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宋朝有哪些賑災手段?在賑災時也採取了市場手段

宋朝有哪些賑災手段?在賑災時也採取了市場手段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宋朝的賑災手段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在《水滸傳》第一回“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裏,宋仁宗接受文武百官朝賀時,宰相文彥博奏報了一件事,稱“目今京師瘟疫盛行,傷損軍民甚多”,並提出了建議,“伏望陛下釋罪寬恩,省刑薄稅,祈禳天災,救濟萬民”。

文彥博的建議可以歸納爲5條。一是赦免罪犯,二是減輕刑罰,三是減免稅賦,四是禱告神明,五是賑濟災民。

這些都是宋朝常用的賑災手段,因此宋仁宗予以批准。可是不知道怎麼搞的,京師瘟疫沒見好轉,反而愈演愈烈。怎麼辦呢?宋仁宗龍體不安,又召集文武百官來商量。這時候,參知政事范仲淹提出建議,宣召嗣漢天師來到京師,修設三千六百分羅天大醮,感動玉皇大帝,禳保民間瘟疫。

宋仁宗同意了,派遣殿前太尉洪信爲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龍虎山,宣召嗣漢天師張真人星夜來朝,祈禳瘟疫。洪信在龍虎山上清宮打開了伏魔之殿,放走了三十六員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這纔有了梁山108條好漢的故事。

宋朝有哪些賑災手段?在賑災時也採取了市場手段

這是後話,回到賑災的話題,宋朝分爲北宋和南宋,加起來共有319年。這319年間,天災頻發。據《中國救荒史》統計數據顯示,宋朝一共發生了874次較大自然災害,平均一年發生2.7次。其中水災193次,旱災183次,雨雹災101次,風災93次,蝗災90次,歉飢87次,地震77次,疫災32次,霜雪災18次。

如此頻繁的自然災害,促使宋朝建立了比較完備的賑災制度。世界上最早的治蟲法規,就是在北宋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出臺的,南宋時期又誕生了中國第一部救荒專書《救荒活民書》。

宋朝的的賑災制度是一個系統工程,比較重要的手段有賑濟災民、減免稅賦、減輕刑罰等。

賑濟災民是首要之選。針對極度貧困、患病災民,以及老年幼年災民,官府會發放一定的糧食和生活必需品,讓他們能夠生存下去。1006年3月,宋真宗下令開封府、京東西、淮南等鬧饑荒的地方開倉賑貸,而且不分主客,外地災民和本地災民享受同等待遇。

針對情況稍好的災民,官府會打開儲備糧倉,將糧食以較低的價格賣給他們。宋朝還創造性地發明了一種“軍賑”,招錄災民從軍,1016年,溫州軍事推官方偕徵得上司呂夷簡同意後,招募了7000災民入伍。

宋朝有哪些賑災手段?在賑災時也採取了市場手段 第2張

減免稅賦是恢復重建。地方上發生了災害,如果比較嚴重的話,朝廷會直接將本年賦稅予以免除;如果受災程度不是很嚴重,則會減少稅賦,或者延緩徵收。宋朝初年,曾經設置了一種名爲“力勝錢”的稅種,是對運輸谷、鹽的車船進行徵稅。發生饑荒後,朝廷往往會廢除“力勝錢”,鼓勵商人將糧食運往災區。

減輕刑罰是一種仁政。在古代,災荒發生之際,也是盜賊比較活躍的時間。饑荒會讓循規蹈矩的人們鋌而走險。官方對災民在飢餓之下做出的一些輕罪行爲,給予寬免刑罰,有助於緩和社會矛盾。因此,宋朝天災頻發,但很少爆發較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宋朝搞經濟很有一套,在賑災時也採取了市場手段。

在頻發的天災面前,國家的資源是有限的。宋朝鼓勵民間借貸,讓資源流動起來。1017年5月,殿中侍御史張廓在賑災時提出了一個建議:鼓勵有餘糧的家庭,將糧食借給無糧的家庭。到了秋天,糧食豐收了,再將糧食連本帶利歸還。這是一個雙贏的辦法。那麼,如果借糧食的家庭,因爲各種原因還不起怎麼辦?就由官府賠償出借方的損失。

張廓的建議,得到了朝廷批准,並在賑災中實施。

宋朝有哪些賑災手段?在賑災時也採取了市場手段 第3張

1072年,江南一帶發生饑荒。朝廷下詔,從司農寺調撥了10萬石常平倉粟,發到災區,由當地官員招募災民疏浚河流。這樣一來,災民可以靠自己的勞力掙一碗飯吃。在那以後,宋朝形成了在災荒之年興修水利的制度。災民以工代賑,能夠有尊嚴地活下去;國家得到了水利工程,又避免了災民四處流竄。

上世紀30年代,美國總統羅斯福實施“羅斯福新政”,其中就有“以工代賑”這一招。

1075年,兩浙路又發生災荒。最初,地方官員爲了平抑糧食價格,禁止商戶漲價。可是,糧食價格雖然控制住了,市場上卻沒有什麼糧食。越州太守反其道而行之,取消了價格監管,允許商戶漲價。這樣一來,外地商戶紛紛將糧食運送到災區。由於供應充足,糧食價格不漲反跌。

這樣的舉措,充滿了經濟自由主義的智慧,讓人歎爲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