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劉邦平時看什麼書?謀略、兵法和史書,甚至諸子百家他都讀過

劉邦平時看什麼書?謀略、兵法和史書,甚至諸子百家他都讀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真的瞭解劉邦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詩人寫詩,有時爲了諷刺,會對歷史進行修飾。

正如李清照爲了諷刺宋廷的貪生怕死而在詩中把項羽的不能過江東說成「不肯過江東」,章碣爲了諷刺秦始皇帝的焚書坑儒,也對秦楚漢的歷史進行了修飾,在詩作《焚書坑中寫下了「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的詩句。

實際上,項羽和劉邦都是讀過書的,並且在司馬遷的史學名著中有着詳細的記載:

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

比起項羽的半途而廢,料想劉邦應當是有始有終的。

盧綰親與高祖太上皇相愛,及生男,高祖、盧綰同日生,裏中持羊酒賀兩家。及高祖、盧綰壯,俱學書,又相愛也。裏中嘉兩家親相愛,生子同日,壯又相愛,復賀兩家羊酒。

這條出自盧綰的傳記分明顯示,漢高祖劉邦曾和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盧綰一同讀過書的,如果《史記》中沒有盧綰的傳記,怕是我們永遠都不知道劉邦有始有終的學習經歷了。

劉邦平時看什麼書?謀略、兵法和史書,甚至諸子百家他都讀過

正因爲劉邦讀過書,而且讀過很多書,劉邦才能很容易地就通過秦廷的考試而成爲泗水亭長,夏侯嬰卻在做了很多年的沛廄司御並經常向劉邦取經後才能通過秦廷的考試成爲候補官吏。

劉邦和夏侯嬰的的考試經歷好有一比,劉邦就像985院校的優秀畢業生,在公務員考試中一擊即中,夏侯嬰就像雙非的二本院校普通畢業生,做了多年的合同工也考了很多年,才勉強考進公務員的隊伍中來。

別拿張良那句「沛公殆天授」來說劉邦就是天賦高,做什麼都做能做得很出色,天賦再高,不讀書不學習也是沒用的,孔子、愛因斯坦,哪個天賦不高,哪個不是通過學習成爲學術權威的?一個只有初中數學底子但極有天賦的人,也是沒法自己琢磨出高等數學中夾逼定理的!劉邦的天賦再高,也不可能在沒有任何基礎的情況下瞬間掌握張良苦讀十幾年的《太公兵法》:

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爲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

這段誇張的記載只能說明劉邦在聽到《太公兵法》前已鑽研過與《太公兵法》相似的書。

從張良的職業經歷和黃石老人授書時的「讀此則爲王者師」的評語來看,《太公兵法》雖名爲兵法但實際上卻應當是一本謀略之書。我們也能從張良和劉邦分享《太公兵法》的記載中推斷出,劉邦在舉事前就應當鑽研過謀略方面的書籍,至於劉邦鑽研的是哪些謀略之書,就很難準確地說出來了。

劉邦平時看什麼書?謀略、兵法和史書,甚至諸子百家他都讀過 第2張

除了謀略方面的書籍,劉邦還應當深入地鑽研過兵法方面的書籍,這從劉邦十四五年的戎馬生涯且很少吃敗仗上就能看出來,如果劉邦沒鑽研過兵法,仗不可能打得那麼順那麼快。也正因爲劉邦對自己的才學很有信心,所以纔會非常直白地懟陸賈:

陸生時時前說稱《詩》《書》。高帝罵之曰:“乃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

所謂“居馬上而得之”,當然是馬上得天下的意思,但馬上得天下可不是蠻幹的,上戰場打仗也是技術活,而不是拼蠻力,你不懂兵法,上戰場只能做炮灰,你兵法學得不好,上戰場只能被嘲笑,劉邦就曾無情地嘲笑叛反的陳豨:

高祖十年七月,太上皇崩,使人召豨,豨稱病甚。九月,遂與王黃等反,自立爲代王,劫略趙、代。上聞,乃赦趙,代吏人爲豨所詿誤劫略者,皆赦之。上自往,至邯鄲,喜曰:“豨不南據漳水,北守邯鄲,知其無能爲也。”

