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古代爲了維護等級制度的尊嚴,在稱謂上有怎樣的“避諱”?

古代爲了維護等級制度的尊嚴,在稱謂上有怎樣的“避諱”?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封建時代,爲了維護等級制度的尊嚴,在名字稱謂上有一種特殊禮俗,稱爲“避諱”,其總的原則是:“爲尊者諱、爲親者諱、爲賢者諱”。避諱分國諱和私諱兩種。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古代爲了維護等級制度的尊嚴,在稱謂上有怎樣的“避諱”?

國諱又稱官諱,是指舉國之人都應避諱的名稱,主要是皇帝及皇帝的祖、父、皇太子等人的名字。如唐高祖李淵當皇帝后,他的祖父李虎雖早已死去,且未當過皇帝,但在當時“虎”字便應避諱。皇帝是天下至尊,當朝皇帝,稱呼他爲皇上、上、萬歲、陛下。死去的皇帝,稱他的諡號、廟號,絕對不能直呼其名。

甚至與名字相關的字、音相同的字也要避開。因而,對皇帝稱呼的避諱,不僅僅人人都應遵守,而且是一種涉及面非常廣泛的禮俗,諸如取名、談話、寫作、通信、科舉答卷、公文往來、事物名稱,等等,凡與皇帝名字的字、音沾邊的,都在避諱之列。社交場合尤其應該注意,一旦被檢舉,便成了罪名。

避諱皇帝名字最常用的方式是改字、去字,如漢武帝叫劉徹,徹字就需要回避,他登基後,漢初的大臣蒯徹,用與“徹”字意義相近的“通”字代替。雍正皇帝胤禛登基後,他的二十幾個兄弟,都將“胤”字改爲“允”字。而當時的詩人王士禛,則因“禛”字需要避諱,而被改爲音近似的“正”字。

與皇帝陵寢名字相同的名稱也得避諱,康熙皇帝的陵寢叫景陵,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便下詔將湖廣的景陵縣改爲天門縣。

此外,物名也須避諱帝名,山藥原名薯蕷,因避唐代宗李豫的名諱而改成“薯藥”,到了宋代,宋英宗趙曙即位,又得避他的名諱,薯字又改爲山字,這樣,薯蕷便一改再改成了山藥了。

避諱還有去字、避字等方法。如唐人修史,遇到前代人名與當朝廟諱相同者,便採取這種方法。名字中有兩個字的去掉一個字,蕭淵明犯唐高祖李淵的名諱,去淵字改成蕭明;韓擒虎犯李淵的祖父李虎名諱,去虎改成韓擒。

避國諱還有缺筆、空字、覆蓋等方式,這些都是用於書寫時的避諱方法。缺筆法是所避之字的最後一筆不寫,如果缺最後一筆成了其他字,那就缺倒數第二筆,或採取其他方法。如孔子的名字孔丘也是國諱,丘字缺一筆成了“斤”字,因此缺倒數第二筆。地名中有丘字的,如直隸任丘縣,寫作任邱縣。

古代爲了維護等級制度的尊嚴,在稱謂上有怎樣的“避諱”? 第2張

文人士子、官員特別應注意書寫時對聖諱的避諱,如果在著述、考卷、公文、書信上面忘記避諱,即所謂“犯諱”,落在白紙上的黑字變成了無法否認的罪名。

私諱,主要指的是家諱,即某家族對尊長之名字的避諱,而其他人與該家族人交談、字面往來,也應遵從他家的諱稱,不然的話,便是失禮。

避私諱也常用改字、替字等方式。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的父親叫司馬談,他寫作《史記》時,凡遇談字,則改用“同”字,戰國時期的張孟談,在《史記》中便成了張孟同。這種避家諱在宋代最爲盛行,有個叫劉溫叟的,因父親名“嶽”,便終生不遊嵩嶽(嵩山)和岱嶽(泰山),也不聽音樂。

爲自己家的尊長避諱是很容易的事情,因爲應避的名字自己都清楚,爲別人避諱可就麻煩了,需要了解對方尊長即對方的名諱,古代有句話叫“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後一句說的就是這方面的應注意的事情。

避這種私諱比避國諱還不好辦,避國諱主要是避皇帝一家,記住其一家的諱稱便可應付,而避這種私諱,則每個交往對象及其家族尊長的名諱都要知道,否則稍不注意就會失禮,引起對方不快或招來麻煩。

有的朝代,官員任職時與家諱有關的官名、任官地也要求避諱。東晉時,朝廷任命王舒爲會稽內史,不料王舒以他父親名王會,說是應該要避諱,說什麼也不肯赴任。最後朝廷想了個辦法,將會稽暫時改爲“鄶稽”,王舒無話可說,這才勉強前去。

這種避諱到了宋代時大爲盛行,以致朝廷也不得不從這一禮俗而專門制定出制度,規定官員們所授官職,遇到衙署名、地名、官名等犯父、祖名諱者,都准予迴避。迴避的方法有改地、換職、改官名等。

封建時代最重禮法,避諱是也古代禮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體現了爲尊者諱、爲親者諱、爲賢者諱的這一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