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春秋各國如此混亂,其根源是什麼?

春秋各國如此混亂,其根源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5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按語:春秋時期,中國經歷了幾百年的混亂,才最終統一。除了春秋五霸以外,還有無數數不清的小國家,不僅各國之間戰爭不斷,各國內部也頻繁產生內戰。春秋各國內戰不斷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貴族的難題

中國的貴族政治,最典型的是西周到春秋這五百多年時間。西周具體什麼樣,史書記載太少。到春秋的三百年裏,就很沒秩序了,各國貴族內戰不斷。

春秋各國如此混亂,其根源是什麼?

爲什麼?說到根子上,就是個人口增長問題。古代一夫多妻,國君娶的女人太多,大老婆小老婆一大堆,自然生的兒子也多。大兒子——嚴格來說,是嫡長子,繼承父親的位置,這沒問題,剩下的公子們怎麼辦?也得分一塊封邑,讓他們有個世襲產業。

這樣,一個國家裏面,就分出了好多國君後代家族,那時叫“公族”。這些公子公孫們又是娶一堆老婆,生一堆孩子,大夫的嫡長子固然要繼承一塊封地,其他的兒子也不能喝西北風,還得從老父親的家產裏面劃分一塊。

土地是有上限的,總人口的增長速度也非常非常慢。貴族人口的增長,卻是“幾何級數”,連着翻番,總有分不過來的時候,這就要爭、要搶,日子就不太平了。

就說魯國。“三桓”的始祖,是當今魯昭公的七世祖——魯桓公的三個兒子,也就是魯莊公的三個兄弟:季友,叔牙,慶父。從第一代人以來,這三個家族就世代主持魯國政權,成了世襲的寡頭家族,國君逐漸成了徒有虛名的象徵。這樣積累下去,就有問題:

第一,魯莊公和他以後的歷代國君,都會生不少兒子,也都要當大夫,繁衍成公族。跟“三桓”家族比,我們可以叫他們“新貴族”,因爲他們分出來得晚。這些新貴族怎麼辦?貴族們要的無非是兩樣:地產和官爵。三桓的族長世代當權,土地也基本讓他們分完了,新貴族們就有意見。

第二,不光有新貴族,還有比三桓資歷更老的老貴族。他們是更老的國君傳下來的,有些在三桓出現以前曾很有勢力,後來被三桓家族排擠到了一邊,這些後人也有怨氣。有個比三桓早兩輩的臧孫氏,開始那兩輩比較顯赫,三桓壟斷朝政後,還給臧孫家保留了一點份額,所以這個家族的族長,世襲魯國的大司寇。此外還有很多家,沒有臧孫家這種運氣,怨氣就很大了。

第三,三桓家族創立後,各自的人丁也在繁衍。歷代的嫡長子都是族長,代表本家族掌權,但一代代的支庶子弟,繁衍越來越多,他們想佔封地、當官,機會很有限。例如孟孫家,陽虎這樣的支庶子弟,日子就不好過,自己家族裏沒發展機會,只能去給季氏打工。

第四,這些新老貴族、支庶以外,還有一羣人野心更大,就是當朝國君的公子們。在他們看來,你們三桓家族不過始祖那一輩是公子,現在傳了這麼多代,跟我們血統早疏遠了。我們是當朝國君的兒子,相當於你們的始祖,以後也要立家傳世的。你們把什麼都壟斷了,我們、我們的後人怎麼辦?

