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歐陽修的一生是怎樣的?他在北宋的仕途有哪些坎坷之處?

歐陽修的一生是怎樣的?他在北宋的仕途有哪些坎坷之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2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歐陽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於綿州(今四川省綿陽市),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歐陽修的一生是怎樣的?他在北宋的仕途有哪些坎坷之處?

北宋景德四年六月二十一日(1007年8月1日)寅時,歐陽修出生於綿州(今四川綿陽),當時他父親歐陽觀任綿州軍事推官,已經56歲了。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歐陽觀去世,年僅4歲歐陽修與母親鄭氏相依爲命,前往湖北隨州投奔歐陽修的叔叔歐陽曄。歐陽曄在隨州任推官二十五年,爲人正直,尤以廉潔自恃,其爲人對年幼的歐陽修產生了重要影響。

歐陽曄家不是很富裕,好在鄭氏出身江南名門望族,知書識理,是受過教育的大家閨秀,用荻稈(蘆杆當筆)在沙地上教歐陽修讀書寫字(畫荻教子)。

歐陽曄也不時關懷,總算沒有讓童年的歐陽修失去基本的教育。歐陽修十歲時,從隨州大姓李氏家中得到唐代詩人韓愈的《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愛其文,手不釋卷,這爲日後的詩文革新運動播下了種子。

歐陽修的科舉之路可謂坎坷。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17歲的他應試未中,天聖四年(1026年)再試又未取,兩次參加科舉都意外落榜。

22歲時,歐陽修跟隨知漢陽軍的胥偃前往京師。天聖七年(1029年)春,由胥偃保舉,歐陽修就試於開封府國子監,該年秋天,歐陽修參加了國子監的解試,在國子學的廣文館試、國學解試中均獲第一名,成爲監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禮部省試中再獲第一,成爲省元。

天聖八年(1030年),歐陽修參與由仁宗主持的殿試在崇政殿舉行,唱十四名,位列二甲進士及第。據歐陽修同鄉時任主考官晏殊後來回憶,他未能奪魁,主要是鋒芒過露,衆考官欲挫其銳氣,促其成才。

歐陽修的一生是怎樣的?他在北宋的仕途有哪些坎坷之處? 第2張

景祐元年(1034年),歐陽修被召試學士院,授官宣德郎,回京任館閣校勘,參與編修《崇文總目》。慶曆三年(1043年),出任右正言、知制誥。

當時,范仲淹、韓琦、富弼等人推行“慶曆新政”,歐陽修參與革新,成爲革新派干將,提出改革吏治、軍事、貢舉法等主張。但在守舊派的阻撓下,新政又遭失敗。

嘉祐二年(1057年)二月,歐陽修擔任禮部貢舉的主考官,以翰林學士身份主持進士考試,提倡平實文風,錄取蘇軾、蘇轍、曾鞏等人,對北宋文風轉變有很大影響。

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歐陽修以翰林學士身份兼龍圖閣學士、權知開封府。嘉祐五年(1060年),拜樞密副使。次年任參知政事。後又相繼任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等職。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上表請求外任,不準。此後兩三年間,因被蔣之奇等誣謗,多次辭職,都未得允准。

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王安石實行新法。歐陽修對青苗法有所批評,且未執行。熙寧三年(1070年),除任檢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職,堅辭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縣)。此年改號“六一居士”。熙寧四年(1071年)六月,以太子少師的身份辭職。居潁州(今安徽阜陽)。

熙寧五年閏七月二十三日(1072年9月22日),歐陽修在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六歲。八月,獲贈太子太師。熙寧七年(1074年)八月,獲賜諡號“文忠”。熙寧八年(1075年)九月,安葬於開封府新鄭縣旌賢鄉。

元豐三年(1080年)十二月,特贈太尉。元豐八年(1085年)十一月,加贈太師,追封康國公。紹聖三年(1096年)五月,再追封兗國公。崇寧三年(1104年),改封秦國公。政和三年(1114年),改封楚國公。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