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人稱“孝義黑三郎”的宋江,到底算不算合格的“孝子”

人稱“孝義黑三郎”的宋江,到底算不算合格的“孝子”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孝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作爲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中也必然要涉及“孝”這一話題。可是梁山108個好漢中,到底有沒有合格的孝子?李逵殺四虎爲老母報仇,是不是孝的體現?號稱“孝義黑三郎”的宋江,是不是孝敬老人的道德楷模?雷橫因母犯下人命,是不是真“孝”?這些都有待我們細細分析。

  李逵以湊熱鬧的心態枉送了老孃性命

梁山進入穩定發展時期後,頭領們開始搬取家室上山,分享集體福利。李逵見此場面,“哭道:幹鳥氣麼!這個也去取爺,那個也去望娘,偏鐵牛是土掘坑裏鑽出來的!”於是,他也要湊熱鬧接老孃上山。“我只有一個老孃在家裏,我的哥哥又在別人家做長工,如何養得我娘快樂?我要去取他來這裏,快樂幾時也好。”當長工的哥哥無法給予老孃經濟保障,娘是“快活”不起來的;如今做強盜的兒子有能力讓娘“快活幾時”,說白了就是來佔梁山的便宜。

人稱“孝義黑三郎”的宋江,到底算不算合格的“孝子”

在李逵簡單的頭腦裏,“孝”就是讓老孃“快樂幾時”,這也沒錯。古人云:“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李逵離家十年,在江湖上終於混到了“能養”老孃的資格,也算沾上了“孝”的邊。

他回家接老母的行爲讓梁山的領導們非常不放心。李逵大鬧江州後已成爲公安通緝的頭號要犯,通緝令必然發至原籍。果然,李逵還沒進家門就在街上看到捉拿自己的官方告示。李逵自覺當土匪說與老孃不妥,編出“做官”的話來騙老孃同行。看來她也知道在老孃的思想意識中很難接受“兒子是土匪”的現實。這種謊言不屬於善意範疇,只是爲自己找的一塊遮羞布。

李逵因犯人命案背井離鄉多年,老孃對兒子想念又操心,此時已經雙目失明,“我時常思量你,眼淚流乾,因此瞎了雙目。”李逵真不算什麼孝子,讓母親如此費心!不能單因他想到要來接老孃就認爲是“孝”,那不過是他湊熱鬧時的靈光一閃。

在背老孃過沂嶺時,老太太口渴難耐,他又很不妥當地撂下老人去遠處找水,造成老虎吃人的惡性事件。李逵殺老虎復仇時的心裏活動是:“我從梁山泊歸來,特爲老孃來取他,千辛萬苦,背到這裏,卻把來與你吃了。”李逵覺得冤屈滿滿,便宜了老虎,而不是深深的負疚。

李逵回到梁山後,“訴說取娘至沂嶺,被虎吃了,因此殺了四虎。又說假李逵剪徑被殺一事,衆人大笑。”看來李鬼事件更具流量性,“衆人大笑”一下就遮過去了本該讓人悲哀一陣子的“老虎吃老母”。“晁、宋二人笑道:‘被你殺了四個猛虎,今日山寨裏又添得兩個活虎,正宜作慶。’”然後就是殺羊宰馬,連續幾天的請客吃飯,狂喝濫飲。在大家眼裏,李逵本身就是個笑話,所以李母的悲慘遭遇也成了衆人笑一回的素材。

人稱“孝義黑三郎”的宋江,到底算不算合格的“孝子” 第2張

  雷橫是個幸福的大男孩兒

雷橫的母親遭到十八線小歌星的侮辱打罵,他忍無可忍,一時間發生了激情殺人的慘案。雷橫對母親是真心的,他庇護母親,不願看到母親受人侮辱,是正常人的天性。

之前“宋江宛曲把話來說雷橫上山入夥,雷橫推辭老母年高,不能相從”,他說:“待小弟送母終年之後,卻來相投。”這個拒絕入夥的理由讓打着“孝義”之名的宋江不好再強求。雷橫起初不願意上梁山,奉養老母是一個原因,不願意放棄體制內鐵飯碗是另一個重要原因,只是“孝”最能說出口,最容易被人理解。

雷橫和母親關係非常好,真正是母慈兒孝。雷橫因擾亂治安被拘後,母親給他送飯;雷橫因人命案坐牢後,母親更是託付監獄長朱仝“望煩節級哥哥看日常間弟兄面上,可憐見我這個孩兒,看覷看覷。”也正是因爲雷橫母子的這些感人場面,讓朱仝決定義釋雷橫,自己替他頂罪。

雷橫對母親做到了一個普通人能做的、該做的事。這也和平素母親對雷橫的愛密不可分。可以說,雷橫是個幸福的“大男孩兒”。

人稱“孝義黑三郎”的宋江,到底算不算合格的“孝子” 第3張

  宋江到底是不是“真”孝子?

宋江行走江湖靠的不是武藝,而是人格魅力。他的人格魅力主要就是由“孝”和“義”組成,所謂江湖人口中的“孝義黑三郎”。既然宋江也是號稱讀過聖賢之書的,那就以聖賢的觀點來對照一下宋江到底是不是個“真正的孝子”?

封建社會論及“孝”與否,一定繞不開“不孝有三,無後爲大”這句話。宋江出場時已經“年及三旬”,但仍未娶,也無私生子,明擺的“無後”。作爲宋太公的大兒子(“三郎”可能是從按照堂兄弟排序而來),太公眼睜睜的看不見孫子在哪裏,這已經讓宋江有了“不孝”的嫌疑。宋江雖然買了閻婆惜做妾(妻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沒見造出小人兒來。書中解釋因爲宋江是個好漢,好漢的標準就是“不近女色”。作爲江湖好漢標杆的宋江對個人婚姻大事漠不關心,對老父抱孫子的事看得極淡,可是從這個角度講宋江真算不上“孝”。

有人說宋江犯下人命案後,讓父親與他斷絕關係。當官府來家搜捕時,宋太公出示了具有法律效力的父子斷絕證書,免於受到牽連。這就是宋江“孝”的表現。宋江不願意因自己的錯誤牽連家人,這屬於基本人倫。後來江湖朋友邀請宋江落草,宋江以“老父”的名義拒絕。這是因爲在他的思想裏,當個聚嘯山林的強人實在跌份兒,和聖賢的要求背道而馳。這也不能完全說是因爲“孝”。因爲如果按照孝“能養”的標準,當強人也可以做到。宋江落草後還不是第一時間接老父來梁山落戶了嗎?

人稱“孝義黑三郎”的宋江,到底算不算合格的“孝子” 第4張

綜上,宋江口裏的“孝”更多時候像是自己的擋箭牌、護身符。當事情不利於自己的時候,就拿“孝”來說事兒,因爲在當時社會“孝悌勾當,如何阻攔”。如果宋江真是孝子,而且還通些文墨,如何不懂得“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的基本道理?宋江每次跑路,從來不會告訴家裏去哪裏,談何“遊必有方”?

公孫勝的“孝”也類似宋江。他想入江湖時,老母可以撇在家不管;當他想抽身於江湖時,贍養老母的話題就會被提出來。不過公孫勝最後終於全身而退,可以好好贍養老母,也算是盡了孝。丟官後回到家鄉的阮小七也是以奉養老母爲終。

看來,梁山好漢們最後如果能以奉養親人爲自己人生畫上句號的,都不失爲好結局!這讓人想起《水滸》開篇時那位作爲八十萬禁軍的武術教練之一的王進,他在人生落難之時亦不忘帶着老母,完成了作爲人子的孝道。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