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水運儀象臺有哪些歷史意義?水運儀象臺的誕生標誌着什麼?

水運儀象臺有哪些歷史意義?水運儀象臺的誕生標誌着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水運儀象臺是北宋時期蘇頌、韓公廉等人發明製造的以漏刻水力驅動的,集天文觀測、天文演示和報時系統爲一體的大型自動化天文儀器。標誌着中國古代天文儀器製造史上的高峯,被譽爲是世界上的最早的天文鐘。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水運儀象臺有哪些歷史意義?水運儀象臺的誕生標誌着什麼?

宋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開始設計,到元祐七年全部完成。它是中國古代的卓越創造。其中的擒縱器是鐘錶的關鍵部件。因此,英國科學家李約瑟等人認爲水運儀象臺“可能是歐洲中世紀天文鐘的直接祖先”。

根據《新儀象法要》記載,水運儀象臺是一座底爲正方形、下寬上窄略有收分的木結構建築,高大約有十二米,底寬大約有七米,共分爲三大層。

上層是一個露天的平臺,設有渾儀一座,用龍柱支持,下面有水槽以定水平。渾儀上面覆蓋有遮蔽日曬雨淋的木板屋頂,爲了便於觀測,屋頂可以隨意開閉,構思比較巧妙。露臺到儀象臺的臺基有七米多高。

中層是一間沒有窗戶的“密室”,裏面放置渾象。天球的一半隱沒在“地平”之下,另一半露在“地平”的上面,靠機輪帶動旋轉,一晝夜轉動一圈,真實地再現了星辰的起落等天象的變化。

下層包括報時裝置和全臺的動力機構等。設有向南打開的大門,門裏裝置有五層木閣,木閣後面是機械傳動系統。

整座儀器高約12米,寬約7米,是一座上狹下廣、呈正方臺形的木結構建築。其中渾儀等爲銅製。全臺共分三隔。下隔包括報時裝置和全臺的動力機構等。中隔是間密室,放置渾象。上隔是個板屋,中放渾儀。這臺儀器的製造水平堪稱一絕,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富於創造的精神。

國際上對水運儀象臺的設計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認爲渾象一晝夜自轉一圈,不僅形象地演示了天象的變化,也是現代天文臺的跟蹤器械—轉儀鐘的祖先;水運儀象臺中首創的擒縱器機構是後世鐘錶的關鍵部件,因此它又是鐘錶的祖先。

水運儀象臺有哪些歷史意義?水運儀象臺的誕生標誌着什麼? 第2張

水運儀象臺爲了觀測上的方便,設計了活動的屋頂,是今天天文臺活動圓頂的祖先。

水運儀象臺是十一世紀末我國傑出的天文儀器,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鐘。國際上對水運儀象臺的設計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認爲水運儀象臺爲了觀測上的方便,設計了活動的屋頂,這是今天天文臺活動圓頂的祖先;渾象一晝夜自轉一圈。

從水運儀象臺可以反映出中國古代力學知識的應用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水運儀象臺的構思廣泛吸收了以前各家儀器的優點,尤其是吸取了北宋初年天文學家張思訓所改進的自動報時裝置的長處;在機械結構方面,採用了民間使用的水車、筒車、桔槔、凸輪和天平秤桿等機械原理,把觀測、演示和報時設備集中起來,組成了一個整體,成爲一部自動化的天文臺。

水運儀象臺代表了中國11世紀末天文儀器的最高水平。

它具有三項令世界矚目的發明,首先它的屋頂被設計成可開閉的,是現代天文臺活動圓頂的雛型,其次,它的渾象能一晝夜自動旋轉一週是現代天文跟蹤機械轉移鐘的先驅;此外,它的報時裝置能在一組複雜的齒輪系統的帶動下自動報時,報時系統裏的錨狀擒縱器是後世鐘錶的關鍵部件。

英國著名科技史專家李約瑟曾說水運儀象臺“可能是歐洲中世紀天文鐘的直接祖先。”

那麼水運儀象臺最終的命運又是如何呢?金兵攻入汴京後,掠走了水運儀象臺,運至燕京。由於一路顛簸,機樞齒輪多有損壞,難以使用。再加上汴京與燕京的地理緯度不同,即便是使用也已不再精準;後又遭雷擊,渾儀跌落。最後在金被蒙元吞滅的戰爭中,水運儀象臺終告毀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