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宦官和太監的區別在哪裏?兩者被混淆的原因是什麼

宦官和太監的區別在哪裏?兩者被混淆的原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宦官和太監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宦”本是天上星座之一,由於位於帝座的西側,因此“宦”被用來稱呼,在皇帝身邊服侍之人。在東漢時期,宦官並不都是閹人,只有在一部分的“少府”,纔會用閹人。到了東漢時期,由於後宮女眷增多,爲了防止出現穢亂宮闈之事,宦官的所有職位,都開始啓用閹人擔任。

宦官和太監的區別在哪裏?兩者被混淆的原因是什麼

而“太監”這次,起源就比較晚了。一直到了遼代,朝廷機構中的太府監、少府監、祕書監,在這樣的部門開始設置“太監”一職。然而在這個時候,“太監”是一個官職,並非我們現在所理解的閹人。而且這個官職,屬於世襲制度。元朝時期,“太監”這個職業已經可以達到二級官吏,可以說權利非常的大。明朝時期,“宦官”“太監”兩個稱呼開始融合,成爲皇室貼身服務人員的統稱。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在全國實行二十四衙門制度,其中有一個十二監,統領者爲“掌印太監”,下面還分少監、中監等。這裏要說明一下,雖然“掌印太監”必須由宦官擔任,可是宦官可不一定有資格當“太監”。明朝有嚴格的規定,“太監”是宦官的老大,有品級有俸祿,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才導致明朝時期,太監氾濫。

到了清朝時期,基本上就沒有“宦官”這種說法了,只剩下了“太監”,也就是我們現在理解的哪種“閹人”。袁世凱稱帝之後,將所有的太監、宮女趕出皇宮,自此“太監”終結。我們再來說下,被閹割的宦官,太監的來源。在歷史上,太監的來源,絕對不是我們現在認知的,閹割一下就進入皇宮當太監那麼簡單,他的來源遠不止於此。

從歷史典籍中,太監的來源,一般有下面幾種情況:

第一,作奸犯科,也就是罪犯,被施以宮刑,送入皇宮侍奉主人。

宦官和太監的區別在哪裏?兩者被混淆的原因是什麼 第2張

第二,爲求生自願入宮,這個行爲起源很早了,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

第三,易主爲閹,比如魏朝時期,就戶籍管理很嚴,一旦犯罪沒有戶籍,男子就會給閹割,女子會被送進掖幽庭。

第四,其他動機,比如攀附權貴,元朝樸不花,心上人做了皇后,他自閹去侍奉他。

從上述四個來源中,元朝以前還是以第一種比較多,明清之時,第二、第四條來源比較多。尤其是明朝時期,太監真的可以說氾濫了,朱元璋設置的十二監,人數高達9萬之多。中國近兩千的封建社會,宦官、太監,爲什麼總能在一個時期,掌控朝政呢!

這個我們從兩個方面說一下:

第一個方面,

兩漢時期,宦官一般情況下,都是通過軍功進入仕途,軍權旁落的情況下,就容易出現宦官專權的現象。還有依附親戚,比如家中出了皇后,那麼逐漸的這個家族就開始做大,壟斷朝廷,也會出現外戚、宦官專權現象。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一個太監的寵之後,就開始在朝廷中籠絡朋黨,殘害異己,逐漸掌控朝廷大權,魏忠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宦官和太監的區別在哪裏?兩者被混淆的原因是什麼 第3張

第二個方面,

各朝各代皇帝都是不一樣的,有的皇帝獨斷專行,對於朝臣並不是很信任,於是就大量啓用身邊的侍從,給太監專權奠定了基礎

另一個方面當皇權受到威脅的時候,利用宦官太監奪權。最後一種,那就是皇帝不力政事,將大權全部交給太監處理,也是極爲重要的原因。宦官得以亂政的最後一個原因就是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總體上來說,還是由於封建制度下,所有權力都集中在皇帝的手中,一旦出現能控制皇帝的宦官、太監,就等於左右了整個朝廷,整個國家。所有說,太監、宦官專權是封建制度下的必然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