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宋朝是如何防止官員偷稅漏稅現象的?有什麼的特殊措施嗎?

宋朝是如何防止官員偷稅漏稅現象的?有什麼的特殊措施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宋代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我們都知道隨着經濟的繁榮,商業稅率也會隨着增加,而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宋朝的商業是出名的繁榮,甚至可以說是商業最繁榮的一個朝代。那麼宋朝是如何防止漏稅和偷稅的呢?

宋朝是如何防止官員偷稅漏稅現象的?有什麼的特殊措施嗎?

宋朝的統治者自然知道有人在偷稅漏稅,於是他們發明了一種專門做審計工作的結構。宋承唐制,大多都遺留了唐朝的制度,但是在中央制度上有着重大變革。趙匡胤在唐朝的三省六部上進行改革,增加了中書門下和樞密院分別管理政治軍事。

而爲了防止偷稅納稅,趙匡胤設置了"三部勾院"作爲中央最高審計機構。在《宋史》中記載,三部勾院的設立,甚至可以監察天下所有的賬簿,必要情況下能保管物品和財務。這樣一來三部勾院的的權利過於巨大,於是爲了制衡和分權,趙匡胤將三部勾院一分爲三,分別對應審計"鹽鐵"、"度支"和"戶部"三司的各種食物。

宋朝是如何防止官員偷稅漏稅現象的?有什麼的特殊措施嗎? 第2張

三部勾院在北宋初期和中期在防止貪污腐敗和防止偷稅漏稅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是宋朝的統治者對權力的制衡很敏感,在宋太祖將三部勾院一分爲三後,又重新將之合三爲二。之後更是在宋太宗時期,趙光義爲了提高審計部門的工作效率,又重新將他們合併成了一個機構成爲勾院。

在之後的宋朝皇帝們,對待勾院更是不斷的進行調整,三部勾院在60年內來來回回分合了將近十多次。這也表現了宋朝皇帝,在對待國家審計部門的高度重視和理解上的不成熟。

但是在北宋中期,國家政治風氣慢慢走向了腐敗,在三司之下的審計部門勾院越來越難以發揮到他本來的作用。宋仁宗時期的著名史學家範鎮就曾說過,在國家困頓,財產不足的時候,樞密院依舊冗兵嚴重,三司依舊到處斂財,體現了當時社會貪污腐敗嚴重,而"三冗兩積"的問題也開始在北宋出現。

宋朝是如何防止官員偷稅漏稅現象的?有什麼的特殊措施嗎? 第3張

於是在宋神宗上位之後,迫不及待的開始了王安石變法和元豐改制,兩次對國家機構和部門進行大規模改造。在元豐改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廢除了二司,重新恢復了三省六部。就這樣負責管理鹽鐵和度支的二司又重新被劃分爲戶部,而三部勾院也正是被解散,他的作用和職能分別被刑部、戶部和大府寺等機構下的部門和官員替代。

歷時五個朝代的三部勾院最終解散了,他是隨着三司而設立,也隨着三司而廢除。但是三部勾院的存在,表現了宋人對貪污腐敗的重視,和對反貪污所作出了一系列措施,屬於古代先進的監管審計部門。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