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吳國有伍子胥和孫武,爲什麼面對秦國的進攻還失敗了?

吳國有伍子胥和孫武,爲什麼面對秦國的進攻還失敗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2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吳國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戰爭打的是國力,光靠伍子胥和孫武也沒有用。

吳國再厲害,也無法同時面對秦國、楚國的進攻,更何況後方還有越國的偷襲。這就相當於吳國要同時應付秦國、楚國與越國三個國家,這樣一來根本沒有任何勝算。

吳國有伍子胥和孫武,爲什麼面對秦國的進攻還失敗了?

吳國在春秋末期開闢了“西擊強楚,北威齊晉”的霸業,並出現了春秋五霸之一的吳王闔閭。

吳國、越國原本都是東南方向上的小國家,自身國小而民寡,版圖狹小,長期受到齊國、晉國、楚國等周邊大國的壓迫。

到了春秋末期,吳王闔閭(公子光)繼位,重用伍子胥、孫武等人改革國政,使得吳國從一個不起眼的東南小國變成了東南霸主。吳國的鄰居之一就是楚國(統治核心在湖北江陵),也是當時南方最大的諸侯國。

吳國、楚國過去是世仇,而吳國長期也遭到楚國的壓迫,但無論是人口數量還是軍事實力都遠不如楚國。吳王闔閭繼位時,正逢楚國衰落而吳國漸漸興盛起來。楚國常年與北方的晉國爭霸,自身擴張過度、元氣大傷,同時又出現了楚靈王、楚平王這樣的昏君,國內雪上加霜、怨聲載道。

吳國趁楚國衰落不堪的時候,發動了針對楚國的戰爭,其中多虧了孫武、伍子胥等人。公元前506年,吳國以3萬大軍在柏舉之戰中擊破楚國20萬大軍主力,隨後一舉攻破楚國的首都,伍子胥還把楚平王的屍體從棺槨中拖出來鞭打、羞辱。

吳國有伍子胥和孫武,爲什麼面對秦國的進攻還失敗了? 第2張

由於楚昭王倉皇逃竄,楚國大臣申包胥不得不向秦國方面請求援軍,約定秦楚共同對付吳國。因此,吳國在佔領楚國首都後不久就面臨着不利的局勢,第一是吳軍兵少、勞師遠征,以3萬人的兵馬深入楚境;

第二是楚軍的殘餘力量強大、楚人抵抗激烈,因爲楚國畢竟是大國和強國。吳國後來在楚國境內作戰不利,節節敗退,逐漸轉入防守姿態。

更致命的是第三點,那就是吳國內部也發生了叛亂。吳國的另一個鄰居,也就是越國趁機攻打吳國本土,而吳王闔閭正在與楚、秦聯軍作戰,不在國內。闔閭的弟弟在國內擅自稱王,引發吳國的內亂,使得闔閭不得不班師回朝處理政事,放棄了消滅楚國的機會。

闔閭晚年爲了教訓越國,開始不斷進攻越國的疆土,奈何越國雖然國力弱小卻十分頑強。公元前496年,一代霸主、吳王闔閭率軍與越王勾踐作戰,在戰爭中被越國軍隊砍去了腳趾頭,流血過多、傷重而死,傳位給吳王夫差。

夫差憑藉父親闔閭留下的國力,成功擊敗了越王勾踐,但卻沒有乘勝追擊、消滅越國,終於埋下了後來的隱患。吳王夫差還派水師從海路襲擊北方的大國齊國,引發齊國的恐慌,從而創造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海戰記錄。

吳國有伍子胥和孫武,爲什麼面對秦國的進攻還失敗了? 第3張

不過,此時吳國的國力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早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弱小的吳國了,所以吳王闔閭也因此躋身進入春秋五霸之一,史稱其“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服越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