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

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9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時間長河不停的流淌,歷史在不停的發展,讓小編帶大家撥開歷史的迷霧,回到那刀光劍影的年代,看看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的故事。

“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等一類俗語這都是古人總結的一些社會經驗,雖然言語簡單,但卻是日常生活的經驗總結。雖然時過境遷,不一定適用於今天,但我們卻可以從中吸取教訓, 糾正錯誤。

至於“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這句話怎麼理解,其實字面意思就能看懂。

一、好女不觀燈

這裏講的觀燈,實際上指的是上元節賞燈活動。

上元節傳說是漢文帝爲紀念“平呂”而設,高祖劉邦時候,西漢政權被呂后及其族人把持,甚至到了取而代之的地步,劉氏宗親爲奪回來之不易的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繫,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漢文帝登基後,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爲與民同樂日,京城裏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在這一天,宵禁取消,男女老少都可以上街,參加賞燈會。在古代女子是不能拋頭露面的,尤其是還待字閨中的少女,上元節這一天卻是例外,所以在家中憋了一年的少女們都會三五相邀前去賞花看燈,不過春心萌動的少女們更希望能夠看到俊俏帥氣的書生

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

所以,每每上元節時都會發生些美妙的事。

比如唐朝太平公主,十四歲那年太平公主在上元節的燈會上,揭開了一面“崑崙奴”的面具,自己被面具下一張謙謙君子、俊朗瀟灑的面孔所吸引,彷彿勝過了那一街的燈火和長安月色。

而此人正是薛紹,一面之緣讓太平公主對薛紹念念不忘,不久之後就如願以償的嫁給了薛紹,他們的婚禮場面之豪華,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樹木,爲了讓寬大的婚車通過,甚至不得不拆除了縣館的圍牆。從此大唐流傳着關於愛情的一段佳話。

不過上元節成全了不少人間佳話,但更多的是悲劇故事。

貌美的閨中少女滿心歡喜的流連於燈會,本想着偶遇真命天子,不想卻斷送自己的幸福。

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 第2張

元代潮劇《荔鏡記》就敘述了一個有關觀燈的故事:

年輕貌美的五娘拉着妹妹六妹迫不及待的衝出了家門,她倆要去逛燈會。燈會上她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家境貧寒的陳三才華橫溢且口若懸河,讓五娘一見鍾情,相見恨晚。

可自己也被財大氣粗的富二代看上了,富二代林大鼻財大氣粗,帶着金銀珠寶去求婚,黃財主見錢眼開,毫不猶豫就給女兒定下了親。同時陳三也來求親了,但黃財主一看彩禮這麼少,就把又笨又醜的六妹許給了陳三。

可早已心屬陳三的五娘怎會願意,就在成親的當天,悄悄地將自己和妹妹調了包,自己如願嫁給了陳三,但可怕的噩夢也開始了,陳三很快就暴露了不思進取的本性,他好逸惡勞,迷戀賭博,五娘腸子都悔青了,整天以淚洗面,最後懸樑自盡。

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講究 第3張

可悲,滿懷春心的五娘去逛燈會,滿以爲會尋到自己的如意郎君,結果卻搭進去了自己的性命。

所以古人就有了好女子不逛燈會的說法, 其實也就是告誡女孩子保護好自己,不要隨意和人搭訕,以免貽誤終身。

二、好男不鞭牛

再說“好男不鞭牛”,鞭牛其實也就是鞭春,這其實是開春時機的一個民間活動,爲的就是提醒大家春天到了 ,要及時開展春耕。

而參加這項活動的因爲大多是年輕力壯的小夥子,血氣方剛下不免發生打架鬥毆事件,所以一些老學究就認爲好男兒不應該參加這些粗魯的活動,而應該把精力放在學習上,考取功名報效國家朝廷。

這就有了“好男不鞭春”的說法,其實寓意是勸導年輕人積極向上,勤奮學習。

所以,古人總結的一些俗語,其實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其寓意往往都勸解人們勤勞、樸素,博愛、勇敢等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