當時不光魯國這樣,別的國家都是如此。

像鄭國,到春秋後期,是由鄭穆公的七個兒子形成的家族—“七穆”,世代壟斷了政權。

孔子的老家宋國更熱鬧。開國以來,哪代國君都有一批公子繁衍成公族,都按國君諡號稱呼,像武族、穆族、戴族、莊族、桓族,分別是宋武公、穆公、戴公、莊公、桓公的公子家族,經常打得一塌糊塗。

別的中原國家,沒有魯、鄭、宋這麼整齊,也都是個位數的幾個寡頭家庭壟斷政權,他們往往是既有比較新的,也有比較老的公族。唯一比較特殊的是北方超級大國——晉國,他們有一套奇怪的國策,不許重用公族,到春秋後期世代掌權的寡頭,是幾個和國君不同宗的大貴族家庭。

光看中國的歷史,會覺得貴族政治註定短命,無解。可歐洲的貴族社會,怎麼就能前前後後維持一千多年?

其實他們是託了一夫一妻制的福。歐洲的貴族再使勁兒繁衍,也沒春秋貴族這麼多孩子。他們的貴族沒有兒子,女兒可以當繼承人,兒女都無,就找別的親戚繼承。看似人丁不興旺,其實正好實現可持續發展。

當然,歐洲的長子繼承製度也比中國的嚴格。長子繼承父親全部家當,其餘的出去當騎士,靠打仗掙家業,這樣就沒有“三桓”一類的問題。歐洲貴族只有一個老婆,沒有嫡不嫡的區別,最多是私生子問題。

魯昭公二十五年的動亂,就是上面說的這四種公族成員——老貴族、新貴族、當朝公子、三桓支庶,對三桓族長一致不滿,最後引發戰爭,結果被三桓聯合打了個慘敗,一大羣新老貴族和小公子簇擁着魯昭公逃往齊國。

至於魯昭公本人,史書記載他智商偏低,一直是十來歲少年的心智狀態,貪玩,性情無常。他幹過的最不合常理的事,是娶了吳國一位公主做夫人。因爲吳國是蠻夷,同時又宣稱自己的始祖是周文王的大伯、二伯,這就和魯國國君是同姓了,同姓不能結婚。

本來,歷代魯君的夫人都要有周天子的冊命,纔算確定正式合法的婚姻關係,就像歐洲中世紀的國王們結婚,必須得到羅馬教皇的書面同意。魯昭公娶吳國夫人,自知理虧,一直沒敢向周天子申請冊命,從法理意義上說,他這個夫人是非法的。有了這個尷尬,此後魯國的歷代國君再娶夫人,也不好意思向周王申請冊命了。

以魯昭公這種智商,自然應付不了和三桓的爭端,他被一羣身邊人裹挾着,稀裏糊塗打起了內戰,直到兵敗出逃,客死異鄉,都在被人利用。

本文節選自:《孔子大歷史》

春秋各國如此混亂,其根源是什麼? 第2張

隨孔子游歷春秋,由貴族解讀華夏

《孔子大歷史》,爲你講述聖人與其背後的時代風貌

五霸七雄相繼登場,諸子百家競相活躍,春秋之際,華夏文明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獨特的貴族政治與社會風貌構成了其主要特徵。孔子的一生,見證着春秋末期的變革時代,見證着貴族社會的興盛與衰落。

《孔子大歷史》便是一部書寫變革時代的歷史長歌。該書是繼2018年上市便斬獲多項大獎,深受讀者喜愛的《南北戰爭三百年》之後,作者李碩的又一力作。作爲新生代青年曆史寫作者,李碩擅長於以生動、流暢的文字進行歷史寫作,同時,他也屢發獨到見解,給人啓發。在新書《孔子大歷史》中,李碩將歷史敘述的關注點聚焦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晚期,在對孔子的一生進行了生動書寫的同時,還對春秋貴族時期的整個時代風貌進行了整體性的描繪。《孔子大歷史》語言輕鬆、通俗,用非常“讀者友好”的寫作方式寫就。同時,《孔子大歷史》也不乏頗具創新的見解與觀點、詳實有據的史料考證。這樣一本能夠面向大衆讀者的靠譜的歷史作品,着實不可多得。

