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古代城牆多數皆爲夯土,其築城材料在後來有何重大改進?

古代城牆多數皆爲夯土,其築城材料在後來有何重大改進?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城垣牆體之構築,多數皆爲夯土。我國原始社會早期城市之牆垣,其夯築技術較爲粗糙。具體表現在夯層較厚(一般厚10釐米左右,最厚可達30釐米)且不均勻,夯打亦不夠密實,有時還採用了簡單的堆砌形式,因此牆身的堅固性較差。其夯築過程爲先築高約1.2米之矮牆,後在此牆的內、外側分別積土斜夯,待築至上述牆頂後,再在其上築第二層矮牆。如此反覆進行,直至所需高度爲止。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當時此類城牆的外壁較陡,一般與地面約成50度之夾角。內壁面則成15度—25度之緩坡,推測是爲了增加牆體後推力的緣故。因此城牆基部寬度常在10—30米左右,牆高約爲8—10米。實例可見湖北荊門市馬家埦古城及湖南灃縣城頭山古城。

古代城牆多數皆爲夯土,其築城材料在後來有何重大改進?

修築在臺地上的古城,常利用臺地周邊陡峻的壁體作爲城牆的一部分,僅需自城內地面築起高2~3米的夯土臺作爲城牆的頂部,有時並在此土臺上建造房屋。這種利用原有自然地形及城內外地面高差的築城方式,能節省大量時間及人工,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於這類城市內外高差常達5米或更多,所以城門入口處之道路均呈斜坡,例如山東章丘縣龍山鎮城子崖古城所見即是。

築城使用之夯土已相當純淨,大多爲黃砂土或黃、灰色膠泥。僅章丘城子崖古城土中摻有料礓石及灃縣城頭山古城夯土中夾有鵝卵石爲少數特例。

築城技術在周代已有長足進步,此時夯層厚度已減至8~10釐米並很均勻,又普遍採用版築形式,牆體內側的坡度也由平緩而與外坡的陡峻(角度約1.4)相差無幾。牆垣的堅實程度大大提高,使它除了能抵抗強大沖擊力(如拋石、衝車……),還能耐受較長時期的水浸(如決河灌城……),而不致塌落崩潰。此類事例,於《左傳》《史記》中均多有所載。如《史記·趙世家》:“趙襄子……令三國攻晉陽歲餘,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按“版”爲築城夯土之夾板,長八尺,高度不詳(估計在1.5尺左右)。史書如此述及,表明它除了作爲建築工具外,同時還成爲衡量尺度的一個重要單位。

古代城牆多數皆爲夯土,其築城材料在後來有何重大改進? 第2張

東晉時北方十六國之一的夏都統萬城,在修建時於夯土中添加一定數量的沙與石灰。它們所形成的三合土,較普通夯土更爲堅實,可達到刀錐不入的程度。這是築城材料的重大改進,也是使用這種新型建材的最早實例。但是它並未廣泛運用到後代的城垣建造中去。此外,記載中還提到當時已實行“蒸土築城”,這可能是在築城以前,先將所用夯土予以日光曝曬,藉以除去內中所含鹼質。或在施工中用熱水和泥,使土質勻潤,夯打時可將泥土中的細小空洞與縫隙減至最小,以加強牆垣的密實與堅固性。

據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漳水》中稱,十六國時後趙石虎都於鄴城,“其城東西七裏,南北五里,飾表以磚,百步一樓”,此爲文史中述及城垣包磚之較早記載,是否局部或遍及內外,所述不詳。至於南方城市,則有位於江蘇鎮江市附近之“鐵甕城”。此爲一牆垣內外包磚之小城,相傳建於三國東吳孫權。但經鑑定,所砌表磚甚爲雜混,僅少數爲東晉刻有“羅城”字跡者,其爲原有或自他處移來,目前尚難斷定。

降至唐代,已確有將陶磚使用於城垣者。但僅作爲貼面材料施於城門附近及高臺建築臺基表面,例見唐長安大明宮遺址。另前述江蘇揚州唐羅城南垣城門及甕城遺址中,包砌其東垣下部之灰色陶磚殘留十六層,並採取逐層向上內收的“露齦造”式樣疊砌,一如北宋李誡所撰《營造法式·磚作制度》中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