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胡濙:明朝初年重臣,出生時頭髮全白

胡濙:明朝初年重臣,出生時頭髮全白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3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胡濙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一般而言,研究歷史都是通過前人的記載和實物資料進行的。然而,實物資料太過匱乏,唯有史書才綿延不絕,這也是我國先人們給後代留下的寶貴財富。史書有許多種,大體可以分爲官修史書和野史,許多人對野史不屑一顧,認爲普通文人的筆記稗史不足爲憑。其實,哪怕是官修史書,也有很多難以置信之事。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凡皇帝特別是開國皇帝出生時,史書會千篇一律地描述各種異象。這大概是爲了政治服務,表明天子不同尋常,普通百姓不要做千秋美夢。然而,《明史》中還記錄了一個大臣出生時的特殊情況:

生而發白,彌月乃黑。

胡濙:明朝初年重臣,出生時頭髮全白

這個大臣叫做胡濙,《明史》中有他的傳記,第一句話就是上面引文。它說的是胡濙剛出生的時候,頭髮都是白的,滿月之後才轉黑。

要知道,嬰兒何止千萬,哪個剛出生的嬰兒是這樣的頭髮?這顛覆我們的認知,簡直不可思議。那麼,編修《明史》的專家,都是學富五車之人,爲什麼會將這種荒誕不經的故事,堂而皇之寫在史書之中呢?這大概要從胡濙的生平反推。

胡濙是江蘇武進人,在建文帝二年時考中了進士,被授予兵科給事中,在朝爲官。這一點很重要,這也是他一生從事最重要工作的原因之一。

“靖難之役”後,朱棣成爲了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正統王朝中藩王造反的勝利者。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則銷聲匿跡,不見蹤影,這是朱棣的心結。於是,他發起了一場“侄子去哪裏了?”的搜尋活動。相傳朱允炆從海上逃走了,朱棣就派太監鄭和下西洋打探消息

海上的搜尋由鄭和擔任,那麼在國內的搜尋又由誰來指揮呢?朱棣相中了胡濙,小珏在前文說胡濙正是在建文帝時期考中進士,入朝爲官,那一定見過建文帝。朱棣將這個重擔交給他,肯定看中了這個背景。

但是,能夠見到建文帝的臣子很多,絕大部分不是方孝孺,並沒有被朱棣殺害,爲什麼單單挑選了胡濙呢?這就不得不佩服朱棣的眼光。

原來,胡濙爲人穩重,辦事老練。從永樂五年開始暗訪建文帝的下落,一連16年時間,他都一直在外奔波。這個任務的特殊性,並不能大張旗鼓,也不能被授予很高的官職,但胡濙卻無怨無悔。在此之中,他放棄了贍養老人,撫育孩子,只爲了打開皇帝的心結。即便是在其中,他的母親去世,他也沒有能夠回去奔喪。

直到永樂二十一年,在南方的胡濙突然回京,火速面見朱棣。當時已經是晚上,朱棣已經就寢,但聽說胡濙到來,立即起身接見。他們談了什麼,並沒有記載下來,史書只是強調“漏下四鼓乃出”,說明十分細緻深入。

胡濙:明朝初年重臣,出生時頭髮全白 第2張

可以想象,這次胡濙一定是帶來了建文帝朱允炆的消息。因爲從這時開始,他不再接受祕密任務了。而且,鄭和下西洋也在畫上了逗號,直到後來纔再次進行。

胡濙的忠誠老成,還在皇位繼承人問題上起到了關鍵作用。當時的太子朱高熾屢屢被朱高煦詆譭,朱棣便派胡濙到南京任職,打探太子的動向。胡濙是密探高手,通過調查,向朱棣稟告了太子的情況,並說太子恭謹,沒有別的過失,這纔打消了朱棣的戒心。

朱棣駕崩後,胡濙又歷經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和明代宗四朝,他依然是帝國的頂樑柱。在“土木堡之變”時,明英宗被俘,明朝軍隊精英盡失,很多官員主張遷都。除了于謙之外,他的態度最強硬:文皇(指朱棣)把陵墓都安排在這裏,怎麼可以再遷都?

也就是因爲他的老成謀國,讓明朝避免了成爲南宋的下場。也許就因爲他用一生詮釋了“沉穩老練,榮辱不驚”,這才讓史家們認爲,他是天生有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