細描聖人生活世界,還原孔子生平真相

我們通常的印象中,孔子是一位道德聖人,高高在上。但實際上,他也有着如普通人一般的人生經歷。在《孔子大歷史》中,作者正是去除了這層後人加於其上的“聖人”面紗,還原孔子最真實的生活經歷,並仔細揣摩孔子在各種情況下的心理與情感狀態——他的喜怒哀樂與憂懼,他的困惑、糾結與執着——爲我們描繪出一個真實而又鮮活、生動的孔子。孔子以沒落貴族遺腹私生子的身份出生,生前父親就已去世。他自小在外婆家成長,沒有什麼身份與地位。直到15歲左右,通過停棺葬母,才被孔氏家族接納,從此孔子進入了貴族社會圈子,人生實現了巨大的轉折。之後,孔子接受着貴族式的教育,成年後開始做官,一步步做到魯國最大的官“大司寇行攝相事”,同時也見證了春秋末期各國內政外交的風雲變幻與奇聞軼事。但他很快就被魯國貴族冷落,被迫辭職。在孔子仕途沉浮的表象背後,實際上隱藏着魯國貴族之間的利益糾葛與衝突,以及春秋晚期各國之間的“國際關係”。遭遇政治失意後,孔子開始周遊列國,途徑齊、衛、鄭、陳、蔡、楚等國,但都沒有尋找到施展政治抱負的機會。晚年回到魯國後,孔子潛心整理詩書。他的思想經弟子與後人的傳承與解釋,流傳後世。與政治上的失意正相對照,孔子在思想與學說上在後世成爲了首屈一指的“至聖先師”。

通過解讀經史文獻,《孔子大歷史》再現了孔子在寡頭世襲政治遊戲規則中沉浮的一生,對孔子的生活世界進行了人類學乃至影視視覺層面的還原。

借孔子看春秋,全景展現早期華夏貴族社會風貌

在《孔子大歷史》中,李碩不僅敘寫了孔子生動的人生經歷,還以孔子的一生爲縮影,全面展現出春秋時期貴族社會的風貌。孔子可謂瞭解春秋貴族社會的最佳個案。因爲他是諸子百家裏,歷史記載最詳盡、相關資料最多的一位。而他所處的時代,貴族制度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他的一生正好展示了貴族社會如何走向沒落,春秋如何走向戰國的過程。春秋戰國加起來近六百年曆史,孔子正處在大變革的樞紐位置。

故而,以孔子的一生爲線,《孔子大歷史》穿插了各種春秋貴族時代的歷史知識,爲我們展現出一幅完整的時代畫卷。在《孔子大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貴族的等級制度與權利義務,貴族所遵守的禮儀習俗,貴族從小接受的教育和他們的“必修課”,宴會、射禮等貴族的生活狀態,各國之間或明或暗的“遊戲規則”,各國的政治狀況與權力角逐,甚至各國貴族的奇聞軼事。同時,孔子足跡所至,包括了很多國家,在書中,這些國家各自的特點與面貌,我們也得以一窺:三大家族與國君衝突不斷的魯國、東方的強國齊國、混亂不堪的衛國、西方的霸主晉國、夾在大國之間的小角色陳國和蔡國、南方的“蠻夷”楚國、此消彼長的吳國與越國……

品味貴族時代風貌,追尋古代政治文明

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春秋貴族世襲政治別具一格,它是西周封建制的延伸和失控,與戰國開端的君主集權制、官僚制、編戶齊民模式截然不同。春秋中後期的列國,世代壟斷朝政的寡頭格局形成。所謂世卿世大夫,魯有三桓,鄭有七穆,晉有六卿……故孔子曰:“祿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在這樣的大變革時代,國君與寡頭、貴族與平民的關係發生了重要的變化,寡頭世襲政治需要尋找新的出路。《孔子大歷史》在展現春秋貴族社會的風貌與特色的同時,也探討了貴族政治存在的難題及其轉變趨勢,勾勒出了中國古代早期文明的發展與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