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宋朝時期的擇婿觀念有着怎樣的變化?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變化?

宋朝時期的擇婿觀念有着怎樣的變化?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變化?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知道宋朝的擇婿觀念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

自古以來,門當戶對的婚姻模式一直爲人們所尊崇。因爲婚姻並非只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是兩家人之間的事情。兩家結秦晉之好,大多時候都需要有相當的經濟基礎,有共同的話題,才能長長久久地維持着和睦的關係。而在宋代,這種門當戶對的擇偶觀已經發生了改變,尤其是對於女子來說,很多時候仕宦人家的女子或是富家女往往會下嫁家境貧寒的男子,而不是在同圈層中尋找夫婿。

宋朝時期的擇婿觀念有着怎樣的變化?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變化?

這種擇婿觀念的轉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才選拔制度的改變,科舉制度在宋代盛行。縱觀歷朝歷代所實行的人才選拔制度,察舉制和九品中正制因其自身制度設計上存在着缺陷,在後期都成爲了名門望族進入政治的工具。尤其是九品中正制。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造就了許多門閥世族,階級固化,男女的聯姻對象也多在各自的交際範圍中尋找。

而隋朝開創的科舉制,經隋唐兩代發展,到了宋朝已基本完善,再加上統治者賦予了科舉與入仕爲官的緊密聯繫,使得世間男子都對科舉中帝趨之若鶩。當科舉成爲入仕的正途時,隨之而來的就是對門閥的衝擊,門閥世族無法憑藉家族的力量去影響皇帝的決策,也就無法將自己的人安插進朝廷,若是家中沒有才能出衆的人,也只能逐漸沒落。而通過科舉爲官的人,會從底層一躍而上,搖身一變成爲官僚階層中的一部分。

故而,“自五季以來, 取士不問家世,婚姻不問閥閱”。

宋朝時期的擇婿觀念有着怎樣的變化?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變化? 第2張

男子的家世在女子擇婿過程並不成爲主要觀察點,因爲通過科舉制度白丁可以成爲官身,一舉改變自己的命運。

“今雖貧賤, 安知異時不富貴乎?”。

女方家人更爲看重的是男子的才德和未來的發展潛能,有沒有可能科舉中第入朝爲官,有沒有良好的品德善待自家女兒。如宋朝人杜衍,他少時家貧,但被富豪相里氏看中,不僅將女兒許配給他,還資助杜衍完成科舉;還有程朱理學的主角二程之一程顥,就被當時的戶部侍郎彭思永“許妻以女”。

而宋朝“榜下捉婿”的現象則更能說明這種“高女嫁低男”的風氣。在宋代,即使位居宰相,如生有女兒,也會在科舉發榜之時,儘快爲自己的女兒搶得一佳婿,並早日促成這樁婚姻。

因此,在“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的政治局面下,將女兒許配給這些新科進士,其實是一種對未來的投資。無論是仕宦人家還是普通富豪,結識新科舉人與他們來說都是一件有利無害的事。於仕宦人家,他們希望藉助婚姻來爲家族籠絡人才,發展政治勢力,從而使自己的家族在複雜多變的政局中立於不敗之地。於普通富豪,他們需要一個爲官的女婿改變家族的商人地位,從士農工商中的末位跳到首位。爲此,他們“使之俯就, 一婿至千餘緡”。

而另一方面,父母對於女兒未來的婚姻生活是否幸福還是有所在意的。

宋朝時期的擇婿觀念有着怎樣的變化?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變化? 第3張

“三十始可出身, 四十乃得從事”。

這也就是說,大多數讀書人取得功名時已不再是熱血衝動的少年了。這時的他們更加穩重,不會輕易爲情愛之事衝昏頭腦,做出一些不利於家庭和睦的事。另一方面,爲女兒選擇一個門第較低的夫婿,有家族在背後支撐,嫁入夫婿家也更有底氣,不會因家世而遭受冷遇。相反,夫家會因其受到妻子家人的幫助,而對妻子禮遇有加。

其實,宋代擇婿觀念的改變,“高女嫁低男”的現象以漸成風氣。一場婚姻背後的操作者,實際上是男女雙方的父母,這其中可以看出婚姻已經成爲一樁生意,既然是生意,那麼締結婚姻更多是爲了家族的利益,而非是男女雙方的兩情相悅,自由戀愛。當然,這其中有人能在婚後的相處中日久生情,生活越過越美好,但也有人會在婚後生活相看,最後男子出門尋花問柳,女子成爲這深閨怨婦,一生都在無盡的怨恨中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