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對於“孝”,孔子有着怎樣的主張?

對於“孝”,孔子有着怎樣的主張?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孔子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接着往下看吧。

“孝”是孔子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孔子的“孝”是以“仁”作爲基礎的。孔子的“仁”是一種內在道德素養,表現出來就是愛人。

按照孔子的思想,一個人只有愛自己、愛自己的親人,纔有可能推己及人,愛更多的人。從這個角度看,孔子“孝”的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愛父母。

孔子“孝”的思想是以“禮”作爲規範。禮是一個很大的概念,但是禮規範了人們的行爲,告訴了人們應該怎樣做。這一點體現在孔子“孝”的思想上就是“入則孝,出則悌”,具體表現就是對父母的尊與敬。

最後,孔子的“孝”是對“忠”思想的延伸發展,這一點的具體表現就是無違於父母。

孔子“孝”主張之一:奉養雙親

在以“仁”爲基礎上,孔子認爲,“孝”應該愛父母,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奉養雙親,也就是要盡到贍養的義務。

在這一點上,孔子的弟子子夏曾經說到,要“能竭其力”,這其實就是一個非常實際的標準。也就是要盡心盡力地侍奉,具體到每個人的家庭有具體的情況。

對於“孝”,孔子有着怎樣的主張?

具體如何奉養,在論語中,有對孔子弟子問孝的記載。其中,在回答孟武伯的提問時,孔子提出了要“唯其疾之憂”。侍奉父母,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要照顧他們的身體。隨着人年齡的增長,也會出現疾病,這個時候身爲兒女應該關心父母的身體情況。

此外,爲了更好地照顧父母,孔子對子女的“遠遊”也有思考。他認爲兒女儘可能要陪伴在父母身邊。當然如果要外出,也是要“有方”的,比如爲了更好地謀生、爲了考取功名等。

孔子“孝”主張之二:尊敬雙親

在“禮”的思想指引下,孔子認爲子女處理和父母的關係上,要保持一定的禮節。最主要的表現就是要尊敬父母。這一點在孔子回答子游問孝時,就做出瞭解釋。

通常我們認爲,只要愛父母就是孝了。但是在孔子看來,如果只是奉養,那麼和犬馬是沒有區別的。他認爲人所謂的孝,更需要“敬”。

對於“孝”,孔子有着怎樣的主張? 第2張

人類比動物高級的地位就在於,我們除了簡單的生存之外,還有着更爲豐富的思想。放在今天來看,這個問題似乎更好理解了。

很多人常年在外工作,只有逢年過節時才能回家,很多人覺得只要給父母花錢買很多好吃的、好喝的,給父母寄錢,就算是對父母的孝了。但殊不知,真正的孝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如果在內心沒有對父母的尊敬,那麼即使給了他們充足的物質基礎,也不能稱作孝。

孔子“孝”主張之三:無違

沿着孔子“忠”的思想,就可以理解他孝中的“無違”思想了。這一點,在他的弟子孟懿子問孝子問孝時,孔子做出了回答。

這裏的“無違”,字面意思就是不要違背。從簡單的意思來講,所謂忠就是忠誠於父母,很多人也就會自然認爲,那麼無違就是不要違背父母。但其實,這不是孔子的本意。孔子所謂的“無違”是不要違背禮制。

對於“孝”,孔子有着怎樣的主張? 第3張

結合論語中的另一則,我們就能發現,孔子主張的孝,是孝敬而不是孝順。我們忠誠於父母也更多地體現在對父母的敬重上,作爲子女要始終保持對父母的敬愛。

但是如果遇到父母做得不對,或者不能理解子女想法的時候,子女不能一味地順從,這是就要從禮制出發,這樣也纔算進到做子女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