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元載的官宦之路是怎樣的?他是如何一步一步誤入歧途的?

元載的官宦之路是怎樣的?他是如何一步一步誤入歧途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和小編一起走進了解元載的故事。

元載這個人物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他是唐朝中期宰相。可以說元載的前半生十分勵志,但後半生卻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元載出身貧苦之家,但年少勤奮好學,後來考中進士開啓了自己的入仕之路。元載曾幫助皇帝剷除李輔國和魚朝恩兩位權臣,因此獲得唐代宗信任,但此後元載也走上了獨攬朝政的道路,而且越來越目中無人,因此遭到代宗厭惡,最後下場也是很慘,全家都被賜死。

元載的官宦之路是怎樣的?他是如何一步一步誤入歧途的?

說起於皚磊,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他是誰。但是提起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當中的元載,不少人卻都恨的牙癢癢。

作爲劇中的一位小人,餘皚磊將這個角色刻畫的極爲深刻。見縫插針、見風使舵,想盡辦法把握一切能夠獲得權與利的機會。在局勢突變,危險來臨之時,卻儼然化身成一個縮頭烏龜,處處退縮,在這兩者之間切換自如。卻還能在這之餘取得京城貴女王韞秀的芳心,說得一手土味情話,使這位千金對他死心塌地,向他允諾一生。

而在真實的歷史上,元載也是真實存在的,不過不想大家所期待的那樣,早早的領了飯盒,而是成爲了一朝的宰相。但是也如大家期望的那般,最後落得被抄家、滿門被斬的下場。

歷史上的元載就是一個古代化的草根成長的過程,沒有同"李必"一般的顯赫家世,從小就得到名師指導,往來之人都是當朝名仕。沐浴在上層文化之下,接受這這個帝國最高教育的薰陶,歷史上甚至沒有關於他父母、祖上的詳細記載。只是記載他出生於鳳翔岐山,到父親離世後,母親改嫁給一個叫做元景升的人,隨改成"元"姓。但是元載本姓到底是什麼,生父到底如何離世,史書沒有記載,今天的我們也就無從得知了。

在這個家庭當中,生活遠算不上富裕,也無從得知是否元載的童年幸福與否,這段童年的時光到底在今後的人生當中帶給他了怎樣的影響。但或許正是少年之時的貧寒,讓他在今後登上高位之後對於財富無法滿足,將自己的貪慾發揮到了極致。

少年的元載,對於讀書十分刻苦,勤奮學習,博覽羣書。加上天資聰慧,對於道教學說頗感興趣。在年紀不大之時就有了不小的學問,算是學有所成。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時代,讀書之後就是考取功名利祿,實現每個讀書人夢寐以求的夢想。但是那個時候沒有現如今的教育體制,不是所有有才華的人都能夠顯露出來,將才華得到發揮。學有所成之後的元載爲了參加科舉考試,從偏遠的家步行到鄉試地點前往參加科舉考試,但是結果都不盡如意,名落孫山。

直到天寶初年,作爲一位十分推崇道教的皇帝。唐玄宗下令舉明莊、老、列、文四子學者。就是這次機會,元載利用自身的優勢,一舉高中。從此踏上了仕途,開啓了他的官宦之旅。

元載在入朝之後,第一個被授予的職位是新平尉。在經歷了貧寒的生活和屢考不中的經歷之後,元載在朝堂之上把握一切機會向上攀爬。對於功名的渴望使得他採取了一些非常手段。當時的玄宗已經沒有早年的那般雄心,不願在費心管理國事。皇帝的懈怠,使得身邊不再有逆耳忠言,都是滿目的阿諛奉承、巧言令色。美人在懷,疏解煩心。宦官侍下,不聽繁瑣之事。這時的朝堂上,宦官正是風光之時。

元載的官宦之路是怎樣的?他是如何一步一步誤入歧途的? 第2張

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中貴多黃金,連雲開甲宅。路逢鬥雞者,冠蓋何輝赫。鼻息幹虹霓,行人皆怵惕。

氣焰如此囂張的宦官集團被很多人所厭惡,但是也成爲了不少人抱大腿最好的選擇,大太監李輔國成爲了他的目標。在安史之亂之時,極力建議李亨傭兵北上,後又在靈武擁立李亨爲皇上,即唐肅宗。所以在李亨登基論功行賞之時,給與了他很大的嘉獎,升爲太子家令,手掌兵權。並賜名李輔國,將原來的名字李護國捨棄不用,遂一時之間全傾朝野。

這位大太監的正妻恰好就姓元,元載就接着這樣的一點,生拉硬拽的將自己同元氏扯上親戚關係。就是憑藉着這樣的關係,元載正式混入李輔國旗下,受到了他的賞識,得到了提拔。正式在李輔國的鼎力支持之下,扶植元載做了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實際上就是當時的宰相。

