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偷換概念,因勢利導:孟子的論辯藝術之一

偷換概念,因勢利導:孟子的論辯藝術之一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孟子與人論辯並不是一味的論短長較高下,而是有明確的目的和意圖。孟子篤信孔子“仁”學,主張“仁政”,認爲國君應該體恤百姓,輕徭薄賦,愛民如子。爲了宣揚“仁政”,勸諫國君推行“仁政”,有時候孟子會採取一些靈活的方法,照顧國君的面子,巧妙的轉化話題,沿着國君喜歡的路徑因勢利導,以達到宣揚“仁政”,勸國君向善的目的。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偷換概念,因勢利導:孟子的論辯藝術之一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有一段與齊宣王對話就是這樣。當孟子稱讚齊王好樂對齊國而言是一件幸事的時候,齊王心裏很不自在,忙着爲自己辯白,說自己並不是愛好“先王之樂”,而是喜歡“世俗之樂”。

那麼先王之樂和世俗之樂有什麼不同呢?“先王之樂”是雅樂,意味着崇尚禮樂教化,德行天下。“世俗之樂”指的是“鄭樂”,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怡情娛樂,與崇尚禮樂的德政沒有關係,而且還有奢侈糜爛之嫌疑。所以當孟子說“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的時候,齊王是既尷尬又難爲情,所以才“變乎色”說“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

照顧到齊王的面子,更是爲了能夠向齊王推銷自己“仁政”的主張,孟子故意模糊“先王之樂”和“世俗之樂”之間的差別,說“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今之樂猶古之樂也。”孟子把“先王之樂”與“世俗之樂”,不經意的轉換成“古之樂”和“今之樂”,偷換了概念,避開了齊王敏感的神經,從而使這場並不輕鬆的談話得意繼續下去。

孟子掌控談話主導權的藝術技巧之高超,在其巧妙的轉換了“先王之樂”和“世俗之樂”這一敏感的概念。齊王是“好樂”的,孟子當然知道齊王所好之樂並不是“先王之樂”,但孟子不在概念上糾纏,而是運用迂迴戰術,順着齊王“好樂”的興趣往下說。只要齊王興致上來了,談話得以繼續,孟子的戰術就成功了。

偷換概念,因勢利導:孟子的論辯藝術之一 第2張

“可得聞與?”齊王果然來了興致,孟子乘勢而上,說“獨樂樂,與人樂樂,熟樂?”孟子這一問的巧妙之處在於,將齊王對“樂”的興趣引到了自己預設的話題語境,爲“與民同樂”的命題埋下伏筆。爲達此目的,孟子分兩步迂迴。

首先是引出齊王親口承認,與人樂樂,與衆樂樂,將齊王引到自己的邏輯語境中來,這是“與民同樂”的邏輯起點,齊王承認這一點,也就等於認同了“與民同樂”了。

其次是,將“與人樂樂”“與衆樂樂”這一觀念中的關鍵字“人”和“衆”轉換成“民”,變成“與民同樂樂”,孟子就完成了讓齊王親口承認並認同“與民同樂”這一“仁政”理念和思想了。這是孟子第二次偷換概念。

僅僅靠偷換概念,轉換話題的邏輯技巧是不夠的,歸根結蒂還是要齊王在思想觀念上和情感上予以認同。有鑑於此,孟子在曉之以理的基礎上,又動之以情,運用情景描繪和鮮明對比的方法來進一步感化齊王,引導齊王,充分滿足齊王好大喜功的心理預期,培植扶正齊王“與民同樂”的思想情感。

偷換概念,因勢利導:孟子的論辯藝術之一 第3張

孟子動情地說“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鐘鼓之聲,管龠之音,舉疾首蹙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復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此無他,不與民同樂也。……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鐘鼓之聲,管龠之音,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病與,何以能鼓樂也?……此無他,與民同樂也。今王與民同樂,則王矣。”

這一段話孟子傾注了感情,也作了鮮明的對比,不由得不令齊王感同身受。這是從心靈和情感深處來打動齊王,感化齊王。所謂“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動動人,故強哭者,雖悲不哀;強怒者,雖嚴不威;強親者,雖笑不和。”(《莊子漁父》)孟子這一滲透情感的真誠描述沉底打動了齊王,滿足了齊王內在的虛榮心。

在此基礎上,孟子又不失時機的不上一句“今王與民同樂,則王矣。”這不僅滿足了齊王的虛榮心,而且還將“與民同樂”化作了“王天下”的政治基礎和充分必要條件,孟子的良苦用心與其善於雄辯的論辯藝術都達到了令人感佩的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