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會萬象 > 歷史劇 > 新劇《庭外》塑造的法官形象有哪些不同呢?

新劇《庭外》塑造的法官形象有哪些不同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題材類型上來看,《庭外》的開創性在於很難簡單地放在懸疑的框架下去探討。它不是傳統的刑偵懸疑,也不是單純的律政職場,而更多地是呈現了司法律政生態的同時融合了懸疑感。兩個篇章中,《盲區》更偏懸疑,《落水者》則是帶有正面教育性質的正劇。

在中國的編劇當中,指紋是爲數不多的有真知灼見,且作品承載着深刻思想性的編劇。他的劇作通常不僅僅立足於故事本身,而是能夠見微知著,以故事爲載體來傳達更豐富的司法律政方面的思想和觀點。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庭外》並非通常大衆所熟悉的那種消遣型日常劇,它在消化和信息接收上都是有難度的,但是一部極富有創新性的劇。

新劇《庭外》塑造的法官形象有哪些不同呢?

塑造了嶄新的法官形象

《庭外》敢於挑戰國內之前未被影視作品描繪過的法官書寫,塑造了一個法官新形象。某種意義上,法官之所以難寫,在於它的神祕性和權威性。相比較而言,檢察官是更好寫的,因爲作爲控方他們對案件進行偵查,取決於專業性和良心;但法官作爲審判人員,在表達態度和情感上要相對剋制,離老百姓是有一定距離感的。把法官塑造得過於高大上不行,也不能寫得太接地氣、生活化,這其中分寸的拿捏是比較難的。

而在看《庭外·盲區》時,我有個強烈的感受就是劇裏對法官真實性的把握很到位。部分普通觀衆在看的時候,可能會產生疑問:一個最高院的法官怎麼會和公安聯繫起來呢?大衆所能理解的通常是,一個案子從公安到檢察院,然後再到法院,而劇中所談到的“死刑複覈”程序就會很難懂。一方面,死刑複覈其實是一道雙重保險,最高院刑庭的法官在複覈案件時,在對一個案件有疑問的情況下,是擁有提審被告人、閱卷等權利的,也有權親自去相關的案發現場調查覈實證據,這背後所秉持的其實是“慎殺”的原則。死刑複覈體現了我國對適用死刑一貫堅持的嚴肅與謹慎、慎殺與少殺的方針,對於保證辦案質量,正確適用死刑有重要意義。

另一方面,基於一個歷史積案而產生的法官和公安之間的配合,也是一種可能的情況,劇中所呈現的也是故事特定的極端情境。因爲中國的法官所秉持的理念就是爲人民服務,所以特殊情況下有些權責的界限是可以擊穿的。比如劇中,在公安出於保密需求要確保走私案的抓捕預案順利實施的情況下,公安先推動另一樁關聯的刑事案件速審速判,然後聯合最高院的法官在死刑複覈階段,覈實失蹤同案的情況,這在現實邏輯上是合理的。

新劇《庭外》塑造的法官形象有哪些不同呢? 第2張

描繪了新的律師職場

這裏面的新職場與之前熒屏上律師清一色精英人設相比,更加真實可信。其實,律師的職業離老百姓的生活很近,兩口子離婚需要找律師,車禍糾紛鬧上法院也要找律師,而《庭外》這部劇中所塑造的律師恰恰是我們生活當中最常見的一類律師,只是以前的故事裏面並沒有去描寫過。

更難能可貴的是,劇中對律師羣體的描繪是很複雜立體的。不同於過往一些懸浮的律政職場劇,《庭外》並沒有單一地頌揚所有律師,而是真實展現了律師事務所之間的競爭,年輕一輩律師和老一輩之間的利益紛爭,還有部分律師更擅社交卻很難踏踏實實做業務等。這部劇準確地揭露了律師們的苦惱、面臨的問題等,向觀衆們展現了真實的律師羣體們的工作和生活,而不是讓律師的形象停留在給委託人看的光鮮亮麗的表面之下,它是能夠引發很多律師界的人共鳴的。

找到了價值表達的新方式

這部劇另一個處理得很好的地方,在於平衡了取悅觀衆和思想表達的關係。它顯然並不是一個純娛樂性的東西,對於部分觀衆來說是有理解難度的,但對於喜愛思考的觀衆來說,裏面的很多內容就會很耐品,也是有趣味性的。尤其從我們法學界的人的視角來看,我覺得這部劇是沒有專業方面硬傷的,裏面探討的一些關於律師公平性的職業倫理觀,也是有一定獨到見解的。

看完《庭外》之後,我也感嘆於編劇指紋對於法院系統工作、律師行當工作的瞭解和經驗,感覺其中的案例是有現實基礎的,整部劇具備高度的寫實主義特色。過去,我們的觀衆通常會對比美劇,產生對美國的律師、法官的觀感印象,有些過去的國內作品也會參考美劇,而《庭外》則是更立足於中國社會下的一種法制觀念和職業倫理。它不是一個空中樓閣的東西,而是在真實立體的人物羣像身上,還原了我國的司法律政生態,隱約投射出了一些社會主義價值觀。

環球趣事
科學探索
世界之最
娛樂天地
歷史劇

最新文章