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春秋時期的各國君主都稱爲公 楚國爲什麼會是一個例外

春秋時期的各國君主都稱爲公 楚國爲什麼會是一個例外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楚國稱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首先這裏先明確一個問題,齊桓公、秦穆公,這裏的公都是尊稱,實際上齊國和秦國的爵位都是侯爵。根據《左傳》中的記錄原則,對於各國的國君,不管分封的爵位高低,一律尊稱爲某某公,但是如果有魯國國君在場的情況下,就一律以本來爵位來記述,如齊候、鄭伯、楚子、許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左傳》原文。至於楚王,王的稱謂是僞稱,也就是自稱,是不合禮法的,下面小編和大家詳細說一說。

春秋時期的各國君主都稱爲公 楚國爲什麼會是一個例外

楚國分封在南方的蠻夷之地,經過多年的擴張吞併,實力大大增強。這一年,楚國準備繼續擴張,這時的楚國國君是熊通,就下令來攻打漢水東岸的隨國。隨國就來和楚國交涉,說:“我們又沒得罪您,您爲什麼來攻打我們?”

楚國的答覆就非常蠻橫不講理了,說:“我們地處蠻夷之地,現在各諸侯間都互相侵略吞併。我們楚國現在實力強大了,想參與到中原王朝的政務中來,想請周王室加封我爵位。”

春秋時期的各國君主都稱爲公 楚國爲什麼會是一個例外 第2張

還有一點就是楚國已經佔領了那麼大片的領土,實力非常強大,但是始終沒有加封,爵位還是子爵。楚國國君和其他諸侯會盟的時候就會非常鬱悶,人家都說某某公、某某候,差點的也是伯爵之類的。而堂堂大楚之君,被人稱爲楚子,不知道的還以爲廚子呢,所以熊通的鬱悶可想而知了。

楚國把隨國打服之後,就讓隨國去周王室替他請尊封號,可是人家堂堂周王室憑什麼答應他啊。於是隨國鎩羽而歸,把情況報告給了楚國。熊通一聽急眼了:“想我先祖鬻熊是文王的老師!成王封我先公爲子爵在南楚大地,經過這麼多年經營,四周的蠻夷都已臣服我楚國,就這樣周王都不給我加封,那我就不麻煩他了,我自己來!”

春秋時期的各國君主都稱爲公 楚國爲什麼會是一個例外 第3張

這下可好,熊通不只是自己給自己加封,而且還一步到位,直接登頂封王,即楚武王(武是死後的諡號),和周王平起平坐。堂堂周王室自平王東遷後就衰微至極,風雨飄搖自顧不暇,也就沒敢把楚國怎麼樣,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春秋時期的各國君主都稱爲公 楚國爲什麼會是一個例外 第4張

春秋時期,楚國只是自稱爲王,實際上應該叫楚子。就好像現在如果某人自稱皇帝,不能就真把他當皇帝,實際上他只是普通國民而已。不過漢朝是楚人建立的,劉邦經常讓人在皇宮裏跳楚舞唱楚歌,把楚國的鳳文化、漆文化帶向全國,漢朝皇帝都算是楚人,所以司馬遷必須給予楚國以足夠的尊重。所以,按照楚國人的方式來稱呼楚國的君主,就很會得皇帝欣賞。其它各國其實也不都是公爵,只不過是自稱爲公,卻不敢自稱爲王,所以司馬遷很公平地就按公來稱呼他們。

春秋時期的各國君主都稱爲公 楚國爲什麼會是一個例外 第5張

這樣別人就不能質疑“爲什麼你把別人稱公卻把楚君稱王”,因爲是他們自己不稱王的。因爲《史記》寫得太好,後世史學家們紛紛採納其意見,於是都沿用這種說法,把楚主稱王、各國稱公。

春秋時期的各國君主都稱爲公 楚國爲什麼會是一個例外 第6張

一句話,拳頭就是原因。楚國人把周王拉下神壇,又把秦朝滅亡,又建立漢朝,我就算稱王,甚至把祖先封帝,你們敢反對嗎?敢反對我就弄死你呀!要是齊國人建立的漢朝,纔不會把“楚莊王”“楚武王”這種稱呼流傳下來,頂多就是“楚莊公”,甚至“楚莊子”。

要不是楚國強,唐朝人在把觀音本土化時,也不會說有可能是楚莊王的三女兒。畢竟學歷史的一看就知道,妙莊王和楚莊王一看就是兩個不同的人,但中國歷史上出名的莊王只此一家,想給觀音找個中國本土叫莊王的父親,就只能選楚莊王了。

春秋時期的各國君主都稱爲公 楚國爲什麼會是一個例外 第7張

於是楚莊王莫名其妙多了三個女兒,分別是文殊、普賢、觀音,楚國也莫名其妙多了一個佛教。(人家楚國人明明已經創立了道教的根基了好嗎?要不要說耶穌孔子也是楚國人啊?)但是這只是古代沒文化的平民傳出來的,衆所周知,觀音是印度人,住在印度南海普陀洛迦山,也翻譯爲布達拉加山,反正都是音譯。宋朝時中國把東海舟山的兩個山改名爲普陀山和珞珈山,唐朝西藏建立了布達拉(加)宮,但是不能因此就說觀音是中國人,或者說觀音住在中國南海。人家在印度南海好不好?中國普陀山在東海!是東海!

春秋時期的各國君主都稱爲公 楚國爲什麼會是一個例外 第8張

還是那句話,拳頭就是原因。你和你的後人都強,你就能被追尊,就比同時代的人高級,中國要是夠強,吞併南亞東南亞,也就不用再爭辯觀音是哪個南海哪國人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