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伍子胥和楚平王有多大的仇恨 伍子胥爲什麼將他屍體挖出來鞭屍

伍子胥和楚平王有多大的仇恨 伍子胥爲什麼將他屍體挖出來鞭屍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伍子胥,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伍子胥身爲楚國人爲什麼要輔助吳王闔閭?伍子胥和楚國有仇嗎?伍子胥爲什麼要將楚平王鞭屍?

導語:

伍子胥是一個悲情猛人,說他悲情,那是因爲他這一生,都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說他是猛人,那是因爲他做人做事都比較猛。

伍子胥全家遭到楚國陷害,他隻身逃到吳國以後,發誓要爲父兄報仇。結果帶領吳國軍隊將楚國踏平,伍子胥挖出了楚平王的屍骸鞭屍泄憤。吳王闔閭十分信任伍子胥,可是夫差稱王后,逐漸與其疏遠,甚至開始懷疑伍子胥,最終伍子胥含恨被殺。

伍子胥和楚平王有多大的仇恨 伍子胥爲什麼將他屍體挖出來鞭屍

01一夜白頭的伍子胥,前半生只爲報仇。

伍子胥的父親伍奢曾經是楚國的官員,因爲遭到了費無極的構陷,結果伍奢全家被抓。伍子胥和哥哥伍尚逃了出來。可是楚王擔心伍子胥兄弟倆會在外面搞事情,所以就命人召回伍子胥兄弟,表示會放了他們的父親。

哥哥伍尚比較仁義,他相信楚王和費無極的話,可是弟弟伍子胥卻深知他們的計謀。所以伍尚回到楚國,而伍子胥則出逃在外。

伍子胥在機緣巧合之下,來到了吳國。可是憂心於父兄被殺的仇恨,所以伍子胥是一夜白頭,這種仇恨已經深入骨髓,誰也無法改變。他這輩子似乎只有一個理想,那就是滅了楚國,殺了楚王報仇。可是這件事並不容易,因爲當時器重他的闔閭還不是吳王,於是伍子胥便輔佐闔閭登上了王位。闔閭對伍子胥十分器重,同時也器重另外一位高人,那就是孫武。伍子胥負責戰略上的總指揮,而孫武則在具體戰術上作爲總指揮,兩個人合作非常默契,使得吳國很快成爲了東方大國。可是伍子胥從來沒有哪一天是忘記仇恨的,所以他感覺時機成熟以後,便慫恿闔閭進攻楚國。結果楚國大敗,吳國攻陷了楚國國都以後,伍子胥什麼人都不找,就單單要找楚王報仇雪恨。

伍尚曰:我知往終不能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後不能雪恥,終爲天下笑耳。謂員:可去矣!汝能報殺父之讎,我將歸死。尚既就執,使者捕伍胥。伍胥貫弓執矢向使者,使者不敢進,伍胥遂亡。聞太子建之在宋,往從之。奢聞子胥之亡也,曰:楚國君臣且苦兵矣。伍尚至楚,楚並殺奢與尚也。---《史記》

當時的楚平王已經死了,新上任的楚昭王早就跑沒影子了,這個時候的伍子胥憤怒之餘,只好命人將楚平王的屍體挖了出來,鞭屍三百下泄憤。闔閭明白伍子胥的這種心情,所以並沒有阻止伍子胥這麼做。

伍子胥和楚平王有多大的仇恨 伍子胥爲什麼將他屍體挖出來鞭屍 第2張

02伍子胥的這種復仇方式過分嗎?

這件事發生以後,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因爲大家都在對伍子胥的行爲指指點點,他們認爲,楚平王再混蛋,好歹也曾經是伍子胥需要跪拜的國君。

現在伍子胥居然爲了報仇,將昔日的主子給挖出來鞭屍,這種報仇方式實在是慘無人道,堪稱禽獸。

一時間對伍子胥的聲討之聲不絕於耳,甚至連伍子胥昔日的好友申包胥都認爲伍子胥的這種報仇方式太過分,寫信嚴厲地抨擊了伍子胥。

伍胥知公子光有內志,欲殺王而自立,未可說以外事,乃進專諸於公子光,退而與太子建之子勝耕於野。 五年而楚平王卒。初,平王所奪太子建秦女生子軫,及平王卒,軫竟立爲後,是爲昭王。吳王僚因楚喪,使二公子將兵往襲楚。楚發兵絕吳兵之後,不得歸。吳國內空,而公子光乃令專諸襲刺吳王僚而自立,是爲吳王闔廬。闔廬既立,得志,乃召伍員以爲行人,而與謀國事。---《史記》

伍子胥只是冷冷一笑,他用行動告訴世人,他就是一個倒行逆施的人,他想要做的事情,誰也不會攔得住。

那麼伍子胥做得真的過分嗎?這完全就是道德綁架,如果是你的父兄被楚平王給處死了,全家人都被楚平王給殺了,那麼你會怎麼做呢?難道還要去祭拜一下楚平王嗎?

