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漢朝名臣汲黯:敢當面數落漢武帝 假傳聖旨賑災

漢朝名臣汲黯:敢當面數落漢武帝 假傳聖旨賑災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汲黯生活在“漢武帝”時代,是「黃老思想的」實踐者,更是敢於直諫的名臣!“漢武帝”固然是位事功顯赫的名君,但其“剛愎自用”的性格也是盡人皆知。在他面前敢於直諫的人爲數不多,汲黯就是這樣「鳳毛麟角」的人物之一。

我們只要舉一個例子,就可以看出“汲黯”進諫,是如何不給皇帝“面子”!當時,漢武帝正大力征召儒師,爲了標榜自己推行儒家“王道政治”的誠心,常在羣臣面前聲言準備做“仁義”之事。

“汲黯”深知漢武帝的爲人,就在朝堂上嘲諷:『陛下內心充斥着慾望,而表面上硬說要施行“仁義”,怎麼可能真正仿效“唐堯虞舜”的治國之道!』搞得漢武帝勃然大怒,退朝之後對身邊人說:『太過分了,哪有像汲黯這般戇直的!』

同僚中有人“開導”汲黯要懂得人情世故,要給皇帝留臺階,汲黯堅持自己的原則:『天子設置公卿輔弼之類的大臣,難道是爲了讓我們阿諛逢迎君主的意旨,而陷君主於不義嗎?況且我已經身在官位,縱然我有愛惜身家性命的念頭,也不能做出污辱朝廷的事情來!』

漢朝名臣汲黯:敢當面數落漢武帝 假傳聖旨賑災

“衛青”身爲大將軍戰功顯赫,姐姐又是皇后,汲黯不買他的帳,同僚說他:『皇上要羣臣尊重大將軍,大將軍位尊權重,您不可不拜。』汲黯說:『難道說大將軍因爲有不對他下拜的客人,就因此而位不尊丶權不重了嗎?』衛青聽了之後非但不生氣,反而更加的佩服汲黯,經常向他請教國家大事,對汲黯比對別的大臣還要尊重呢。

“汲黯”對阿諛逢迎,而得到賞識的人嗤之以鼻!齊人“公孫弘”,由儒師而貴爲“丞相”,成爲尊崇儒術的標誌性人物。他保官有術在朝廷議事時,有時,他對皇帝的某些決斷也有異議,並且私下與汲黯等大臣約定,要共同向皇帝訴說進言,但是隻要到了漢武帝面前,“公孫弘”就改了態度,違背事先與羣臣的約定,順從皇帝的意旨,而與“汲黯”等人唱起了反調。

“汲黯”爲此大爲惱火,他當場批評“公孫弘”說:『齊人多巧詐,令人無法理解他在想什麼!開始他與臣等共同商定的議事,現在說的話卻是完全背離了當初的約定,這是爲臣不忠。』其實漢武帝真正欣賞“公孫弘”,那一心維護皇帝威儀的“事君之道”,對他禮遇有加呢。

廷尉“張湯”修訂和施行律令,只知按照皇帝的意旨行事。汲黯時常與“張湯”論律令的改變是否恰當,張湯能言善辯,把周納苛刻的法律條文說得天衣無縫。汲黯一時無法駁倒他,盛怒之下大罵:『天下人說,刀筆吏不可擔任公卿大臣,果然!讓國家法律繁苛到令天下人重足而立、仄目而視的程度,也就是張湯這個傢伙做得出!』後來,汲黯進一步揭露擔任御史大夫的張湯:『智足以距諫,詐足以飾非,非肯正爲天下言,專阿主意。主意所不欲,因而毀之;主意所欲,因而譽之。』可見汲黯對張湯的不滿,主要集中在:其曲法以阿諛君主的事君之道上。

漢朝出動大兵攻伐“大宛”,奪得「千里馬」,漢武帝興高采烈地作了一首《天馬歌》,準備在宗廟活動中演奏。“汲黯”卻兜頭潑起了冷水:『凡王者作樂,上以承祖宗,下以化兆民。今陛下得馬,詩以爲歌,協於宗廟,先帝百姓豈能知其音耶?』漢武帝默然不悅!公孫弘藉機陷害:『汲黯這是誹謗皇帝的御製文獻,應該判處滅族重罪。』好在漢武帝不願因非議自己的一首詩歌而殺害大臣,否則汲黯就有生命之憂。