如果劉邦沒鑽研過兵法,怎麼能一眼就看出陳豨的無能來?也正因爲劉邦熟讀兵法,所以才能兩年破秦四年誅項而後又從容地平定臧荼、利己、韓王信、陳豨、英布等人的謀反。英布謀反前,說了這樣一段話,爲自己壯膽:

布之初反,謂其將曰:“上老矣,厭兵,必不能來。使諸將,諸將獨患淮陰、彭越,今皆已死,餘不足畏也。”故遂反。

可見,英布第一怕的,便是劉邦,其次是淮陰侯韓信和樑王彭越。如果劉邦沒有熟讀兵法、沒有很好的戰績,曾是項羽麾下第一悍將勇冠楚軍的英布會害怕劉邦?

劉邦平時看什麼書?謀略、兵法和史書,甚至諸子百家他都讀過 第3張

謀略和兵法之外的書籍,劉邦至少還熟讀過很多史書,這從劉邦和臣子的對話中能夠得到很好的體現。

就在劉邦懟陸賈之後,陸賈進行了回懟:

陸生曰:“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且湯武逆取而以順守之,文武並用,長久之術也。昔者吳王夫差、智伯極武而亡;秦任刑法不變,卒滅趙氏。鄉使秦已並天下,行仁義,法先聖,陛下安得而有之?”

商湯、周武王、夫差、智襄子和秦取天下的故事,陸賈信手拈來。面對陸賈的引經據典,劉邦沒有任何的不解,直接用「不懌而有慚色」的表情表示他聽懂了,並且請求陸賈寫一些論文給他看:

乃謂陸生曰:“試爲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敗之國。”

陸賈遵照劉邦的旨意,粗粗地寫了十二篇論文呈給劉邦,注意,是粗粗地寫而非加了註釋地寫,就是這樣粗粗寫來的論文,劉邦也都能讀懂,並給十二篇論文合起了一名字,叫《新語》,陸賈所著述的《新語》,是我們現在唯一可以確定爲劉邦讀過的書,不過這是在劉邦當皇帝之後的事。

陸生乃粗述存亡之徵,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嘗不稱善,左右呼萬歲,號其書曰:“新語”。

陸賈之外,張良、酈食其、婁敬、叔孫通等人和劉邦聊天的時候,也是引經據典的,而劉邦絲毫沒表現出「聽覺障礙」,這充分說明,劉邦就算沒有深入鑽研過歷史,但也肯定是熟讀史書的。

(張良)曰:“昔者湯伐桀而封其後於杞者,度能制桀之死命也。今陛下能制項籍之死命乎?”(劉邦對)曰:“未能也。”“……武王伐紂封其後於宋者,度能得紂之頭也。今陛下能得項籍之頭乎?”(劉邦對)曰:“未能也。”“……武王入殷,表商容之閭,釋箕子之拘,封比干之墓。今陛下能封聖人之墓,表賢者之閭,式智者之門乎?”(劉邦對)曰:“未能也。”……

上面這段記載中,張良所提到的歷史事件中,有足夠的細節,如果劉邦不是熟讀史書的,定然會對張良所提的細節有所懷疑,也就不會聽從張良的進諫。

別說劉邦足夠信任張良,所以張良說什麼,劉邦都照辦,事實上,《史記》中就記載了劉邦不聽張良勸諫的事:

漢十二年,上從擊破布軍歸,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諫,不聽,因疾不視事。

雖然只此一例,但也足以證明,劉邦絕非張良的提線木偶,絕不會是張良說什麼劉邦就做什麼。

劉邦平時看什麼書?謀略、兵法和史書,甚至諸子百家他都讀過 第4張

漢三年,項羽急圍漢王滎陽,漢王恐憂,與酈食其謀橈楚權。食其曰:“昔湯伐桀,封其後於杞。武王伐紂,封其後於宋。今秦失德棄義,侵伐諸侯社稷,滅六國之後,使無立錐之地。陛下誠能復立六國後世,畢已受印,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鄉風慕義,願爲臣妾。德義已行,陛下南鄉稱霸,楚必斂衽而朝。”漢王曰:“善。趣刻印,先生因行佩之矣。”

