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導致諸葛亮北伐沒成功的只是不佔“天時”嗎?

導致諸葛亮北伐沒成功的只是不佔“天時”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7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諸葛亮在劉備白帝城託孤之後,就一直秉承先帝遺志,意圖匡扶漢室,統一中原。因此諸葛亮在執政期間,數次北伐曹魏,但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諸葛亮每次北伐無功而返,尤其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之後,爲什麼就感覺力不從心?

諸葛亮在平定南中之亂之後,從蜀漢建興六年開始到建興十二年,諸葛亮以“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爲口號,對曹魏發動北伐。對諸葛亮來說,建興六年(228年)春發動的第一次北伐戰爭是最成功的一次。諸葛亮的目標就是佔領隴西,如果拿下,可以補充兵源和馬匹,日後就可以對關中形成兩面夾擊之勢。

於是諸葛亮派鎮東將軍趙雲、揚武將軍鄧芝率一支軍馬作爲疑兵,由箕谷擺出要由斜谷道北攻郿城的形勢,以吸引魏軍。諸葛亮則親率主力趁勢向祁山發起進攻。

由於魏國事先毫無防備,突聞諸葛亮提兵三十萬殺來,導致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無力抵抗,天水、南安太守甚至棄守城向東逃竄,魏國天水守將姜維、樑緒、尹賞、上官雝等投降諸葛亮,雍州刺史郭淮則退往上邽固守待援。頃刻間隴右五郡(隴西、南安、天水、廣魏和安定)有三郡投降了諸葛亮,僅有廣魏郡和隴西郡拒不投降。隴西郡太守遊楚堅決抵抗。曹魏整個朝廷“朝野恐懼”。

導致諸葛亮北伐沒成功的只是不佔“天時”嗎?

在諸葛亮的原計劃之中,與東吳約定同時出兵,使曹魏東西不能相顧,最理想的情況是東吳能拖住曹魏東南部隊和中央軍主力,自己只要面對西北軍就行,但是東吳出兵晚,以至於曹魏中央軍得以全力支援西線戰場,曹睿親臨長安。派大將軍曹真督軍至郿縣防禦趙雲,張郃率軍五萬前往抵抗諸葛亮,曹魏涼州刺史徐邈也遣參軍與金城太守率軍進攻南安郡。

可惜馬謖失街亭,讓諸葛亮前功盡棄,如果沒有馬謖的失誤,隴右說不定就拿下來。面對源源不斷的曹魏援軍,諸葛亮只能撤軍。可以說第一次北伐是形勢最好的一次。但是從此之後,諸葛亮後面的北伐,基本上沒有多大的聲勢和規模,顯得非常力不從心。這是爲什麼呢?

第一個原因:依賴的北伐人才損失

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之後,就損失不少人才,比如曾經寄予厚望的參軍馬謖,因爲鎮守街亭慘敗,而被諸葛亮揮淚斬殺。曾經獨自領兵作爲疑軍的王牌大將趙雲,也在建興七年(公元229年)去世,諸葛亮能依賴的將才,越來越少。

第二原因:曹魏方面的防禦越來越強

從諸葛亮的突然襲擊之後,引起曹魏高層的注意,加強了防禦,比如第二次諸葛亮北伐,就被曹真提前料到了,在陳倉設防,諸葛亮沒有突破郝昭的防線。

第三原因:交通不便,糧草不濟

導致諸葛亮北伐沒成功的只是不佔“天時”嗎? 第2張

之後數次北伐,對諸葛亮來說,曹魏的兵馬不是最大的麻煩,最麻煩的是橫亙在漢中和長安之間的秦嶺。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極難逾越。因爲糧草的運輸非常困難,導致諸葛亮打仗畏手畏腳,不敢全力以赴,甚至不能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