當然不是,可能你的做法要比伍子胥可怕的多。伍子胥此刻已經是吳國的臣子,就算昔日是楚國人,現在也跟楚國沒什麼關係了,當然除了仇恨以外。

所以伍子胥對楚平王的這種做法,不僅沒有什麼過失,反而是一種非常明智的選擇。因爲伍子胥如此對待楚平王,這就說明伍子胥不可能再有機會得到楚國人的任何好感。

伍子胥只有徹底跟楚國斷絕了關係,才能夠真正得到吳國的信任。所以說伍子胥的這一行爲,也有爲自己鋪路的打算。

沒有無緣無故的仇恨,既然仇恨已經釀成,那伍子胥肯定是要報仇的。既然報仇的方式可以隨便挑,爲什麼伍子胥不選擇一種對自己最爲有利的方式呢?

伍子胥和楚平王有多大的仇恨 伍子胥爲什麼將他屍體挖出來鞭屍 第3張

03伍子胥輔佐夫差,結果被賜死。

伍子胥成爲了闔閭最爲信任的大臣,更是被封爲了相國,是臣子當中地位最高的一位。惋惜的是,闔閭在於越國作戰的時候,被越國大將靈姑浮射中了腳拇指結果病死了。

昭王出亡,入雲夢;盜擊王,王走鄖。鄖公弟懷曰:平王殺我父,我殺其子,不亦可乎!鄖公恐其弟殺王,與王奔隨。吳兵圍隨,謂隨人曰:周之子孫在漢川者,楚盡滅之。隨人慾殺王,王子綦匿王,己自爲王以當之。隨人卜與王於吳,不吉,乃謝吳不與王。---《史記》

新上任的吳王夫差,雖然對伍子胥也比較恭敬,但是信任感卻蕩然無存。因爲夫差有一套屬於自己的領導班子,一朝天子一朝臣就是這個道理。

夫差更加信任太宰伯嚭,可是伯嚭這個人是個徹頭徹尾的勢利小人。他收了越國不少賄賂,所以處處都爲勾踐說話。在擊敗越國以後,是滅亡越國還是保留越國,伯嚭和伍子胥產生了激烈的爭吵。後來因爲伍子胥將兒子留在了齊國避禍,夫差最終更加信任伯嚭,疏遠了伍子胥。在伯嚭的讒言之下,伍子胥根本就沒辦法辯駁。伯嚭甚至告訴夫差,伍子胥有謀反的嫌疑,所以夫差賜了伍子胥一杯毒酒,解決了他的一生。伍子胥生前的遺言是,把他的雙眼掛在城牆上,他要看着越國軍隊殺入吳國都城。伍子胥的死,是吳國非常大的損失。他死後,勾踐在吳國呆了幾年就被夫差給放回國了。回到自己地盤上的勾踐,開始厲兵秣馬。

在夫差參加黃池會盟的檔口上,勾踐帶兵殺入吳王宮,結束了吳國的統治。夫差回來以後節節敗退,最終兵敗亡國。伍子胥終於是看到了這一天。

伍子胥和楚平王有多大的仇恨 伍子胥爲什麼將他屍體挖出來鞭屍 第4張

總結:伍子胥是個高瞻遠矚的戰略家,卻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

伍子胥對大局的控制,那是非常強的。他的構想很簡單,吳國先打垮楚國,再擊敗越國。與北方強國齊國聯盟,從而吳國可以蠶食南方的所有諸侯國。

等到吳國真正成爲了南方霸主以後,那吳國就可以掉過頭來滅了齊國。可是夫差偏偏不聽這些,他非要跟齊國作對,纔會造成後來的悲劇。

伍子胥對夫差的態度,足見他不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

他始終認爲夫差是一個晚輩,常常拿夫差當年奪位時,對伍子胥的許諾說事兒。當年夫差爲了上位,曾經許諾將半個吳國送給伍子胥。甚至在夫差不聽從伍子胥勸告的時候,伍子胥居然把自己的家人留在了齊國。這顯然是要爲自己跑路做準備了,夫差又不是傻瓜,他怎麼可能不生氣呢?所以說伍子胥的結局,完全是他一手造成的。如果他能夠細心揣摩夫差這個人的性格特點,或許結局也不會如此悲劇了。

參考資料:《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