同樣地,酈食其給劉邦獻策時,也提到了很多歷史事件,劉邦也是聽懂了的。

婁敬說曰:“陛下都洛陽,豈欲與周室比隆哉?”上曰:“然。”婁敬曰:“陛下取天下與周室異。周之先自後稷,堯封之邰,積德累善十有餘世。公劉避桀居豳。太王以狄伐故,去豳,杖馬箠居岐,國人爭隨之。及文王爲西伯,斷虞、芮之訟,始受命,呂望、伯夷自海濱來歸之。武王伐紂,不期而會孟津之上八百諸侯,皆曰紂可伐矣,遂滅殷。成王即位,周公之屬傅相焉,乃營成周洛邑,以此爲天下之中也……且夫秦地被山帶河,四塞以爲固,卒然有急,百萬之衆可具也。因秦之故,資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謂天府者也。陛下入關而都之,山東雖亂,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與人鬥,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勝也。今陛下入關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上面這段記載是婁敬勸劉邦遷都關中時的一部分話,歷史細節賊豐富,同時還有對天下地理的論述,劉邦也是聽懂了的。類似婁敬這種勸實力派領袖定都關中的話,也有人對項羽說過:

人或說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項王見秦宮室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

項羽讀書半途而廢,所以根本就不能從地理上認識到關中的重要性,見到秦宮被自己燒壞了,就不想定都關中了,而劉邦則聽取了婁敬的建議,定都關中,如果劉邦沒有良好的歷史、地理方面的知識,能做出和項羽不一樣的選擇嗎?

漢十二年,高祖欲以趙王如意易太子,叔孫通諫上曰:“昔者晉獻公以驪姬之故廢太子,立奚齊,晉國亂者數十年,爲天下笑。秦以不蚤定扶蘇,令趙高得以詐立胡亥,自使滅祀,此陛下所親見。今太子仁孝,天下皆聞之;呂后與陛下攻苦食啖,其可背哉!陛下必欲廢適而立少,臣願先伏誅,以頸削污地。”高帝曰:“公罷矣,吾直戲耳。”

叔孫通直接拿出晉獻公廢長立幼的典故出來說事,劉邦當場就聽懂了,這也足以證明,劉邦是啃過史書的,再結合劉邦與陸賈、張良、酈食其、劉敬等人的對話,我們可以總結出來,劉邦對於三代的歷史很是熟悉,如果說劉邦沒有熟讀史書,是說不過去的。

劉邦平時看什麼書?謀略、兵法和史書,甚至諸子百家他都讀過 第5張

謀略、兵法和史書之外,劉邦可能還讀過諸子百家。

高祖置酒雒陽南宮。……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爲我擒也。”

這段記載中,劉邦稱張良、蕭何、韓信三位爲「人傑」,「人傑」的概念源於道家的文子:

智過萬人謂之英,千人者謂之俊,百人者謂之傑,十人者謂之豪。明於天地之道,通於人情之理,大足以容衆,惠足以懷遠,智足以知權,人英也。德足以教化,行足以隱義,信足以得衆,明足以照下,人俊也。行可以爲儀表,智足以決嫌疑,信可以守約,廉可以使分財,作事可法,出言可道,人傑也。守職不廢,處義不比,見難不苟免,見利不苟得,人豪也。——《文子·上禮》

爲什麼陳平智謀不遜色於張良,但卻沒被劉邦納入「人傑」的行列呢?因爲陳平有「受金」的劣跡,達不到「行可以爲儀表」的標準。

別忘了,劉邦曾在張耳做外黃令時做過張耳的門客,如果劉邦果真是「不讀書」的,一張嘴就會讓張耳、陳餘等人看出沒文化,還怎麼做張耳的門客?怎麼可能被張耳在多年之後記憶猶新,說出「漢王與我有故」的話來?

秦之滅大梁也,張耳家外黃。高祖爲布衣時,嘗數從張耳遊,客數月。

縱觀劉邦的人生經歷,可知劉邦必然是讀書的,主要讀的當是謀略、兵法和史書,對諸子百家或許有所涉獵,對於《詩經》一類文鄒鄒的內容有所鄙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