漢武帝敬重汲黯的正直和忠誠,曾經稱讚汲黯有“社稷之臣”的風範。大將軍“衛青”屢立戰功,漢武帝卻“踞廁視之”。丞相公孫弘在閒暇時進見,漢武帝往往衣冠不整就和他對談,豪不顧忌如此對待大臣是否有失禮之處。

一日,漢武帝坐於武帳,恰遇汲黯前來奏事,武帝當時未曾戴冠望見汲黯入內,立即避身於帷帳之中,令人傳話同意汲黯的奏請,可見漢武帝對其敬重!另一方面,漢武帝又對汲黯的犯顏直諫,感到不快,因此汲黯多次被外放到地方任職,還曾經因小小的過失而被免官,歸隱田園多年。

漢朝名臣汲黯:敢當面數落漢武帝 假傳聖旨賑災 第2張

“汲黯”不僅敢於直言進諫,河內郡失火燒燬千餘家,漢武帝派遣汲黯前往瞭解火災情況。汲黯發現火災的損失其實有限,倒是當地的“水旱災害”涉及萬餘家,嚴重到 “父子相食”的程度!汲黯當即決定以所持皇帝發給的“節”爲憑據,“代傳皇帝旨意”命河內郡的官員,打開官倉分發糧食以賑貧民,汲黯救了一方百姓卻犯了 “矯制”的重罪!

他回到朝廷立即“自劾”,漢武帝念他爲國爲民的一片忠心,下令免於究辦。敢假傳聖旨賑災、且自行請罪又能全身而退的官員,大概就屬汲黯無第二人了吧!

漢代人相信,淮南王“劉安”圖謀造反之時,對於滿朝文武官員視若無物,唯獨忌憚汲黯一人,據說劉安曾感嘆:『黯好直諫,守節死義;至說公孫弘等,如發矇耳。』

西漢後期的名臣“李尋”就有這樣的一段議論:『聞往者淮南王作謀之時,其所難者,獨有汲黯,以爲公孫弘等不足言也。』西漢名臣:“黃霸”、“谷永”、“賈捐之”...也把汲黯尊爲官吏的楷模!當時輿論把他視爲諍諫之臣的代表,不再稱呼他的本名,乾脆稱爲“汲直”!

當然汲黯的成名,也與“漢武帝”的容忍有關係,“漢武帝”對汲黯只能說又愛又恨,汲黯是忠臣爲國家社稽貢獻良多,但對他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個性也極惱!不管是誰就算是皇帝他也直言不諱、毫不留情面,漢武帝知道他是良臣,因此也相當容忍汲黯,也給汲黯極大的面子和禮遇!

幾年之後朝廷更換貨幣,江南盜鑄風盛,地方官不能制止,漢武帝招來汲黯,要他去做「淮陽太守」。汲黯伏地不受印,皇上強使受之汲黯才奉詔!汲黯哭訴:『臣以爲會老死溝壑,不能復見陛下,不意陛下復收用臣,臣老矣病體不支,難以勝任郡事,願爲陛下中郎,出入宮中,爲陛下補過拾遺,臣之願也!』漢武帝說:『你不是看不上淮陽郡守這官位吧?我今日召你是借重你的名望,你可臥而治之。』汲黯只得辭行..。

臨行前對同僚“李息”說:『我離京赴郡,不能參與朝廷議論了!但御史大夫張湯這個人,智謀足以拒諫,狡辯足以飾非,心術不正,專門迎合皇上的意思,皇上不喜歡的就詆譭,皇上喜歡的就讚譽,舞文弄法,內懷奸詐;以博皇上歡心,外交賊吏;以壓正直忠臣。您位列九卿如不早言,將來必與張湯一起受誅!』李息害怕張湯權勢不敢講話,汲黯到了淮陽,把淮陽治理得政清人和!後來張湯奸謀果然敗露,漢武帝聽到了當日汲黯對李息的話,也判李息有罪!

漢朝名臣汲黯:敢當面數落漢武帝 假傳聖旨賑災 第3張

後來皇上特賜汲黯享受『諸侯國相』的待遇任淮陽太守,七年後,汲黯死於淮陽郡守任上,史書對他的評價是四個字:“淮陽政清”!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