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騙門之道在古代非常常見,宋朝周密的《武林舊事》有何記載?

騙門之道在古代非常常見,宋朝周密的《武林舊事》有何記載?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要說起大衆羣體最討厭的人,那非騙子莫屬了,也難怪,如今科技發達,騙子們也實時更新,藉助網絡和手機大行騙術,利用人們貪圖便宜、貪戀女色、疏於防範、膽小怕事、希企捷徑等弱點進行一系列的針對騙局,真是令人防不勝防,要說起這騙門之道,那是從古代就非常常見的。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騙門之道在古代非常常見,宋朝周密的《武林舊事》有何記載?

比如唐宋時期,都城常住人口加流動人口都超過百萬,不免魚龍混雜,自有一羣遊手好閒之徒,靠吃“城市”生活。這些專事坑蒙拐騙、勒索搶劫的團伙在唐朝被稱爲“坊市惡少”、“無賴”、“閒人”,宋朝則稱爲“遊手”。

宋人周密所撰《武林舊事》對發生在南宋都城臨安府(今杭州)的五花八門的“騙局”,有形象的描述:

一種是設“美人局”,專門針對好色之徒,主要是以貌美娼妓爲誘餌,引誘青年男子,假裝要做他的姬妾,然後詐取錢物;

一種是經營賭場,稱爲“櫃房”,誘騙青少年或進城民工參賭,史載:“市人有以博戲取人財者。每博必大勝,號‘松子量’不知何物語也。”

一種稱之爲“水功德局”,假稱能替人打通關係,那些到京城企圖求官、覓舉,希望得到恩澤、升遷,或者有訴訟之事,騙子們都宣稱能打通關節,有強力後門,不過錢物一到手,就溜之大吉了;

一種是以買賣貨物爲名,以假做真,如以紙假冒衣服,以銅鉛假冒金銀,以土木假冒香藥,“變換如神”,直看得受害者眼花繚亂,光天化日之下,詐騙卻往往得手。因此,這類騙人者,被稱爲“白日賊”;

一種是專門在市場等人羣簇擁之地,專貼近人身,扒竊衣囊及配飾,“剪脫衣囊環佩”,類似今天的剪包盜竊者;

騙門之道在古代非常常見,宋朝周密的《武林舊事》有何記載? 第2張

一種是酒肆茶樓經營者與妓女勾結,誘騙外地進京人士消費珍品,擡高價格,欺詐勒索,很多人掉進陷阱。

還有溜門撬鎖,飛檐走壁,穿牆入室,不一而足。更爲囂張的是直接明搶的團伙,號稱“攔街虎”、“九條龍”等,稱霸街市,爲害一方,百姓和商販備受其苦,敢怒而不敢言。

這些稱霸市井的團伙至少可分爲兩個層次,一是家世中衰的官僚子弟;二是一些破落戶、城市貧民、外來流動人員、無業遊民等構成“地頭蛇”,謀生手段各不同,如以無賴方式倚賴政府救濟,組成團伙從事詐騙活動,欺行霸市壟斷商品進城通道等等。

這些還只是民間詐騙勒索團伙,還在官府的“嚴打”範圍內,更有甚者是依仗權勢爲害坊市的在官之人。據《資治通鑑》記載,唐朝長安就有一批專門打着宮廷承差的旗號,對坊市居民巧取豪奪的“小兒”。德宗貞元末,隸屬於宦官執掌的宣徽院五坊小兒橫行長安坊市。所謂五坊,是設於內廷禁苑中飼養五種飛禽走獸供皇帝狩獵之用,一曰雕坊,二曰鶻坊,三曰鷂坊,四曰鷹坊,五曰狗坊。他們往往喧囂市坊間,或張網於坊市井、門,宣稱不得驚擾供奉鳥雀,限制住戶的正常出入,以此勒索錢財;也有相聚於食市酒肆飽餐而拒絕付錢,如遇店主索錢,或直接毆打,或留一口袋宣稱內有爲內廷捕得的鳥雀,必須好好飼養,最後的結果都是店主告謝哀求才離去。待憲宗即位後,革除弊政,抑制宦官的權勢,也打擊了“小兒”的囂張氣焰,京城百姓無不拍手稱快。

還有一夥人,依仗曾做過胥吏的身份,勾結官府,欺壓小民。唐朝一薛姓京兆尹(相當於首都的市長)對京城惡少曾有一次大規模的抓捕行動,一次捕獲三千餘人,全部仗殺,陳屍於市,市人凡有刺青者,一律“灸滅”。

騙門之道在古代非常常見,宋朝周密的《武林舊事》有何記載? 第3張

當時有幾個亡命徒非要頂風上,一個姓張的,左臂刺上“生不怕京兆尹”,右臂刺上“死不怕閻羅王”,一個姓王的在胸腹上刺上“山亭院池、樹草木鳥獸,無不悉具”,被薛“市長”一律杖殺。

而宋朝則採取“以毒製毒”的方式,從“羣盜”中招納一批人員,加入官府組成的幾千人的緝捕隊伍,又在城區進行廣泛巡查,堅決予以“彈壓”。

現如今,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騙子們也就開始蠢蠢欲動了,更可恨的是那些騙取老人們棺材本的,坑害窮苦大衆的不法之徒,完全喪失良心,淨幹些豬狗不如的事情,不過,隨着法律的完善,騙子們最終將難逃法網,須知,善惡終有報,蒼天饒過誰?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