸就在火併高駢的戰爭中全勝收場了。

畢師鐸佔據廣陵後,有人就建議他,應該挾高駢以令淮南。總而言之,我們應該讓大家相信,我們的軍事行動,只是清理高駢身邊的小人,並無意徹底改變江淮的利益分配格局。

後來楊行密的小弟徐溫,在滅掉楊行密的兒子後,就是用類似的方法,控制了淮南,並一步步把楊行密的基業掏空的。

換而言之,徐溫滅掉楊行密的兒子後,並沒有取代楊行密兒子的地位,而是立楊行密另一個兒子爲主,然後以代理人的身份輔佐楊行密之子。

當然了,在此基礎上,徐溫通過各種方式,漸漸把能與自己分庭抗禮的實力派都擠到了邊緣位,然後漸漸成爲淮南的主人。

畢師鐸如果這樣做,就相當於建立一個以高駢爲名譽董事長,自己爲重要董事兼總經理,其它實力派爲各大董事,兼任副總經理的利益集團。

然後,畢師鐸以總經理的職位之便,不斷蠶食其它董事的股份,最後一舉把淮南的所有權控制在自己手裏。

畢師鐸也一度試圖採用這種方法,但是他最後放棄了這個方案。

畢師鐸爲什麼要放棄這個方案呢?大約是因爲畢師鐸對自己的實力缺乏信心。

一切是顯然的,畢師鐸挾高駢號令淮南,秦彥、楊行密之類的大哥級人物,他怎麼對待呢?讓他們也入權力中樞(或接受他們的代理人進權力中樞),畢師鐸依然未必能控制淮南的權力中樞,相反有可能受到這兩股力量的共同算計。

在這種背景下,畢師鐸選擇了退一步,讓秦彥出來主持大局。

光啓三年,揚州牙將畢師鐸囚其帥高駢,懼外寇來侵,乃迎彥爲帥。彥召池州刺史趙鍠知宣州事,自率衆入揚州。師鐸推彥爲帥。

秦彥和畢師鐸都是出自黃巢一系。

這樣一來,就等於是秦彥、畢師鐸兩大實力派聯手控制江淮地區。在畢師鐸看來,這樣一玩,自己控制江淮地區的概率就增大了。因爲畢師鐸這樣玩,意味着把淮南的頭把交椅讓給了秦彥,秦彥和自己合作的動力就增大了。

但是這種玩法,顯然把楊行密排斥到了總公司管理層之外。

在黃巢之亂時,楊行密還是一個底層的軍官,因爲和上司鬧意見,所以砍了上司腦袋,然後拉起一支隊伍,很快用武力奪取了廬州。

因爲他是體制外興起的力量,所以在高駢倒行逆施的年代裏,沒有受到清洗,反而地位越來越鞏固。

唐末高駢出局,楊行密是如何登場的? 第2張

現在,楊行密看到畢師鐸、秦彥敢發動叛亂,於是就藉着保衛高駢的旗號,開始爭奪淮南控制權了。

最初,畢師鐸、秦彥並沒有殺高駢,只是把他軟禁了。現在一看楊行密藉着保衛高駢的旗號來進攻自己,如果高駢活着,存在太多不可控的變數,於是畢師鐸、秦彥思來想去,就決定把高駢殺了。

聽到高駢死亡的消息之後,楊行密全軍穿着喪服,痛哭三日。然後大舉攻打廣陵城,終於取得了淮南的控制權。

師鐸大敗,單騎走入城,遂殺高駢。行密聞駢死,縞軍向城哭三日,攻其西門,彥及師鐸奔於東塘,行密遂入揚州。

從楊行密高舉高駢旗號爭奪江淮控制權的內容;從楊行密爲高駢高調發喪的內容;我們大約可以知道,高駢在江淮地區的影響力、威望,其實是很高的。

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因爲高駢是當地的最高軍政長官,所以即使高駢一無所知,也是可以當旗幟號召大家的。

但這是經不起推敲的。

第一、這是一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時代,各地軍政長官恐怕就是如同韭菜一樣的東西,總而言之,割了一茬又一茬。所以單單依靠自己的頭銜,是不足以維持自己地位的。

第二、高駢當時多少已扔掉了大唐的旗幟,他的地位,已不能簡單依靠大唐政府給予的頭銜維持了。

從這層意義上,高駢在江淮的地位,主要還是靠自己魅力、能力維持的。事實上,高駢倒行逆施的年代裏,真正受到危害、威脅的利益羣體,恐怕也就是體制內的一些大哥,所以楊行密在爭奪江淮控制權時,還可以高舉高駢的大旗,關鍵是還能取得勝利。

