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少不讀水滸,老不看三國”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

“少不讀水滸,老不看三國”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我國四大名著中的兩部,《水滸》和《三國演義》都是男孩子們從小愛看的,裏面豪情萬丈的江湖和肆意馳騁的疆場簡直就是爲男性量身定做的,讀起來暢快淋漓卻又耐人尋味。

在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道路上,四大名著幾乎是繞不過去的砍。對於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和施耐庵的《水滸傳》,民間一直流傳着“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的說法。那麼,既然存在即是合理的,而且是流傳了這麼久的俗語,其道理體現在哪裏呢?

少不讀水滸

在筆者看來,之所以不在年少的時候讀水滸,是因爲很難讀懂。也就是說,要想真正讀懂《水滸傳》,是需要時間積澱的,必須要在經歷過一些事情才能明白水滸的道理。畢竟年紀小的時候,只能讀到水滸裏面的豪俠義氣,但那不過是做人的皮毛罷了。

“少不讀水滸,老不看三國”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

總的來說,水滸表面上一個黑吃黑和逼良爲娼的故事,實際上更是被逼良爲娼的娼又去逼迫別的良人爲娼的故事。在水泊梁山的背後,佈滿着一步步的經營算計,一次次逢場作戲。等到經歷豐富了,自然可以看出水滸中的世事變幻和人心叵測。如同古惑仔年輕的時候總感覺惡人總是長着一副兇相,要喊着打打殺殺才夠霸氣,而實際上,那些西裝革履,講話斯文的人才是最兇的。進一步來說,如果陪皇帝踢球的是宋江的話,誰又能保證他不是另一個高球呢?

老不看三國

至於老不看三國,那是因爲《三國演義》實在是一個太過悲傷的故事,甚至可以說是一部充滿絕望的小說。如同一個機關算盡的老年人,到頭來卻發現世事本就一場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當初說好的同生共死,但是在大哥稱王稱帝后,一切的關係也就不那麼單純了。最後,因爲荊州的得失,三個人都直接或者間接而死掉。年輕時草船借箭、指定乾坤的諸葛亮,在晚年耗盡一生的心血,還是沒有能保住蜀漢的家業。

“少不讀水滸,老不看三國”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 第2張

再談曹操,一個浪漫主義的詩人,年輕的時候希望打破沉悶的制度。尤其是期望實現自己唯纔是舉的主張,不惜和當時的傳統士族撕破臉。在英雄暮年的時候,自己打破的格局再次癒合,地主豪強又開始掌握人才的上升通道,平民寒門再難出貴子,而這無疑是曹操死不瞑目的地方。

至於江東的孫權,一輩子除了和曹操打了赤壁之戰等幾場仗,其他時間全部用在了內耗上,拉攏一批,打擊一批,爲了不讓四大家族實力過大,孫權甚至縱容自己的兩個兒子爭奪太子,從而在適當時機完成一場殺戮。不過,孫權苦心經營的東吳帝國還是沒有維繫太久。正所謂,是非轉成敗轉頭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一言以蔽之,少時讀水滸,會以爲義氣第一,砍殺隨意,走向不健康的開始;老年看三國,會憾嘆人生易老,歲月難回,走向不健康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