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清朝入關後爲何沒有徵伐日本?

清朝入關後爲何沒有徵伐日本?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6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萬曆二十年(1592),日本關白豐臣秀吉派兵入侵朝鮮,後者向中國明朝求援。

清的前身——正處於崛起中的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獲知此消息後,主動向明朝提出渡口“徵殺倭奴”。明朝將此議移諮朝鮮後遭拒,遂作罷。

戰爭期間,有相當數量的日軍將卒投降朝、明聯軍,史料中稱之爲“降倭”。戰後,朝鮮迅速將其安置於中朝邊境地區,以防衛不斷來自女真各部的襲擾,且多有成效,以至一時間竟有“破虜,非降倭不可”之說。

同時,明朝亦將部分“降倭”編入遼東守軍,目的同樣是爲防範日益增強的來自女真的威脅。清通過與降倭的接觸,至少對日本武士的勇悍及其兵器的威力留下了深刻印象。

崇德二年(1637)起,清多次要求朝鮮“導其(日本)使者赴朝”,這一條款其最初可能同時隱含着清將日本納爲朝貢國和同其建立以互通貨物爲目的的平等往來,這樣兩種內涵截然不同的意圖。但通過朝鮮文獻中的相關記載來分析,清在入關前實際推行的是第二種意圖。

另一方面,由於朝鮮堅持採取不合作策略,而清對此亦從未強令朝鮮執行,該條款最終未能實現。

1638年以後朝鮮不定期向清提交“倭情諮文”,試圖借虛構日本威脅來緩和清對自身的束縛。但這客觀上成爲當時處於相對閉塞狀態下的清了解日本的重要渠道之一。

清朝入關後爲何沒有徵伐日本?

順治二年(1645)十一月,入關未久的清廷爲委託朝鮮向日本送還十餘名漂流民一事,在致國王李驚的詔書中顯露出希望日本主動前來朝貢之意。可是,日本德川幕府在隨後致朝鮮的答謝書中,卻毫不客氣地稱清爲“韃靼”。

清由朝鮮獲悉此事後,並未重演蒙元詔諭不成斷行武力征伐之故事,而是採取了不了了之的態度。此後直至同治十年(1871),清、日兩國首次締約,清只同日本保持在長崎一地的民間貿易關係,日本則始終遊離於清朝建立的宗藩體系之外。

入關之前的清僅爲中國東北地區一個經濟相對落後的地方性政權,它在對周邊國家(朝鮮)和地區(內蒙古各邦)進行軍事征服後所建立的藩屬關係,儘管有不少效仿明朝的成分,但不應忽視其早期特有的實用主義因素,如對日本的威脅性保持警惕的同時,又希望同對方建立貿易往來以獲取所需物資等。

清在入關之後,在重新構築東亞宗藩體制的過程中,它不僅未曾強令日本前來朝貢,更於徹底解決臺灣鄭氏問題後立即遣船前往日本貿易。清一代中日兩國間的銅貿易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不可謂不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