當然了,楊行密與畢師鐸爭奪淮南,我這裏說得很簡單,實際上打了很久,也進行得非常慘烈。最後畢師鐸、秦彥實在支撐不住,於是率衆逃走,楊行密終於取得了這一輪的勝利。

楊行密圍廣陵且半年,秦彥、畢師鐸大小數十戰,多不利;城中無食,米鬥直錢五十緡,草根木實皆盡,以堇泥爲餅食,餓死者太半。宣軍掠人詣肆賣之,驅縛屠割如羊豕,訖無一聲,積骸流血,滿於坊市。

整個淮南的控制權,大約是這樣變化的。

最初,大唐帝國政府控制着淮南,所以一紙詔令,高駢成了淮南的最高軍政長官。

隨後,因爲大唐中央政府的控制力越來越弱,高駢漸漸有軍閥化的傾向。

再隨後,高駢開始通過重用呂用之、畢師鐸、秦彥和楊行密等與大唐體制關係疏遠的力量,不斷清洗體制內的軍政長官,漸漸讓淮南與大唐沒有多大關係了。

結果,高駢聰明反被聰明誤,於是被畢師鐸、秦彥火併了。

然後,淮南的真命天子,楊行密終於開始閃亮登場了。

從這層意義上講,畢師、秦彥火併高駢,只是給楊行密掃平了障礙。

楊行密就是後來吳國太祖皇帝,但在他擊敗畢師鐸、秦彥後,距真正稱雄淮南還有很遠的距離。

第一、秦彥、畢師鐸當時只是逃離了淮南,並且投靠了準備爭奪淮南的孫儒。

第二、在這種大亂中,淮南遍地都是小軍閥,楊行密想取得淮南的控制權,還得經過來一輪接一輪的兼併戰。

不過到此爲止,淮南的歷史,算是比較有頭緒了,因爲楊行密現在已是江南的主角了,而且在隨後的60多年的歷史裏,江淮就是楊行密一系的天下。

此時的楊行密,還有一個巨大的坎需要度過,那就是如何面對孫儒的進攻?

楊行密與孫儒爭奪淮南的戰爭,足足打了四五年時間,楊行密一度被孫儒打得陷入困境,但是最後楊行密勝利了。

楊行密打敗孫儒後,就成了江淮無可爭議的霸主,接下來的事,就是兼併當地大小地頭蛇了。

因爲楊行密在五代開始前就死了,所以許多人總認爲,如果楊行密不死,江南就能如何如之何。總而言之,楊行密比後來的南唐開國皇帝李昪強多了。

事實上,楊行密直到去世爲止,也就是一個類似江淮盟主的角色。對此,只要我們知道,楊行密剛死,楊行密長子就被楊行密小弟火併出局,楊行密小兒子,一直被楊行密的小弟當傀儡用,就可以知道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楊行密對江淮的控制力比李昪差遠了。

一個權力者的控制力強弱,常常從一件事就可以判斷出來。

如果權力者的控制力非常強大,那他死後,他的兒子即使是幼兒,也可以順利繼承他的位置,等到成年就可以順利親政。

如果權力者的控制力非常有限,那他死後,他的兒子即使是軍政經驗豐富的成年人,通常也很難控制局勢的。

權力者死後,他的兒子很難控制局勢,通常就是因爲他只是類似盟主的權力者,所以他的地盤內,那是大佬林立,在這種背景下,他最多隻能保證自己穩坐頭把交椅,卻無法保證自己兒子繼續穩坐頭交椅。

總的來說,楊行密到死,連個江淮地區都沒有真正擺平。

楊行密大敗孫儒,是公元892年的事;楊行密死亡,是公元905年的事。從這層意義上,楊行密稱霸淮南後,用了13年時間,也只是實現了淮南形式上的統一。

所以,楊行密剛死,楊行密的大兒子就被楊行密的小弟火併了,楊行密的小兒子,只能一直給楊行密的小弟當傀儡。

從這層意義上,所謂楊行密再多活幾年,就有機會一統江南,甚至有機會北伐中原,也把楊行密說得太了不起了。事實上,楊行密多活若干年,會不會被自己小弟火併出局,都是個未知數。

徐溫控制楊行密的兒子後,最後面對自己養子近於搶班奪權的行爲,也只能無可奈何。

總的來說,在那種軍人勢力難以控制的殘唐五代,誰也別說自己有多牛,因爲在許多時候,能牢牢控制自己小弟,都不是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