就在元載權勢名望一天天上升的時候,肅宗驟然離世,新皇李豫繼位,是爲唐代宗。新皇的登基使得李輔國更加狂妄自大,半分容不下別人,甚至是不將皇帝放在眼裏,最終爲新皇帝代宗所不滿,將他除掉。靠山的突然倒臺沒有拖累下元載,自此截斷他的官路。長期混跡官場的元載不但只背靠李輔國這一座大山,更爲重要的是,他早早的就收買了皇帝身邊的人,瞭解皇帝的喜好,將皇帝的喜怒哀樂都掌握在手裏。

所以,在李輔國出事之後,皇帝非但沒有責罰元載,反而更加的信任他,甚至是將李輔國生前所任職位都交給他來擔任。但是朝堂之中同元載政權的還有一位,這人就是魚朝恩。同李輔國一樣也是一位宦官,皇帝的恩寵和手中所握的兵權使得他愈發爲所欲爲。種種行爲最終招致代宗的厭煩,但又忌憚魚朝恩手中的兵權以及他在朝中的黨羽,遲遲不能下手。就在這時,瞅準機會的元載毛遂自薦,自告奮勇。最終在元載的計謀下同皇帝合力拿下魚朝恩。

就在這件事情之後,元載在朝中再也不需要依附於誰的勢力,同時再也沒有一個能夠與他匹敵的對手。元載實現了他對權力的渴望,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位置,終於是屬於元載的了。

從初入仕途,到大權在握。元載經歷了兩次的跳板,每一次都實現了完美的起跳同落地。但是背後官場的險惡迫使他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今天的戰友等到太陽再一次升起之時就不知道是敵是友了。圓滑如他,在錯綜複雜的朝堂當中打轉,拼命尋找自己的立身之處。爲了功名利祿尋找最快的捷徑。小人一般努力的在官場上攀登。

讓人不屑的小人行徑背後,元載還有我們很少看到的另一面。

在政局之上,唐朝自玄宗末年其,宦官就大行其道,禍亂朝綱,攪的朝中不得安寧。宦官之禍也成爲了在分析唐朝漸趨衰落、日益式微的原因時不能跳過的話題。但是在代宗一朝,宦官之禍較其他朝都要輕的多,這其中少不了元載的功勞。

此外,自安史之亂之後,藩鎮的勢力日趨膨脹,先後多次向中原王朝的統治發出了挑戰,對唐王朝的統治產生了極大的衝擊。而在這場抗爭當中,作爲當時已經掌權的元載來說是十分支持抗敵活動的,他坐鎮朝廷,積極配合在外作戰將士的需要。

在同吐蕃作戰的過程中,看到了原州的重要,想要移軍原州,他向皇帝極力進言,並繪製地圖呈現皇帝,向皇帝說明此處的重要性。同時暗中派人進行實地考察,籌謀構建防禦城池的事宜。而當時的代宗對元載早已不滿,遂沒有聽從他的建議。使得唐朝在同吐蕃的戰爭之間長期處於被動的狀態,大量的消耗量唐朝的國力。後方不穩,使得唐王朝無暇顧及內部節度使。而另外組建軍隊,擴充唐軍勢力的建議也被皇帝否決掉。

四處叛亂,硝煙漸起,中原王朝卻缺兵少將。如此局面,曾經繁盛的中原王朝又能撐到幾時。此外,長時間的對內對外戰爭,造成了國庫的巨大漏洞。爲了能夠解決財政問題,是元載一手提拔上了劉晏,讓他主管財政事務。劉晏疏通汴河,使每年數十萬石的糧食運進關中,運進都城,緩解了在戰後關中糧食產量銳減、糧價飛漲的局面。

此外,在元載主持朝中政務期間,朝堂所在收取的租庸調收入一減再減。同時,政府調整了徵收稅款的戶籍標準,將標準上調,繳納戶稅的人不光有老百姓,還有那些主戶、地主、王公貴族們。後世的楊炎繼承發展了這一稅法。那就是中國稅制歷史當中里程碑式的兩稅法。後人在提及時,只會記得楊炎的豐功偉績,劉晏的鋪墊奠基,但是誰又記得那個指路人元載?

在這片讚譽聲中永遠也出現不了元載的聲影。這些功績之餘,在大唐文化的浸染之下,元載也是十分喜愛詩詞。私下裏與不少詩人都有交往,大曆十大才子,雖然在文學地位上,前不能同什宋相比,後也超不過韓孟等人。但是在當時也是有着赫赫聲明之人,這些人都同元載有着極爲不錯的私交。《全唐詩》中甚至還收錄有他的詩篇。

元載的官宦之路是怎樣的?他是如何一步一步誤入歧途的? 第3張

作爲爲官者,元載所做出的努力確實被低估。但是,元載就像是一張被潑墨的白紙,黑白混雜間,墨汁已經慢慢浸潤了大部分紙張。

在元載靠着權術、手段上位之後,再也不用受制於人,夾縫當中求生存。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使他放下了心中的戒備和謹慎。從一個出身貧寒的窮小子,到現在所擁有的榮耀權勢。讓他再也經不住金錢的誘惑,一種貪念從心底滋生,肆意生長。靠着宰相之位,大肆搜刮財富。賣官鬻爵,將國家人才的選拔變成一場場的錢權交易。

嶺南節度使徐浩想要在京城做官,就蒐羅了天下間的奇珍異寶,將他們獻給元載。不久之後,元載就讓他當時了吏部主侍郎,擠走了原來任這一職務、看不慣元載這般行徑的楊綰。當時的官場上甚至盛傳這一句話,要想做官,找元載就行。

元載利用權術瘋狂的爲自己斂財,在他掌權的十幾年當中,元載彙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無數奇珍異寶,資產不計其數。除了這些珠寶之外,元載還斥巨資在長安陳中造房蓋屋。他在長安修建的房屋就佔了大寧、安仁、長壽三方。要知道在坊市制度下的長安共有109坊,元載一人就佔了三間坊,足見其規模之大,貪污之多。

在私宅當中,元載還專門修建了一座宅院,用金銀來作爲構件,專門放置自己從全國蒐羅而來的珍寶。除此之外,還在東都洛陽修建了一座花園供自己賞玩,這座園林在充公之後竟然直接可以作爲皇家園林使用,足以見得園林的奢華。

除了大量的房產,元載的吃穿用度也是極爲講究,家中的婢女奴僕就有一百多人,且人人身穿綾羅綢緞,遠超一般百姓。家中的寵妾薛瑤英因爲身體輕盈,不堪重衣。元載特意命人爲她求得龍綃之衣,一襲無二三兩,摶之不盈一握。在飲食上,每餐的花費就相當於一箇中等人家半年的收入。在抄傢伙之時甚至從元載家中搜出了60噸的胡椒,這種調味品的價格在當時一頓飯僅需幾粒便能讓人頭頂冒汗,元載卻是一下就囤積了60噸。

元載的官宦之路是怎樣的?他是如何一步一步誤入歧途的? 第4張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元載在自己大貪特貪的時候還帶上自己的親人。元載的妻子王韞秀乃是河西節度使王忠嗣之女,在元載還是一個小官之時就默默的在背後支持他。但是理智和冷靜慢慢的被錢權的火焰灼蝕,在元載大肆搜刮之時,王氏也加入其中。她縱容着自己的兒子元伯和、元仲武收受賄賂,肆意搜刮着民脂民膏。元氏一家人"同心協力",將貪污這條路一走到底。

早年幫助皇帝剷除宦官的功勞,又使得元載覺得自己無人能及。竟也漸漸不將皇帝放在眼裏,這便犯了皇帝最大的忌諱。再加上元載的貪得無厭,種種罪行早已遭到了許多人的不滿,在肆意這麼久之後,懲罰終於降臨了。

大曆十二年的三月,忍無可忍的代宗最終下令,命令左金武大將軍前往政事堂逮捕了元載,以及同他的妻兒黨羽。在審訊之後,元載面對多年罪行下的鐵證,選擇了供認不諱。最後,將元載連同他的妻兒都被判處了死刑。就連已經出嫁的女兒也被充入後宮爲婢。最終元載蒐羅來的珍寶盡數充公,什麼也沒留下,卻帶走了一家老小的性命。

唐朝的秋決一般都在萬年縣附近執行。這一天元載坐在囚車當中,一路上囚車晃盪,沿途都是趕來圍觀的百姓,生命倒計時的鐘聲彷彿越來越響。

望着囚車外人羣憤恨的目光,他的眼神逐漸不能聚焦,在一片模糊中看到曾經的自己也是少年激昂,書生意氣。也曾有一顆爲國爲民的決心。但他不知從何時,或許是屢不中第、或許是屈膝爲宦官爪牙、又或許是琳琅滿目的珍寶。

他自己也不知道,他這一生,到底是從何處起開始行將踏錯,一步步的誤入歧途。他只記得自己一天天的逐漸滿足,又一天天的空虛掉。這一生,到底活出了什麼樣。突然而來的馬兒的嘶鳴聲,迫使他將意識收回,擡眼發現已經到了刑場。他看了看將要給他行刑的官員只說了句"願得快死",行刑官員沒有回答他,只是說到"相公必須稍微受些侮辱,萬勿見怪。"說完便將自己穿的襪子脫下,塞到了元載的口中。

曾經縱橫朝野的元載,最終就這樣口含污襪被砍頭殺死。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